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有关茶文化的通俗读物。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看看本书。该书文化底蕴深厚,有理论,有故事,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可读性均较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茶话会/大家茶坊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作者 | 亦然 |
出版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本有关茶文化的通俗读物。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看看本书。该书文化底蕴深厚,有理论,有故事,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可读性均较强。 内容推荐 大凡茶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就茶论茶,另一类是茶叶蛋的做发,吃到嘴里是当饭当菜的蛋,你也看不到茶叶的模样,却时不时有茶滋味浸出来。茶叶蛋的高明在于,你将蛋吃下去,最后留在嘴巴里的却是茶叶的味道。这一套丛书应该就是茶叶蛋的做法。 目录 开场白 引子 跳着吃茶 茶地图,由碧螺春出发 阳羡记忆 最爱是龙井 在火锅边上喝沱茶 从来佳茗似佳人 躺着吃茶 跟着古人去访茶 墨兰数枝,苦茗一杯 因为慈悲,所以懂得 风流茶说合 飞着吃茶 满城茶意 聚焦“吴苑深处” 从“吃讲茶”说到茶会 茶点茶点,好茶不离好点心 听曲品茶,那才叫享受呢 小结 试读章节 在火锅边上喝沱茶 知道重庆也是中国的茶都之一是在重庆的火锅店里。 那是一个火热的夏天,我和几位朋友来到山城重庆,一安排好住宿就直奔火锅店,最后选了一家开在山洞里的,点了一大堆菜就大嚼起来。真是辣啊,真是过瘾啊。记得那天我们还有幸观摩了两位重庆姑娘和店老板吵架,姑娘们嗓音爽利,配合默契,边骂边吃,骂得凶吃得爽,把边上应战的中年老板也当做菜一起享用了。那老板也有趣,不逞强,但也不示弱,且战且走,进行着韧性的战斗。川音好听,川骂也挺入耳。 后来我们和老板聊起来,老板给我们每人额外泡了一杯茶要我们尝尝,说吃了重庆火锅之后不喝一杯重庆沱茶就不算真正地吃一回重庆火锅。这么一说,我们才发现周围有好几位吃完火锅还优哉游哉喝茶的重庆人正微笑着打量我们呢。于是我们便向老板重点讨教起火锅和沱茶了。 老板说,吃重庆火锅必须有沱茶佐餐。重庆人最爱喝的就是重庆沱茶。喝沱茶安逸得很,提神解乏。因为沱茶泡出来特别酽,刺激性也就格外强烈,让那浓烈的味道刺激口、舌、鼻、喉就会感到特别安逸,这正符合了重庆人性急又喜欢刺激的性格特点。男人们一般沱茶都放得比较多,一砣二两沱茶泡不了几天。说着,老板拿来一砣沱茶给我们看,那是黑色的压得很紧的茶叶块,像个倒扣的小碗,外面用张印有厂家字样的白纸包着,喝时得用东西敲碎。 我们边听边体味沱茶,第一印象就是苦,那种很重的苦,然后是酽,那酽让我们不敢大口大口喝,只能慢慢啜饮。老板看着我们小心翼翼的样子,笑起来,说你们别小看我们的沱茶,它也获得过国际金奖呢,只是没有西湖龙井、铁观音那样出名罢了。我们重庆人离不开沱茶,谈生意要喝茶,朋友相聚要喝茶,单位联谊也要喝茶,男人下班走进家门老婆递过来的也是一杯热气腾腾的沱茶。重庆沱茶就讲究个热喝,那才叫舒服。 老板还告诉我们,他小的时候重庆遍布茶馆,多如牛毛,但是都比较简陋,一般几张条桌或方桌,长条木板凳,泡茶都用盖碗,佐茶的是香烟、麻糖、葵花子、南瓜子、山楂片、红苕干,等等,重庆人将茶馆中摆碗冲水的称为“茶博士”。那时他常去茶馆找外公,看“茶博士”上茶看得呆了,要被外公叫好几次才肯跟他回家。“茶博士”一般是中年人,站在长桌一端以食指、中指夹着茶碟一搓,且连夹连搓,碟们就一个接一个竖直了打着转,旋到各位茶客跟前自行停下,然后“茶博士”走一圈,每个碟上放只茶碗,又回到原处,以手指旋出茶碗盖,待盖儿都贴着碟子到位后,他便去提一把肚大嘴长擦得锃亮的紫铜壶来,只见他左手扶胯,右手举壶齐耳,盯牢茶碗,低喝“来也——”便将那紫铜大壶一倾一点,一点一收,但见茶水如支透明袖箭,从壶嘴向碗口飞来,箭箭入碗无点滴泼洒桌面,上完,他又于掌心窝了碗盖,依序从右到左绕半圈,以中指一挑一钩,那盖就恰恰扣进碗里,茶水当即漫至碗齐,像是给略小一圈的盖子镶了~道琥珀色的亮边。 