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往事烟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让-诺埃尔·庞克拉齐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法国当代文坛实力人物让—诺埃尔·庞克拉齐的两部优秀小说。这两部小说讲的都是悲伤的人生经历:《冬季宿营地》描述了巴黎第一区一个同性恋酒吧间里发生的故事,里面生活着一批处于社会下层和边缘的人,不健康的同性恋生活使他们中的许多人得了爱滋病;《往事烟云》则以特有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作家和出版圈内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一曲温柔而又悲怆的人生悲歌。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法国当代著名作家让—诺埃尔·庞克拉齐两部长篇小说代表作。《冬季宿营地》描述了巴黎一个同性恋酒吧里发生的故事,那里生活着一群处于社会底层和边缘的人。他们浑浑噩噩,放荡不羁,许多人得了不治之症一爱滋病;在他们的唯一寄生之地“流浪汉酒吧”被转让后,一群相依为命的酒友各自走向茫茫的夜色……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眷恋,以独特的写作手法反映了浪漫巴黎边缘生活的一个侧面,曾获梅第西文学奖。

《往事烟云》记录了身患癌症的女作家伊丽莎白最后一次参加出版社晚会的情景,老式的出版大楼,木质的酒吧台,装满图书的书库,豪华的楼梯……伊丽莎自重新见到她的新老朋友,晚会交织着老一辈对过去美好岁月的无限怀念和新一代对未来前程的梦幻般憧憬,在一片虚情假意的寒喧和打情骂俏中,他们互相争风吃醋,尔虞我诈。《往事烟云》以特有的写作手法揭示了巴黎文化圈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暧昧的情感纠葛,是一曲温柔而又悲怆的人生悲歌,出版后荣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目录

译者前言 /1

冬季宿舍地 张新木 张群 译 /1

往事烟云 张新森 译 /141

试读章节

尽管他深凹的眼圈已经扩大到颧骨上部,颧骨上的皮肤因为高烧而发黑,像是一块蒙在脸骨上的灰暗纱巾,但他的眼睛仍然闪耀着光芒,恰似他最后一次穿越巴黎时城市的光芒。他注视着那些灯光,似乎想要给暗淡无色的家乡街道带去一点巴黎的光辉。圣诞节的彩灯仍在林阴大道上闪耀;亚历山大三世桥上的路灯熠熠发光,照亮了灯下生锈的青铜花饰,照亮了爱神圆舞像和众马腾飞像;塞纳河水流闪着钢铁般的粼粼波光;杜伊勒利公园笼罩在一片白雾中,就在去年夏天前夕,我们从梦幻酒吧出来后,曾并肩在杜伊勒利公园里散步,我们决定在清晨去拥抱——在某一次纯洁危机的过程中,我们玩弄着自欺欺人的游戏,我们有过许多次这种危机——情感的理智,禁戒的美德和义务的秩序,我们尚能将这些概念强加给我们难以把握的本性。

“你告诉他们,就说我顺利地走了……特别要告诉奥古斯特……”他低声这么说,而我扶着他躺到下铺上,然后,他以一种筋疲力尽而又从容不迫的永别似的口吻跟我说话,这种口吻像是在嘲笑所有误掉的幸福,那些再也没有时间去追回的幸福:“我去我的冬季宿营地……”他推开了我正准备为他盖上的被子。他那蜡黄的双手只是抓着那块玉蓝色的白色条纹披巾,他喜欢——当他初到流浪汉酒吧时,摆出一副虚张声势的神情——看着披巾在镜面天花板的天空中飘扬。“春天时我会来看你……”我对他说。他显出一种悲伤的怀疑神情,不安中带着疑惑,但很快换上一丝希望的微笑,他不想让我扫兴,并想向我证明他仍然相信会有美好的日子。“你应该去看看佩纳菲尔赛马……你会喜欢的,我敢肯定……”我以为他会执意求我答应去看他,但他却闭上了眼睛,然后合上了嘴。我希望他能在火车出发前就睡着,过去,在初夏时节,他经常乘这趟火车去享受锡切斯的阳光和金黄的岩石,而今天,这列火车却要带他走上不归的旅程。列车车厢上的红色信号灯在黑暗中很久才消失:我那青春的最后几缕光芒也消失在铁轨尽头,只给我留下一股冰冷的烟炱味。

