本书是《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计划项目——“江西山江湖开发治理”探索与创新成果的系统总结。详述了鄱阳湖水系及相关流域的生态、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状况及生态功能分区,扼要总结了该流域人类活动简史;从国际国内流域管理的趋势出发,分析了山江湖工程背景及其基本战略,描述了山江湖工程20年来在流域资源环境科学考察、宏观战略研究、总体规划编制以及试验示范、流域管理先进科技方法引进、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开发、资源环境技术应用、大型生态经济工程实施以及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实践与创新。
本书可供从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人员、资源环境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及科普工作者参考。
本书是《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计划项目——“江西山江湖开发治理”探索与创新成果的系统总结。
本书详述了鄱阳湖水系及相关流域的生态、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状况及生态功能分区,扼要总结了该流域人类活动简史;从国际国内流域管理的趋势出发,分析了山江湖工程背景及其基本战略,描述了山江湖工程20年来在流域资源环境科学考察、宏观战略研究、总体规划编制以及试验示范、流域管理先进科技方法引进、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开发、资源环境技术应用、大型生态经济工程实施以及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实践与创新;着重分析了山江湖工程20年的成效与经验,并以鄱阳湖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流域生态足迹研究及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为基础,专题分析了流域在2010年、2020年及2050年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分区建设方案及保障措施等重要问题。
本书可供从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人员、资源环境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及科普工作者参考。
序 一
序 二
前 言
第一篇 鄱阳湖流域概况
第一章 水系及相关流域
第一节 鄱阳湖水系
第二节 鄱阳湖流域
第二章 流域的生态功能分区
第一节 流域区划方案简介
第二节 流域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 流域生态功能分区概述
第三章 流域的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 流域资源
第二节 流域环境
第四章 流域的社会与经济
第一节 流域社会
第二节 流域经济
第五章 流域经营历史
第一节 古代
第二节 近代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第二篇 山江湖工程基本战略与总体规划
第六章 国内外流域管理与山江湖工程
第一节 国际流域管理
第二节 我国流域管理
第三节 现代流域管理趋势
第四节 山江湖工程背景
专论6-1 于光远:对江西省国土开发八个方面的建议
专论6-2 唐楚生:治湖必须治江 治江必须治山
专论6-3 陆中光:鄱阳湖区地学环境特征及其开发治理的战略方案
专论6-4 曾庆华:赣江泥沙的来量及其对江湖的影响
第七章 山江湖工程的基本战略
专论7-1 吴官正:世纪工程——山江湖开发治理
专论7-2 赵增益:山江湖开发治理是振兴江西的奠基工程
第八章 流域综合科学考察
第一节 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
第二节 赣江流域综合科学考察
第三节 吉泰盆地商品粮食基地的科学考察
第四节 赣南山区农业资源考察
第九章 山江湖开发治理的宏观战略研究
第一节 流域自然资源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第二节 总体规划战略目标体系的研究
第三节 水土流失治理的系统分析及建议
第四节 赣江干流梯级开发方案的评价
专论9-1 王耕今:治江治湖的关键
专论9-2 林仁惠:关于山江湖开发治理方向的探讨
第十章 山江湖开发治理总体规划纲要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第二节 方针、策略与总体布局
第三节 分区开发治理的策略与任务
第四节 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节 保障措施
专录2-1 孟建柱书记到省山江湖委办考察
专录2-2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总体规量纲要》的决议
专录2-3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总体规划纲要
专录2-4 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第一批)
专录2-5 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调整补充部分)
第三篇 山江湖工程实践与创新
第十一章 典型区域开发治理的试验示范
第一节 典型试点的选择、设计与试验示范
第二节 试点经验、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专论11-1 张逢雨:巩固成绩 稳步发展
第十二章 山地丘陵小流域综合治理
第一节 山地丘陵概况
第二节 山丘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
第三节 小流域治理的问题及建议
专论12-1 石山:我国流域开发治理的实践与新思考
第十三章 参与式方法在流域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参与式方法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参与式方法应用于山区小流域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管理的公众参与
第十四章 “治穷治愚”的人力资源开发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第三节 指导思想与目标
第四节 体系建设与组织实施
第五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
第六节 体会与展望
第十五章 资源与环境技术的开发应用
第一节 需求与特点
第二节 方略与经验
第三节 典型实践分析
第四节 资源技术应用领域
专论15-1 杨荣俊:赣南“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第十六章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系统建设
第一节 工程常用信息技术
第二节 工程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第三节 发展前景
专论16-1 吴炳方、陈述彭:遥感应用于流域管理
第十七章 生态市规划与建设
第一节 流域城镇建设状况分析
第二节 规划与建设的实践
专论17-1 彭天杰:生态市的研究与建设
专论17-2 陈予群:中国区域城镇生态建设规划刍议
第十八章 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第一节 国际交流与合作概述
第二节 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第三节 经验与体会
专论18-1 吴国琛:见闻与思考
第十九章 大型生态经济工程
第一节 国际合作工程
第二节 国家安排工程
第三节 江西自设工程
专论19-1 胡振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江西生态经济区
第四篇 山江湖工程绩效与经验
第二十章 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基本原则
第二节 基本方法
第二十一章 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及分析
第一节 流域综合发展水平的变化
第二节 流域历年发展水平与全国发展水平之比较
第三节 工程的影响及示范效应
附件 有关计算方法及说明
第二十二章综合效益评价的典型分析
第一节典型案例选择的依据与分析方法
第二节湖区典型——星子县
第三节丘陵区典型——泰和县
第四节 山区典型——南康市
第二十三章 工程经验与体会
专论23-1 宋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贵在科学实践
第五篇 山江湖工程发展战略研究
第二十四章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第一节 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分析和预期
第二十五章 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和预测
第一节 承载力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2010年、2020年承载力计算分析
第三节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度分析(R)
专论25-1 尹小健:关于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思考
第二十六章 流域生态足迹研究
第一节 生态足迹概述
第二节 2003午流域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第二十七章 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和预测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能力现状评价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方法
第三节 2010年、2020年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
第四节 21世纪中叶流域可持续发展展望
第二十八章 山江湖工程的发展战略构想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第二节 主要任务与重点领域
第三节 分区建设概要
第四节 战略建议
专论28-1 石山:庆祝、学习、企盼——江西省山江湖工程20周年纪念
专论28-2 韩德乾:促进我国流域管理科学化
专论28-3 舒惠国:探索有江西特色的流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专论28-4 吴新雄:大力推进山江湖工程的再认识
专论28-5 赵其国:立足生态,持续发展,加速江西省山江湖的开发建设
专论28-6 李国强:山江湖工程“二次创业”与发展战略创新
专录5-1 关于山江湖工程的部分题词与讲话摘录
专录5-2 山江湖工程大事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