聊了一会儿老板又看着我们笑,说重庆人喝茶外地人是看不惯的。江浙人喝茶喜欢用宜兴紫砂壶,小茶壶装不了多少水,不够重庆人喝两口;福建的功夫茶那杯子也不够重庆人喝两口。重庆人喝茶不讲啥子过场,一律牛饮。 我想,这样的饮茶风格可能和重庆的气候有关。重庆夏季炎热,动一动就全身大汗,需要补充水分,喝茶就不仅仅是为了提神,如果不牛饮,一点一点地,让人更加感到口渴难忍,于是也只得牛饮。 聊着聊着,我忽然想起张十艮水。南京沦陷之后,张十艮水不得不跋山涉水来到山城重庆,担任《新民报》副刊的主编,并以“最后关头”命名之,表示这个刊名是包含着“呐喊”之意在的。此后的三年半时间里,他在这个副刊上写下了为抗战呐喊的杂文一千余篇。在他奋笔挥毫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伴他作战的便是最酽最苦的沱茶,因为他那时的收入已经买不起西湖龙井、碧螺春和他最爱的六安瓜片了。过去他曾说,宁肯将就饮食,将就衣着,而茶叶却是绝不能将就的,这可是他一生中唯一的奢侈了。可在重庆他能喝什么呢?于是他发现“渝人上茶馆则有特嗜,晨昏两次,大小茶馆均满坑满谷。粗桌一,板凳四,群客围坐,各于其前置盖碗所泡之沱茶一盏”。这种沱茶试啜一番后张十艮水便相见十艮晚,于是每日必去小茶馆,“大呼沱茶来。此时闲啜数口,较真正龙井有味多多也。尤其郊外之小茶馆,仅有桌凳四五,而于屋檐下置卧椅两排,颇似北平之‘雨来’。仰视雾空,微风拂面,平林小谷,环绕四周,辄于其中,时得佳趣。八年中抗战生活,特足提笔大书者也”。从此,沱茶即成了他在川八年的贪啜之物。有一次饮茶时兴之所至,张十艮水欣欣然濡墨走笔,写下了一首寓辛酸苦涩于诙谐之中的《浣溪沙》:“把笔还须刺激吗?香烟戒后诗少抓,卢仝早已吃沱茶。尚有破书借友看,却无美酒向人赊,兴来爱唱泪如麻。”末句所谓“泪如麻”,乃是仿《捉放曹》里的一句“陈宫心内乱如麻”是也。 写到这里,允许我抄一小段张恨水散文《茶馆》里的文字吧,实在是生动:“我们就自绝早到晚间都看到椅子上坐着有人,各人面前放着一盖碗茶,陶然自得,毫无倦意。有时茶馆里坐得席无余地,好像一个很大的盛会。其实各人也不过是对着一盖碗茶而已。” 我知道,作为一个重庆人,在淋漓尽致地吃了火锅之后,再爽爽地灌一通沱茶下肚,那感觉就离幸福不远了。 P31-34 序言 现在,我要为这一套丛书说几句开场白。 开场白是开会前说的话,我就当是开会了。买了这些书的读者是代表,借到这些书阅读的读者是列席代表,各位代表大家好! 大凡茶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就茶论茶。就茶论茶也分两种:一种是一网打尽式的写法,好比《水浒全传》,如果一百单八将是各地名茶的话,《水浒全传》是谁都不能拉下的。另一种比较由点到面一叶知秋,比如《景阳岗打虎》,说的是武松的故事,《水浒全传》里也有这一章节,单单将这一段提出来写全写细,这里的武松差不多就是龙井或者碧螺春吧。 另一类是茶叶蛋的做法,吃到嘴里是当饭当菜的蛋,你也看不到茶叶的模样,却时不时有茶滋味浸出来。茶叶蛋的高明在于,你将蛋吃下去,最后留在嘴巴里的却是茶叶的味道。这一套丛书应该就是茶叶蛋的做法。这几位作者都是文人,都不是茶博士或者其他茶业工作者,选择烧茶叶蛋,说白了就是扬长避短。 三言两语七嘴八舌,指东打西天南地北,有茶说茶无茶说事,这就是“大家茶坊”,就是在品茗和解渴之间的趣味和快乐。 说起话来分几点几小点是很干部的套路,我现在选择这个套路是图方便,是将这样的程式搬来用一下,就不用考虑结构的事了。 接下来我们把作者的情况简单说一说,只好也分两个方面了,一是文字作者,二是书画作者。 《茶话会》的作者是薛亦然。好多年前,他撰写了一本和苏州文化有关的书,是丛书里的一本。陆文夫先生不止一次说起,这本书写得好,是丛书中最好的一本。我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好多年前亦然的文字就达到了相当的境界,但这算不了什么,算得了什么的,是到了这个境界还能进步。 文章达到一定高度并不难,每个人都有一个山峰,每个人都能登上属于自己的山顶,问题是到了山顶之后怎么办,亦然兄用他的文字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到了山顶之后能生出翅膀飞起来的作家。 