从火车站出来,我沿着圣母院的花园往前走,以前在假期的夜晚,在那喀索斯饭店吃过晚饭后,他喜欢到这里来碰碰运气。他双臂前伸一一那是一种本能的动作,谁也无法知道他是正要跌倒呢还是正要拥抱别人——朝着擦肩而过的第一个陌生人抱过去,我看到他已经对那人欲火顿生。这天晚上,我只看到很少的人在大教堂的石翼下闲逛,教堂笼罩在冷雾中,只有这些石头侧翼还在探头探脑。那些人身上的一切都散发着溃败的气息。他们穿着过时的制服——羊毛软帽让他们看上去像是过早衰老的小淘气,皮茄克已经退色,右手腕上手镯的金属钉子被雪水渗得生了锈——他们像是被打败的士兵,在一座城市的城墙阴影里游荡,他们甚至忘了在过去的某一天里,他们曾经有过征服这座城市的愿望——当他们在夏日夜晚的欢乐中,从图耐尔码头的即兴舞会上回来时,他们像是凯旋的一个个团伙,一起拥向小公园广场,想像着将他们的爱情帝国扩大到整座城市。而供我们享乐的巴黎变得日益单薄,像是一层忧伤的驴皮,大雪再也不能催眠出——和过去的冬天一样——另一个巴黎的希望,这个巴黎将向我们伸出双手,向我们保证会提供一个母亲般温柔的避风港,这个避风港,每个人都试图重新找到它,在黎明中随意捡拾休息的时刻,还可以玩些交友小诡计,或在河边阴暗的散步场所,或在英国人街的“蓝色时光”酒吧深处,那里的情人室铺满天鹅绒。

P4-5

序言

让—诺埃尔·庞克拉齐是法国当代文坛一位重要作家。他于1949年4月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塞提夫市,童年在阿尔及利亚度过,一直到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为止。他随父母回法国后,进入法国南方佩皮尼扬市的一所中学就读,后于1967年来到法国首都巴黎上大学,1972年获得高级教师资格证书。从1985年起,他与《世界报》合作,负责《图书世界》栏目的编辑工作。1999年春,他当选为雷诺多文学奖评委。

庞克拉齐是一位多产作家,近十年来平均每年出版一部作品,共有十多部作品问世。其主要作品如下:《马拉关》(随笔,1974年);《跳过的记忆》(小说,1979年);《拉里贝拉或阿拉伯式死亡》 (小说,1981年); 《告别的时刻》 (小说,1985年);《王子们路过》(小说,1988年);《冬季宿营地》(小说,1990年),获梅第西斯文学奖;《激情的沉默》(小说,1994年),获瓦里·拉尔波文学奖;《长期居留》(叙事小说,1988年),获让·弗勒斯梯埃奖;《阿尔诺夫人》(叙事小说,1995年),分别获热纳芙瓦奖、加缪奖和图书联盟奖等三个奖项;《勒内·康》(叙事小说,2001年),这三部叙事小说被称之为自传三部曲。另外还与雷蒙·德巴东合作出版了《科西嘉》(2()00年)一书。21303年,他又出版了《往事烟云》这部小说,获得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不带仇恨的眼光也不带害怕心理,甚至还略带一丝爱意,去叙述事件,去描述人物,再现一幅这个小小的混乱天地的真实画卷。毕竟对这个圈子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写作还是他们最后的、也是最好的安慰。

女性也许是庞克拉齐小说中惟一的主题。福楼拜描写了通奸的女性,巴尔扎克刻画了三十岁的女性,莫里哀展示了智慧的女性,普鲁斯特描绘了社交型女性,而庞克拉齐则遵循大师们的样板,塑造了文人女性的形象。在自传三部曲中,尤其是在《阿尔诺夫人》和《勒内·康》两部作品中,他已经刻画了若干个非常典型的女性形象。在《往事烟云》中,他描写的就是这种文人女性:女作家和女编辑。在生活的酸楚和职业的光泽中,她们表现出女性固有的温柔和忠诚。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原型据说是1996年因癌症去世的女作家伊丽莎白·吉尔,她短暂的写作人生充满了疾病的折磨,但她的精神和灵魂在与病魔的抗争中得到了升华,在以她自身疾病为主线的一部小说中,有力的笔触和充满智慧的文字,让读者领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女作家吉尔的《灰烬风景》和《凳子后的螃蟹》无疑给了庞克拉齐许多的启迪,但后者又以他独特的方式塑造了自己的主角。小说中的伊丽莎白是一位其貌不扬、但充满才华的小说家,她从不张扬,脸上总是挂着优雅和自制的微笑,在与疾病的默默斗争中,在破裂的友谊中,在背信弃义的打击面前,在假慈悲的虚情假意中,伊丽莎白选择了自我隐退,渐渐消失在某个神话中,加入到那些她曾经热爱过的同类之中,像“这位老大使,在小歌剧的蓝色天空下,在一去不复返的维也纳蓝色天空下.怎样能保持面不改色心不跳”,或像莫泊桑那样,当他在嘎纳的小茅屋里过最后一个冬天时,他看到一个幽灵,“当他来到楼梯尽头时,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复体,那复体迎着他走过来,与他擦肩而过,像是不认识他,对他而言他似乎不过是个流浪汉,没有身份,没有道路”。这些触目惊心的临终场景也许正映衬着文字“职业”的高尚所在,这是一个面对谎言和幻想的职业,是惟一能够揭露阴谋、挫败人造灾难的途径,也是小说家在书中通过女主人公想要塑造的画卷的见证,他想描绘文字圈里的习俗、弱点甚至伟大之处。如书籍车厢,冷餐汽船,女顾问们的响亮笑声,旅馆里坟墓般的寂静,签名售书,延续晚会的胭脂口红,隐性的告别(“下一本书什么时候出来?”)等,庞克拉齐通过这些场景谱写了一曲写作与作家的真实感人的颂歌。

