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抢滩传媒的傻子们(解读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美)妮娜·蒙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经过成千上万小时和几乎所有参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的高级管理者面谈后所写成的。作者用她所知道的每个细节,忠实地记录了美国合并史上最大的失败案例的整个崩溃过程。它有可能是关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失败的最后以及最有权威的作品。

内容推荐

2001年1月10日,星期一,美国在线宣布以1630亿美元买下时代华纳。这则新闻太疯狂了,让人不敢相信。媒体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是一个“可怕的超级并购”和“勇气与荣誉的结合”,该“世纪大并购”堪称“地球与网络的超级联姻”。美国在线是个网络新贵,它买下了世界上最大的娱乐传媒公司。

两年后,迷雾散去。股东的2 000亿美元财富就消失在网络空间了。由于涉嫌诈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的财务状况。时代华纳“永远的天才”杰里·李文失去了工作,丧失了声誉。美国在线的理想主义领导者史蒂夫·凯斯被迫离开了他创办的公司。2003年9月17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宣布将公司名称又改成时代华纳,而公司的标志也从原先的美国在线的标志改为合并之前的时代华纳的标志。时代华纳公司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娱乐公司。

《抢滩传媒的傻子们》忠实地记录了美国合并史上最大的失败案例。蒙克用她所知道的每个细节刻画出整个崩溃的过程。

本书旨在认真解读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并购案,详细调查已经完成的及未完成的细节。

目录

致读者 V

序Ⅶ

   

第一部分 “永远的天才”从时代公司到时代华纳 (1923—1998)

第一章 时代帝国的崛起 3

第二章 时代华纳 19

第三章 李文时代 35

     

第二部分 网络牧童的闯入:美国在线 (1985—1999)

 第四章 凯斯与美国在线 55

 第五章 “皮特曼时代” 71

    

第三部分 大买卖: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1999—2000)

 第六章 美国在线的橄榄枝 99

 第七章 并购之路 123

   

第四部分 “坚持就是胜利” (2000~2003)

 第八章 并购进行时 149

 第九章 艰难的磨合期 169

 第十章 李文时代的结束 191

 第十一章 媒体帝国的陨落 201

后记 219

致谢 245

试读章节

帝国的衰落

亨利·卢斯死后几年内,他所创建的公司很明显还具有他的风格——品格高尚,傲慢清高,既是新教徒又是孤立的。时代公司的编辑们模仿天之骄子的动作,他们继续记录着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生。下面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1972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时代》周刊和《生活》的社论评论说尼克松的副总统阿格纽不适合做总统。为此,阿格纽特地邀请时代公司的总编哈德里·多纳文(亨利·卢斯死后被任命为《时代》周刊的总编)到其行政办公室大厦共进午餐。阿格纽不满地对哈德里说:杂志上的那些评论不公平,为什么《生活》说他不能胜任总统的职位。“我的智商是130,”阿格纽称,“美国总统是由《时代》周刊来决定的吗?”

而多纳文则直视阿格纽,他实事求是地回答:“首先,副总统先生,你为我们工作,你是公众的仆人。我们讲这些话是因为我们相信其可信度,你确实不能胜任总统的职位,而我们有责任将这一点告诉我们的读者。”

时代公司的编辑们通常都很傲慢,如今他们已经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关心《时代》周刊说什么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这份杂志已经过时了。“和《时代》周刊相比,”1969年一位负责广告的管理者告诉《华尔街日报》,“其最大的竞争对手《纽约周刊》给人的感觉更新鲜,而《时代》周刊则相当令人疲倦。”与此同时,《财富》的读者也转向《商业周刊》、《福布斯》和《华尔街日报》。而《生活》杂志,由于前两年亏损4 700万美元,于1972年停刊。对于时代公司的文人雅士来说,更可怕的事情是人们把他们尊贵的公司定义为超市杂志;内部人员把《体育画报》称为“肌肉”或“运动员”,因为这份杂志每年都有一期泳衣专刊;他们还把公司的新杂志《货币》称为“贪婪”。《人物》杂志于1974年初创刊,一位内部人士称,这是《女性服装日报》和《银幕》的混合,其他人则补充说:“这份杂志违背了卢斯所代表的一切标准,因为这份杂志并没有改变社会和教育的因素。” P8-9

序言

人们都说亨利·卢斯这幅画像画得不好,但它现在依然挂在时代生活大厦34楼一间无窗的会议室里。这幅画像作于1972年,当时卢斯已经去世5年,是由俄罗斯结构主义画家康斯坦丁·阿拉耶洛夫完成的。他根据卢斯64岁生日时《生活》杂志的阿尔弗莱德·爱森斯德特为他拍摄的照片为原型,画成了这幅时代公司伟大创始人的肖像。

