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轻松为人,得体处世呢? 本书为您提供了全面、完美的答案。当你孤独寂寞时,看看历史故事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历史轶闻可供装潢;当你为人处世时,历史典故可以指导你左右逢源。 读懂历史,就能学到为人处世的法则,以史为鉴,方可避免处世的艰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史学处世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雨林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怎样才能轻松为人,得体处世呢? 本书为您提供了全面、完美的答案。当你孤独寂寞时,看看历史故事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历史轶闻可供装潢;当你为人处世时,历史典故可以指导你左右逢源。 读懂历史,就能学到为人处世的法则,以史为鉴,方可避免处世的艰难。 目录 第一章 诚信是处世之本 孔子说“不知道”(3) 齐桓公守诺还地(5) 曾参守诺杀猪(7) 商鞅移木得民心(9) 以诚信屈人(1l) 宋弘不弃糟糠妻(12) 高允诚实活命(14) 周成王以桐叶封弟(16) 以诚待人(17) 郭伋以信树威(19) 刘邦约法三章定关中(20) 刘秀信义收大将(22) 明山宾卖牛不欺人(24) 司马光向父认错(26) 邓训信义结胡人(28) 陈寿据实写史(30) 陶侃只饮三杯(31) 陆元方卖房(33) 唐太宗据实修史)35) 范仲淹不负重托(37)
第二章 圆融应变 顺势劝谏(41) 范痤自救(43) 晏子借尸进言(44) 优孟演戏谏庄王(46) 愿与大王共生死(48) 苏代巧助甘茂渡难关(50) 晏婴使楚扬国威(52) 陈轸巧辩表忠心(54) 侯白借马讽使臣(56) 苏秦一语解难(58) 脱颖而出(60) 张仪左右逢源(62) 公仲连迂回说理(64) 保全自身东方朔自责(66) 拓跋桢冷静消干戈(68) 徐氏智杀仇人(70) 釜底抽薪谏刘秀(71) 桓伊音乐巧劝谏(73) 顾少连借酒讽权贵(75) 徐陵维护国威(77) 随机应变(79) 裴中书处变不惊(81) 模棱两可陈元方应答(83) 施巧计郑堂复得家产(85) 第三章 明辨事理 善纳良言(89) 不舍财范蠡之子害弟(91) 宋康王不听忠言(94) 赏罚要公正有理(96) 小事成大祸(98) 人贵有自知之明(100) 一念之差赵成王亡国(102) 武侯虚心听忠言(104) 介子推弃赏保名节(106) 廉颇知错请罪(108) 秦穆公认错(110) 不计私怨安平君荐贤(112) 不徇私情石碚杀子(114) 李离守法舍命(117) 不计旧怨萧道成王玄邈(119) 司马迁著《史记》宁受辱(122) 不徇私情武帝斩亲(125) 小皇帝明辨是非(127) 保名节苏武牧羊(130) 周举为公不念旧情(132) 割发代首(134) 陆贾审时度势劝刘邦(136) 陆逊顾全大局(138) 两大臣争相揽过(141) 巾帼英雄冼夫人(142) 唐太宗惟才是用(144) 郭子仪大度荐良将(146) 为社稷太后惩奸臣(148) 寇恂以酒避仇(150) 清世祖临终自省(151) 康熙帝怒责奸臣(153)
第四章 无谋不成事 勾践忍辱终复仇(157) 胸有成竹张孟谈迎敌(159) “贪心”的王翦(161) 适可而止(163) 借桃杀三士(164) 死姚崇算计活张说(167) 楚庄王宽容得善报(168) 以礼相待孟尝君得贤士(169) 杨修聪明反害己(171) 李夫人病容不见君(173) 骗人反害己(175) 萧何施计保自身(176) 韬光养晦与锋芒毕露(178) 班超不辱使命(179) 阳奉阴违盈哥得利(181) 设巧计马文升防火(183) 郭子仪坦坦荡荡(185) 郑板桥中计(187) 第五章 修身养性 顺其自然尧传位(191) 颜阖不愿出仕(193) 曾皙率真处世(194) 列子超脱不为名累(196) 庄子超脱说生死(198) 老成子学道(200) 永恒之美(202) 良好的心态,快乐的生活(203) 孙叔敖辞封求自保(205) 圣人知命不惧死(207) 意志坚定终成器(209) 严君平知足无欺(211) 顺其自然晏婴讥笑齐景公(212) 王充求知不惧苦(214) 做人心要正(216) 美景比官位重要(217) 第六章 真情换友情 谦虚的杨亿(218) 孟子论交友(223) 以命相交(225) “管鲍”之交(227) 孙膑计杀庞涓(229) 反目成仇(231) 范式铭记十年约(234) “论敌”成朋友(236) 敬以相诚(237) 诗酒朋友(238) 郭子仪敬卢杞(240) 朱元璋的赏与罚(242) 王丹教子(244)