《往事烟云》以特有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作家和出版圈内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一曲温柔而又悲怆的人生悲歌。作家描写的人物虽然有名,但大多无姓,在小说中,有时不能完全分清人物的归属,“他”或“她”有时是指一个特定的人,有时又好像是其他任何一个人。其实作者是想打乱人物的特定归属,让这些姓名符号去代表一类人:是他,是她,是你,也是我,人物的生活状况和七情六欲就是这一类人的缩影;其中有几个人物还有他们的复体,物质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自身的“我”,他人眼中的“我”和投射的“我”,从不同的视角和感知方式来感悟人生。小说的时空关系像是一张巨大的网,通过主人公的记忆和叙述者的视角,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一起纳入线性的叙述时间链中,将人物各时期不同生活的场景和各自的空间串连成一个个网结:故事的主场景发生在出版大楼里,主人公与每位同事的见面会引出另一个人的故事,将读者带向另一个地方,另一个时代,另一种感知维度,以便全面地反映人物生活和情感的不同层面。小说的语言也非常独特,那是一种绵绵细雨式的表述,句子“像长长的披巾展示着甘美的忧虑”;作者灵活地使用关系代词和分词,构成错综复杂的复合句,常常一个句子占据半页,将读者带进一个思绪绵绵、忧愤习习、长夜茫茫、期待悠悠的境地;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好像”、“似乎”、“仿佛”等委婉语,在读者和故事之间设立了一种缓冲机制,喻示真实中的某些不真实,同时又让读者在虚幻梦境中领略不真实中的真实。人物的飘忽不定,时空的伸张浓缩,叙述的虚实相加,喻示着往昔记忆那“往事如烟,,的特性。

庞克拉齐的另一部小说《冬季宿营地》描述了巴黎第一区一个酒吧间里发生的故事。那是一个同性恋酒吧,里面生活着一批处于社会下层和边缘的人。他们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整夜整夜地喝酒跳舞,生活放荡不羁。不健康的同性恋生活使他们中的许多人得了不治之症(实为艾滋病,小说中故意避免直乎其名),酒吧服务生埃德瓦尔多和画家若埃普先后死去;其池人虽然坚守在“冬季宿营地”里苟延残喘,如老瞎子、收银员奥古斯特及流浪汉酒吧的顾客们等,但生活上越来越窘迫,隋神上越来越空虚,体力上越来越不支,全线崩溃的日子已经.勾期不远;在他们的惟一寄生之地流浪汉酒吧被转让后,树倒胡狲散,一帮相依为命的酒友各自走向不测的前程。小说渲染了死亡的恐惧,回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眷恋,还有绝望中流艮汉们那得过且过的生活。小说以独特的写作手法反映了巴黎生活的另一个侧面。

                   译者

              2005牟3月于南京蓝旗街

书评(媒体评论)

小说的文笔也惊人的流畅,词句子中妙语连珠、形象生动,相互映衬,许多工作词几乎是同义词,它们相互精确注释,相互提炼,相互推敲,像是要将伤害解剖得入木三分。

                  ——法国《费加罗报》

正像让—诺埃尔·庞克拉齐的前斯的作品那样,这部小说是一曲温柔而忧伤的颂歌,具有诱人的魅力。

                 ——法国《读书》杂志

庞克拉亮晶晶 以无恨无惧的笔调,甚至还稍带一点爱心,用他特有的丰富而美妙的风格,描述了一个处于大混乱中的小小群体,勾勒出一幅真实化了的画卷。在那里,不管怎么说,而且说到底,只有写作是永恒的,它对生活中的幸运者来说是最后的安慰。

                 ——法国《快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