卢斯的这副肖像已经在那间死气沉沉的房间放了多年,本来早已进入时代公司历史的垃圾箱。但2001年初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并购后,史蒂夫-凯斯接管了卢斯的画像,还有他不俗的遗产,即时代公司。时代生活大厦与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总部相距两条街。史蒂夫·凯斯没有说卢斯的画像是“前辈”还是“遗产”,直接把它挂在了办公室的墙上。

对凯斯来说,亨利·卢斯就像部队的军装一样,是一个象征,说明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公司的新主席不是一个利用涨价的网络股票成为互联网新贵的傻瓜。恰恰相反,他是时代华纳帝国开创者的精神传人,是一个以其严格的道德标准著称的理想家,一个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远大目标的人。2001年凯斯宣称:“很早以前我就赞同卢斯的这个说法:经营公司不仅为股东,也为公众利益。我希望人们明白这一点。”

现在回想起来,关于凯斯接管卢斯的画像这件事惟一令人惊讶的就是杰里·李文为什么没有首先抢到这幅画。因为李文经常将自己和这位伟人相比,而且他将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并购的一个理由就是并购后他可以创造和卢斯相媲美的功绩。多年来,李文始终和其他媒体娱乐巨头(那些没教养、贪婪的人)保持距离,而且一直以自己崇高的道德信念和学识为傲。李文能够自如地引用包括《圣经》、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话,标榜自己是一个有学识、正直的人,而且还是世界上最大传媒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如今,60岁的李文已经完成了他事业上的一个宏大目标——并购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他很满足,他将像他的前辈亨利·卢斯一样名垂青史,被人们记住除了资产负债表外大得多的贡献。

当然,在这一点上他是正确的。本书即讲述了杰里·李文和史蒂夫·凯斯如何制造了迄今为止美国公司并购史上最大、但或许也是最残缺的公司。李文和凯斯像其他所有20世纪90年代末有毅力的管理者一样,固执地经营着公司。本书旨在认真解读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并购案,详细调查已经完成的及未完成的细节,我们从中将认识到一个令人伤心的事实:虽然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遵循了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其他立法者制定的规则,但其股东——包括董事和一般职员——却对公司起不了什么重大的作用。

一般来说,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并购集中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末处于并购时代的华尔街以及整个美国的变化,它代表了20世纪末席卷美国的冒险热,并记载了公司管理者命运的沉浮。如果一个公司的股票价格保持不断上涨,那么这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就如同国王一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可否认,这场并购之所以成为泡沫,与无用的并购和收购、具有争议的财务状况、众多内部人员抛出手中的股票以及大量的失业人员都是分不开的,而在根本上导致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并购失败的正是杰里·李文和史蒂夫·凯斯权力的膨胀和自私。

1999年在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举办的豪华的庆祝典礼上,李文和凯斯展现了他们的“英雄所见略同”。两个人都谈到了集中、使命、自我牺牲、责任和独特性。两人曾一度达成共识,他们都赞同时代公司的创始人哈里·卢斯的原则:经营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要高于获取利润这个底线。他们表示是为了教育和服务于全世界的人民。两年以后,即使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并购已是问题重重,李文和凯斯却还是不承认当初他们决定并购是个错误!他们依然决定欺骗世人到底,他们把自私和卢斯所遗留的狭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相信历史会见证他们的对错。  在并购后的这段时间内,有大约2 000亿美元的股东资产不见踪影;公司内部人员卖掉了近10亿美元股票;联邦调查小组已开始对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进行财务方面的调查;有约50位股东指控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及其管理者诈骗。没过多久,杰里·李文和史蒂夫·凯斯就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一切:名誉、权力和工作。赫拉克利特曾这样写道,或者诸如此类的话:人生的起伏是相同的。

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崩溃前的数月内,有人说李文如同“残缺的碎片”。在我对李文的采访中(其中包括漫长的午餐、大量的电话和无数次在洛克菲勒广场75号时代华纳大厦二层办公室的会谈),他表现得很绝望,如同一个正在寻找赎罪机会和穷图末路的人。他现在很脆弱,他对我说他正在自我发现、自我实现。他还谈到可能会写一本小说,他现在正在解读哲学家马丁·布伯的思想。马丁·布伯曾于1923年写了一篇名为《我和你》的论文,文章重点探讨了人类世界与外界进行联系的方式。从这场并购案的监狱般的非人待遇中解放出来的李文现在才体会到人生苦短。“我以前从未哭过,”他很坦白地对我说,“我从来没哭过,但是现在我经常哭泣。”

经过多年对李文的追踪报道,我最终总结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但不完整的人;他性格中的某些部分不完整,没有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某些部分是很有思想的,例如,他能自如地引用《圣经》中的典故和赫拉克利特的话。但同时李文自己也承认,他很无情。那么他的精神需求是感情的一种形式?是无情的一面?还是杰里·李文——我们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公司管理者之一,在突然经历了心灵和思想的变化后,对他为公司所做的一切感到后悔,所以他为股东和员工而哭泣?

