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有关茶文化的通俗读物。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看看本书。该书文化底蕴深厚,有理论,有故事,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可读性均较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茶水里的光阴似箭--茶与女人/大家茶坊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作者 | 燕华君 |
出版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本有关茶文化的通俗读物。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看看本书。该书文化底蕴深厚,有理论,有故事,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可读性均较强。 内容推荐 大凡茶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就茶论茶,另一类是茶叶蛋的做发,吃到嘴里是当饭当菜的蛋,你也看不到茶叶的模样,却时不时有茶滋味浸出来。茶叶蛋的高明在于,你将蛋吃下去,最后留在嘴巴里的却是茶叶的味道。这一套丛书应该就是茶叶蛋的做法。 目录 开场白 风花雪月飘逸至茶水苏州 虎丘山品茗:云在茶香 唐寅墓地喝茶:阳光正浓 画舫喝酒,园林吃茶 花色茶香倘佯在寂静乌镇 坐坐,看看,吃茶:乌镇的清晨与黄昏 说说菊花这种茶 黑与白、静与寂:茶叶沉落杯底 眉飞色舞水女人 青青碧螺:好女人是一杯茶 张家姆妈早点:两块黄松糕,一杯花茶 阿秋的午饭:三明治加奶茶 忽然想你的夜里:老爱卖茶水 香香茶艺馆之夜晚:茶色生香 国色天香茶男人 龙井少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安吉白茶:安静的心何时回到故乡? 红茶、乌龙:香气扑鼻,殷红一片 花茶果茶:谁的颜色在飞? 老虎灶:男人的茶水经 盛茶器皿:红花配绿叶,好马配好鞍 宜兴带回一把紫砂壶:蝴蝶忙采花 玻璃杯:冰心一片在玉壶 园林里的盖碗茶:天上人间 吃饭的碗用来喝茶,蛮爽 另类的喝茶工具 有一天很闲,假如你在某地喝茶 上海街头的一杯下午茶 想象青海湖边有一座茶馆 云之南:茶马古道,茶叶飘香 去普罗旺斯喝茶 喝茶的时候,光阴好似流水飞快 栀子花开:来一壶玫瑰花茶 冬天的第一场雪:铁观音啊 阳关三叠:一唱三叹的高山云雾 女人花倚在红尘中:慢慢地喝黄山毛峰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今天你喝什么茶?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代后记) 试读章节 唐寅墓地喝茶:阳光正浓 唐寅墓坐落在苏州郊外一个名叫横塘的地方。关于横塘,最著名的是建于明代的横塘水陆驿站。驿站至今还存有遗迹,独立寒秋,在大运河边上听流水之无声,观白云之飘忽,看日子之庸常,叹人生之漫长,成为江南古驿站的一个范本。所谓遗迹也就是横塘古驿亭,一只亭子孤零零地站在河边,欲说还休的样子。 说起横塘,那句词也很有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再有就是唐寅墓了。因为开阔,因为地偏,阳光在唐寅墓那里显得特别慷慨。出手大方的阳光,没头没脑地照在墓地上,暖烘烘喜洋洋,让人觉得死去的日子并不像传说中那般清冷。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去唐寅墓喝茶,是一种休闲更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时尚,时尚得要命——你还别说,胸中没有丁点墨水,情调上没有几刷子,你敢斗胆跑到唐寅墓喝茶? 