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农户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浙江十村千户变迁(1986-2002)
分类
作者 史清华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既是本农户经济社会学的专著,也是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历史保存价值的资料书,具有再分析再开发利用的价值。该书以定时定量的实证分析为体,以农户经济社会学分析为纲,从农户、村落、苏浙鲁或江浙沪角度,对农户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社会变迁进行了全景式的深刻剖析。全书资料分析系统可靠,内容剖析全面深刻,既可供经济社会学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也对广大从事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人口学等理论工作者有益。

内容推荐

本书以“浙江十村千户变迁”为核心, 以“农户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主题,以大量且长期的连续固定跟踪观察的详细农家调查资料作基础,以1986—2002年的浙江十村千户为背景,通过大量的数据计算、图表制作、文字编写,观察或记录了浙江农户行为变迁及其根源。

全书共分十章和三个附录,分别从三个层次对农户及农村社会经济变迁进行了探讨。一是农户角度,分别对农民家庭组织、经济结构、农地流转、储蓄与借贷、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税费负担、生活消费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二是村落角度,分别对劳动力就业、村级经济、村级财务、社区面貌、精神文明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三是从苏浙鲁或江浙沪角度,对农户家庭中的农地流转行为、粮作经营行为,以及税费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三方面内容进行了横向比较。

本书第1章主要运用的是浙江十村中的五村家庭成员调查资料。首先对农户家庭成员的年龄、文化以及与家庭收入的关系做了基本分析,其次对家庭成年成员的婚嫁行为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婚与嫁、初婚年龄、婚姻圈、婚姻倾度等。再次对家庭成年女性的生育行为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初育年龄、婚育间隔、生育间隔等。第四是对生育意愿或期望进行了分析, 内容包括生育数量期望、生育性别期望以及文化与时代变迁对其的影响。第五对家庭决策模式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家庭经营性投资决策、家庭资产购置决策、家庭子女教育与内务管理决策等;第六对家庭重大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了分析。

本书第2至第7章主要运用的是浙江十村跟踪观察户调查资料。首先从农户家庭经济结构变迁入手,重点对农户家庭经济结构变迁结果、变迁过程以及变迁的根源和它的环境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农户家庭非农化程度还做了估计。其次对农户家庭主要生产要素农地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农地规模、分布、流转、流转市场发育以及流转根源。第三对农户家庭重要经济行为储蓄与借贷行为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储蓄与借贷水平、储蓄与借贷面,储蓄目标,借贷来源与用途等。第四对农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做了探讨,重点探讨了农户经济的分层变迁、不平衡性程度估计及变迁,不平衡性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根源等。第五对税费负担对农户经济的影响做了研究,研究包括税费负担水平、负担程度以及负担结构变化等,在此基础上还对不同形态农户家庭的负担情况变化作了比较,同时从村级层面对负担加重根源做了一些探索。第六对农户家庭的生活消费问题做了分析,重点从名义消费与实际消费两个角度对消费水平、消费倾向以及主要耐用消费品的拥有水平和普及程度做了探讨。

本书第8至第10章主要运用的是浙江十村村级观察资料。首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劳动力规模及素质变迁,就业结构变迁、劳动力的流动及闲置程度估计、就业结构变迁的根源等。其次对村级经济与财务运行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村级土地资源规模与利用、资产积累水平与结构、经营性收入水平与构成、村级财务收支水平及运行、农户家庭对村级财务运行的贡献等。最后对社区面貌与精神文明做了分析,内容包括人口、住户、企业、宗教信仰、社会治安与救助、文化生活,以及村干部队伍建设等。

本书三个附录运用观察点系统农户调查资料,分别从土地流转、税费负担以及粮作经营三个主题对苏浙鲁、江浙沪两个经济圈做了比较。

书中不少内容经过压缩整理,已发表在近三年的《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中国人口科学》、《浙江大学学报》、《开发研究》、《河北学刊》等中文类核心期刊上。不少内容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的《农业经济导刊》、《体制改革》等全文转载。