《茶水里的光阴似箭——茶与女人》的作者是燕华君,燕华君本名叫颜燕华,去掉一个“颜”字,添上一个“君”字,似乎有点不求外在表面文章,注重自身品质修养的意思。有些人的文学感觉是磨炼出来的,有些人似乎只是活动了一下手脚就能把握住文字的韵味了。燕华君应该是极具天赋的那一类。 《泡泡文人泡泡茶》的作者是赵丽娜,她是能够感受文字光彩并且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追求、探索的作者。她生于常熟,客居台湾多年,虞山炒青包含的风土人情以及冻顶乌龙蕴蓄的山高水长,使她有了特殊的感触以及别致的表达,茶里的文人和文人里的茶,真是抽刀断水似的区分。 《茶客》的作者是陶文瑜,怎么说呢,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作家,并认真负责地完成了这个稿子。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插图的作者。 先说说韩黎坤老师。有关韩黎坤老师我手头刚好有一篇读了他画集之后的读后感,就摘一些附在下面吧:“扉页是一扇大门,序言是纱帽厅。序言的作者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他是纱帽厅里第一个客人。穿过纱帽厅就是第八页,第八页是韩黎坤笔下的石头,这一块石头,是立在堂前的主人。也可以将《韩黎坤画集》当成章回小说来读,那么石头和梅花就是其中的男女主角。第九页是梅花第—次亮相,梅花是刚入贾府的林妹妹,石头就是宝玉了。沿着这样的思路看第十页,石头和悔花正好在园子里读《西厢记》呢。” 为什么说韩黎坤笔下的石头是漂泊的石头呢?我觉得这些石头飞翔或者行走,哪怕就是实打实地站着,也有一颗漂泊的灵魂。韩黎坤画的石头,是一些正在赶路的石头,它们走在回家的路上。 韩黎坤是苏州人,后来他去了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在去中国美术学院之前,他已经是声名赫赫的画家了,现在呢,他已经是声名赫赫的老画家了。 说完了韩黎坤老师,再来说说车前子。车前子以诗歌、散文安身立命,但我以为他的国画小品不在诗文之下,这么说吧,论功力他不如齐白石,但说到艺术境界和趣味,他和白石老人伯仲之间吧。 最后一位是陶文瑜,倒不是说他的字写得怎么好,但他实在是欢喜写。建议出版社不要将陶文瑜的书画习作列入定价,就算是随书赠送的小礼品吧,相当于去商场买一台微波炉搭送的两只塑料碗,这样大家心里都过得去。 这个开场白有点像影视剧前的人物表,回到原来的说法,就是《水浒全传》式的做法。出版社规定写两千字,我数了一下,再说一句“谢谢大家”,刚好差不多。 谢谢大家! 后记 本来茶话会是不需要小结的。茶话会要的就是那种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无拘无束,高兴说就说不高兴说就听甚至拍拍屁股就走。茶话会本质上不是开会的会,而是聚会的会,不须领导在百忙中劳神,硬要凑个三点四点的小结。听说有个领导的秘书为了让领导在一个座谈会上显得有水平,为他写的小结有八点之多。想不到在接下来的另一个座谈会上,领导的另一位秘书又放了一颗卫星,那小结竟然一跃而至十三点!结果那卫星秘书为领导挣来一个“十三点局长”的美名。 难办的是《茶话会》开始时搞了一段引子,结尾时不来上一段以示对称的话,好像有点顾头不顾腚了。 其实茶话会最好的小结就是茶。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在开会、议事、讨论、学习时,往往会针锋相对争执不下,或者无话可说面面相觑,便有智者举杯示意:“吃茶吃茶。”那是最聪明的小结。我们也经常从电影上看到解放前的茶馆里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那也是绝妙的小结:国家大事不好谈了,这国家还会有什么好事吗? 如果人的一辈子也要有个小结的话,这小结也往往是由茶来做的。因为到了做小结的时候,人的许多爱物都丢了,比如烟、酒、权、色,等等,那大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得不丢,只有茶还陪着你。茶淡了,不散也得散。 散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