唐寅墓地,阳光正浓,风景也不错,最可喜的是院墙外面的一片麦地,麦穗金黄,麦芒尖锐,闪烁着喜悦的光辉,像是在昭示着什么。心情愉悦着,坐下来喝茶。喝什么茶呢?放小电影一样,先来看看唐伯虎生前喝过什么茶,我们如法炮制就行,既吉意森森又风情万种,还不用动脑筋。 胶片一:唐寅三十六岁那年,画画,写诗,喝酒,影子一样在家里逛出逛进。诗画倒有所长进,偶尔能换些米钱回来,博爷娘一笑。妻子经常摔东摔西,骨子里嫌贫爱富。桌子上倒是搁着一把紫砂壶,但那是唐老爷子喝的老炒青,唐寅不屑一顾更不屑一吃。 胶片二:唐寅在喝茶,慢功出细活般地在喝他喜爱的乌龙茶。又是“关公巡城”又是“韩信点兵”地弄了一气,终于他拿起闻香杯,深情款款地闻了又闻。他哪里是在闻香,分明是在和茶叶窃窃私语呢:心心相印,白头到老。快喝茶吧,不然妻子就要吃干醋了。仿佛睡过去一样,唐寅手里抓着闻香杯,沉沉地定在那里不动。时间好像过去了一百年之久,唐寅缓缓站起来,此时太阳已西沉,黄昏柔和的光线使唐寅心里涌动起莫名的忧伤:人生苦短而爱情苦长,罢了罢了,就喝茶吧!唐寅想起来要察看一下乌龙茶的汤色,还好,汤色金黄,香气缭绕,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甘醇。顶顶重要的是,茶叶底是绿叶红镶边的! 胶片三:不记得是哪一年了,唐寅相中了他一生中最心仪的住宅——桃花坞里一套宋人留下的别墅,虽已破败不堪,但仍有土山、池塘,风景也好,尤其是一棵要开未开的桃树,引起了唐寅的怜爱。唐寅决定搬过去住,那就是著名的桃花庵别业。期间,发生了很多事:首先是妻子终于离他而去,再是唐寅觉得自己越来越离不开桃花庵了,一步也不想离开。院子里种了许多花草树木,桃树是首选,又有牡丹、莲花、竹子。春日,园内花开,阳光也好,唐寅就邀请沈周、祝枝山、文徵明等人过来饮酒喝茶,赋诗作画,赏花看景,其乐融融。 但是,真不好意思说出口,茶是越喝越浓越喝越多,茶叶是越喝越粗糙越喝越蹩脚,有什么办法呢?唐伯虎又不会做生意开小店什么的,日子窘迫也在所难免。乌龙茶不喝了,那副精致的茶具也差点被妻子卖掉换成米、油。就凑合着喝绿牡丹或者茉莉龙珠吧,也是不错的两款茶:绿牡丹在杯子里缓缓开出团团花朵时,唐寅作了一幅楸风纨扇图》,并题诗云: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说得多么贴切!世态炎凉,红尘黑尘,唐寅看不够似的喜欢。再去喝茉莉龙珠,心情随着茉莉花香的溢出,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胶片四:那首有名的《桃花庵歌》并不是在桃花庵里作的。离桃花庵不远有一条廖家巷,巷内有唐寅祠,殿堂数进,殿后有唐寅《桃花庵歌》手迹石碑:“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唐伯虎在诗里说得花好桃好,现实生活中他是越来越潦倒越来越不堪,自作诗云:“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妻子就笑他:“痴子!罢了罢了。笋价再贱我们也买不动,余下的钱先要买米。”唐伯虎的心酸可想而知:春暖花开的苏州城里,家家饭桌上都有一只香喷喷的腌笃鲜:咸肉鲜肉加上新上市的春笋,苏州人一直要吃到春笋落市为止。唐伯虎把门关关好,省得闻见隔壁人家腌笃鲜的香味,拿起一只冷山芋,又伏案作画。最作孽的是,曾经不屑的老炒青,现在也摆上案头,宝贝似的喝一口紧接着再喝一口——也只能这样了,看破红尘爱红尘,唐寅自有自己独特的活法。 唐寅墓和苏州其他的名人墓一样,该有的都有了。令人惊奇的是唐寅塑像两侧悬着的一副楹联:“问唐衢痛哭何为?纵使青云无望,却赢得才子高名,在将相王侯之上;继宋玉招魂之后,此番苍墓重修,更装点横塘美景,替湖山花月增妍。” 痛哭何为?横塘美景。才子再高名,青云也无望。一代才子唐伯虎怀抱夭夭之桃,谢幕之后,隐身不见。 茶水里的光阴似箭,飞逝而过。拂一拂衣袖,擦去千年尘土,揩一揩石桌,我们且就着阳光喝茶。 就喝唐寅曾经喝过的茶,不为什么,就因为我们同是红尘中人。