第七章 治家有方 贤妻劝夫(249) 乐羊子妻诚实治家(251) 孟光试夫(253) 才识过人的卞夫人(255) 晏子严律己(257) 德与貌(259) 良母教子(261) 毁债契顾□之教子(264) 司马光以俭传世(266) 陶母训子(267) 永庆公主认错(269) 折像散财(271) 马援警侄慎言行(273) 孔子服丧尽孝道(275) 尽孝道郗超自揭短(277) 朱寿昌辞官为寻母(279) 珍惜兄弟情(282) 郑均劝兄改过(284) 试读章节 孔子说“不知道” 一天,孔子路过一个地方,有两个孩子把他拦住了,向他请教太阳离我们远近的问题。孔子觉得很有趣,便饶有兴味地听着。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的时候离我们最近。早晨,刚升起的太阳大得像个锅盖,到中午时却小得像只碗。同样一个太阳,大时就说明它离我们近,小时就说明它离我们远。所以,太阳是中午离我们远,早晨离我们近。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另一个孩子赶紧反驳说:“你说得不对。早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天气是凉凉的,到中午却非常的热。同样一个太阳天气冷时说明它离我们远,天气热时就说明它离我们近。所以,太阳不是中午离我们远早晨离我们近,而是早晨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 孔子昕完,沉思了许久,最后他惭愧地对两个孩子说: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两个孩子很惊讶地看着他: “先生您的知识这么丰富,怎么能不知道呢?”孔子很诚恳地说: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怎么能欺骗你们呢!” 感悟: 诚实就是不自欺、不欺人。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圣人况且诚实地说“不知道”,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P3-4 序言 处世,就是处理、对待人生过程中的各种事情和人际关系。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交往。古往今来,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都必然地处在与社会广泛的、复杂的联系之中。因而,必然有一个处世即社会交往的问题。 对于每个人及每个家庭来说,不仅有着与家庭内部的人的关系和交往以及与族人、亲戚、邻居、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而且还必然地有着更广泛的与社会各界、各种人士的交往。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过程,就是处世。如,人们进行买卖,就有一个与卖方或买方的人际关系沟通问题;与人同行,就有一个与同路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在一个单位工作,就有一个与同事、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交往问题。总之,古往今来,每个人都处在这些人际关系之中。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何处世,是人生之道的重要晦容。 关于处世问题,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和环境中,往往有着不同的处世之道。有的人处世公正公道,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有的人贪婪成性,损公肥私;有的人谨小慎微,明哲保身;有的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有的人光明磊落;有的人阴险狡猾;有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的人为国家、民族甘愿牺牲;有的人则利用权势贪赃枉法……可以说,由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同,人们的处世之道也就有着极大的区别,甚至有着尖锐的对立。由此,每个人的行为轨迹、结果和社会评价等,也就大为不同。有的人,世世代代受社会尊崇;有的人世世代代被世人唾骂、指责。真可谓有的流芳千古,有的则遗臭万年。 古往今来,社会变迁,但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却历久弥新。捧读历史,也许你对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略感生疏,但类似的事件却在你、我、他周围不断重复着。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应对人生的危机和困难,古人有古人的做法,而对我们这些生活在高科技包围下的现代人来说,又何尝没有启示和借鉴呢?! 本书将古代历史处世智慧经精选呈现于读者面前,希望读者能从中吸取精华,领略人生智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