但是不管为什么,李文的悔恨是短暂的。2003年初的一个下午,他对我说:“我已经有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状态。”他透露说,目前他正沐浴在爱河中,他爱得“很深,几乎有些不真实”。2002年圣诞节期间,李文突然告诉他32岁的妻TXg~拉·瑞利他要搬出去。(“她从来没想到会有这一天”——芭芭拉的一位朋友告诉我。)

63岁的杰里.李文用“我对生命的爱”来描述自己对劳莉·帕尔曼的爱情。帕尔曼是个临床心理医生,曾是红极一时的华纳广播电影制作人,今年49岁,她就是李文心中的“新生活”。那年他们一起在夏威夷的一个荒岛上度过新年。李文回到纽约后,他们每天都通电话,有时甚至长达数小时。李文送给她一个绿宝石和钻石的戒指,如今他们订婚了。李文同意新柏拉图派哲学的观点,他说他和帕尔曼是“精神上的伴侣和双胞胎”。只要李文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他就会横穿这个国家到加利福尼亚州的Marina del Rey去看望帕尔曼。1月份的一个黄昏,当我走进李文纽约的办公室时,他自豪地对我宣布:“我今天走路都很有力量,因为明天我要到加拿大去看她。”

2003年2月,李文和他的未婚妻出现在《纽约时报》上,当时这对情侣正在Marina del Rey的海滩上,他们脸贴脸,夕阳正在身后缓缓西下。李文很坦白地告诉《纽约时报》:“我发现自己真的可以拥有时代华纳以外的美妙生活,我现在正在享受精神上的旅行,并欣赏沿途的脚印。”

原来在李文手下工作的管理者和员工看到这篇报道后勃然大怒。一位高级管理者惊讶地说:“太不可思议了!”“天呀!”另一个人惊叹。这太不公平了,杰里·李文无忧无虑地在海边享受爱情,品味他的精神旅程,而他的手下却在纽约和达拉斯处理他留给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的烂摊子。现在他们的股票一文不值,他们的退休计划也成了泡影,而李文却像海鸥一样自由飞翔,抛下了所有的事情自己去寻欢作乐,甚至每年还因为担任公司的“顾问”可以拿到100万美元的薪水。从这件事我们会看到:一位首席执行官可以对原来的公司绝对无情,并毫不在乎地继续按照他的方式生活。

后来当我们谈到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的细节时,他的眼睛会飘向别处,那已经是旧新闻了,是昨天的消息。我想,与他的精神追求相比,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已经显得微不足道。

后记

在此,我谨向许多曾帮助我写作本书的人们表示感谢,伊利莎白·莱波尔德,花了无数个小时在纽约公共图书馆查文章,她还查找了珍贵的资料和法律文档,帮助研究鲍勃·皮特曼和迪克·帕森斯的童年,她抄录了很多采访录音,并认真仔细地校对了我的大部分手稿。迈克尔·莱姆培发现了关于杰里·李文的珍贵资料。他从美国统计局、费城遗嘱注册所、费城县孤儿院和其他公共档案馆收集了大量文件。大卫·惠伦则查找了国内收入署填的990张表格,此外,他还采访了商业学校的教授并问了关于合并和并购的问题,并且勤勤恳恳、实事求是地检查了本书中提到的250个名字的拼写。劳拉康则影印大量名利场图书馆的文章,而且还查了很多难找的打印资料。

此外,我还要感谢兰德尔·雷恩、珍妮弗·雷恩葛尔德,是她说服我写这本书;我的代理伊索斯·妮,哈伯柯林斯出版社的编缉;马里恩·马尼卡及其不懈的热情、情绪和极好的判断力;我的照片搜集者,肖恩·维尔在很紧张的时间内收集了本书所需的照片;苏娜·佛格尔极其公正地影印编辑了我的手稿;能干的艾得文·潭帮助我打印了本书;安桑尼·蒙克和奥立韦·卡洛特提供了我需要的每个分析师的报告;效率极高的司各特·得夫洛则确保了我所有的股票价格和市场资产的正确性;格雷登·卡特鼓励我跟踪(一直追踪)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的故事,他很大方地推迟我在其杂志的稿件,所以我才得以完成本书;布鲁斯·汉迪和蒂姆·史密斯则十分仔细地阅读了我手稿的初槁,他们的洞察力和建议对本书最后的定稿起了极大的作用。

我最衷心的感谢献给我的母亲琳达·蒙克,她是我所认识的人中头脑最好的学者,她很慈祥地向人们保证她只是“给我的花园除草和在几个地方改了几个分号”。实际上,她编辑了每个字,有时不止一遍。没有她,这本书是完不成的。

另外还有两个,没有他们,同样也完不成本书——我的父亲彼得·蒙克,他教会了我很多商业知识以及坚韧和无畏的精神,他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而我的丈夫,帕伯娄·加勒泽在写作此书的每个步骤都给予我帮助:他是一个共鸣器、一个坚定的支持者和一个极好的顾问,他让本书具有可读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