目录

前言

第1章 农户家庭组织及世代演变/l

1.1 家庭成员情况及与收入的关系/l

1.2 家庭成年人员的婚与嫁/6

1.3 婚姻倾度/12

1.4 家庭成年女性的生育情况/15

1.5 对子女生育的期望/20

1.6 家庭决策模式/25

1.7 家庭重大事件发生频率/30

附录:对观察户的考察/35

第2章 家庭经济结构变迁及其形成根源/37

2.1 结构调整的结果:农户家庭收入结构的变迁/37

2.2 结构调整的过程:农户家庭资源利用结构的变迁/42

2.3 结构调整的根源:农户家庭资源利用的效率变化/50

2.4 结构变迁的估计:农户家庭经营非农化/54

2.5 环境变迁:结构调整的基础/58

2.6 结论与政策建议/6l

第3章 农地和它的流转及根源/63

3.1 农地规模及分布/63

3.2 农地流转及形式/70

3.3 谁在转包耕地/75

3.4 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80

3.5 农地流转的根源/83

3.6 结论与评述/85

第4章 储蓄与借贷行为的变迁/87

4.1 储蓄行为及变动趋势/87

4.2 借贷行为及变动总趋势/96

4.3 不同类型家庭借贷行为及变动之比较/102

4.4 结论与评述/114

第5章 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及形成根源/116

5.1 农户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程度及其分层/116

5.2 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不平衡性的影响因素/123

5.3 农户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形成根源/136

5.4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144

第6章 农户经济增长与税费负担/147

6.1 农户税费负担水平及程度变化趋势/147

6.2 不同形态农户的税费负担程度变化之比较/152

6.3 税费负担上升的根源/167

6.4 结论及政策含义/169

第7章 消费行为的变化趋势/171

7.1 农户名义消费水平及变动趋势/171

7.2 农产实际食品消费水平及变动趋势/182

7.3 农户实际住房消费水平及变动趋势/185

7.4 农户实际耐用品消费水平及变动趋势/188

7.5 服务性消费水平与分布变动趋势/193

7.6 农户消费倾向变动趋势/196

第8章 农村就业结构变迁/202

8.1 劳动力规模及素质构成/202

8.2 就业结构的变迁/205

8.3 劳动力的流动与闲置/208

8.4 就业结构变迁的根源/212

8.5 结论性评述/216

第9章 村级经济与财务结构变迁/218

9.1 土地规模及利用结构/218

9.2 资产规模及构成/222

9.3 经营性收支水平及构成/225

9.4 村级财务收支水平及构成/232

9.5结论性评述/24l

第10章 社区面貌与精神文明/243

10.1 观察村的基本特征/243

10.2 观察村的人口/244

10.3 观察村的住户/248

10.4 观察村的企业/250

lO.5 观察村的村民信仰/251

10.6 观察村的社会治安/253

10.7 观察村的社会救助/254

10.8 观察村的文化、生活及其他/255

10.9 观察村集体领导的素质/256

10.10 结论与评述/260

附录一 农户家庭农地流转及形成根源研究/266

1.研究区域背景/267

2.农户家庭农地流转趋势/269

3.影响农户家庭农地流转因素一般分析/272

4.农户农地流转的决定因素/28l

5.农户家庭农地流转的根源/283

6.结论与评述/286

附录二 农户家庭税费负担与经济增长研究/289

1.农户税费负担水平及程度变化趋势/290

2.农户经济增长与税费负担的关系/296

3.税费负担程度的分布及变化/299

4.税费负担与家庭社会声望/305

5.结论及政策含义/309

附录三 农户粮作经营及家庭粮食安全行为研究/311

1.农户与土地/312

2.营地农户的种植结构变革/315

3.粮作经营生产水平及市场行情/316

4.粮作经营在营地农户经济中的地位/318

5.粮食储备与安全/320

6.结构变革根源与农户经济增长/32l

7.结论性评述/322

后记/3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