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常生活烦琐日子,恍然觉得唐寅就是我们的表哥或者表叔表爷之类的亲亲眷眷。 在墓地喝茶的好处是,可以说很多话,也可以一句话不说——亲眷唐寅除了笑眯眯地看我们吃茶,他不会开口说话。喝过乌龙喝绿牡丹,喝过茉莉龙珠再喝老炒青,阳光越喝越浓,麦子越喝越黄。正午好时光,人生好时光。亲眷唐寅啊,不怕你笑话,我们当中有一个人端来了一锅子腌笃鲜,油汪汪的汤水在墓地里显得格外奇特,鲜肉是鲜肉,咸肉是咸肉,竹笋是竹笋,汤水是汤水,油汪汪地汪在那里,等你来吃。 可那唐寅根本不屑于这锅腌笃鲜,他举着一把暗黄的茶壶说:“有茶就行,我喝茶。” 我们就一起喝茶吧,趁着阳光正好。 P18-21 序言 现在,我要为这一套丛书说几句开场白。 开场白是开会前说的话,我就当是开会了。买了这些书的读者是代表,借到这些书阅读的读者是列席代表,各位代表大家好! 大凡茶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就茶论茶。就茶论茶也分两种:一种是一网打尽式的写法,好比《水浒全传》,如果一百单八将是各地名茶的话,《水浒全传》是谁都不能拉下的。另一种比较由点到面一叶知秋,比如《景阳岗打虎》,说的是武松的故事,《水浒全传》里也有这一章节,单单将这一段提出来写全写细,这里的武松差不多就是龙井或者碧螺春吧。 另一类是茶叶蛋的做法,吃到嘴里是当饭当菜的蛋,你也看不到茶叶的模样,却时不时有茶滋味浸出来。茶叶蛋的高明在于,你将蛋吃下去,最后留在嘴巴里的却是茶叶的味道。这一套丛书应该就是茶叶蛋的做法。这几位作者都是文人,都不是茶博士或者其他茶业工作者,选择烧茶叶蛋,说白了就是扬长避短。 三言两语七嘴八舌,指东打西天南地北,有茶说茶无茶说事,这就是“大家茶坊”,就是在品茗和解渴之间的趣味和快乐。 说起话来分几点几小点是很干部的套路,我现在选择这个套路是图方便,是将这样的程式搬来用一下,就不用考虑结构的事了。 接下来我们把作者的情况简单说一说,只好也分两个方面了,一是文字作者,二是书画作者。 《茶话会》的作者是薛亦然。好多年前,他撰写了一本和苏州文化有关的书,是丛书里的一本。陆文夫先生不止一次说起,这本书写得好,是丛书中最好的一本。我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好多年前亦然的文字就达到了相当的境界,但这算不了什么,算得了什么的,是到了这个境界还能进步。 文章达到一定高度并不难,每个人都有一个山峰,每个人都能登上属于自己的山顶,问题是到了山顶之后怎么办,亦然兄用他的文字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到了山顶之后能生出翅膀飞起来的作家。 《茶水里的光阴似箭——茶与女人》的作者是燕华君,燕华君本名叫颜燕华,去掉一个“颜”字,添上一个“君”字,似乎有点不求外在表面文章,注重自身品质修养的意思。有些人的文学感觉是磨炼出来的,有些人似乎只是活动了一下手脚就能把握住文字的韵味了。燕华君应该是极具天赋的那一类。 《泡泡文人泡泡茶》的作者是赵丽娜,她是能够感受文字光彩并且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追求、探索的作者。她生于常熟,客居台湾多年,虞山炒青包含的风土人情以及冻顶乌龙蕴蓄的山高水长,使她有了特殊的感触以及别致的表达,茶里的文人和文人里的茶,真是抽刀断水似的区分。 《茶客》的作者是陶文瑜,怎么说呢,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作家,并认真负责地完成了这个稿子。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插图的作者。 先说说韩黎坤老师。有关韩黎坤老师我手头刚好有一篇读了他画集之后的读后感,就摘一些附在下面吧:“扉页是一扇大门,序言是纱帽厅。序言的作者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他是纱帽厅里第一个客人。穿过纱帽厅就是第八页,第八页是韩黎坤笔下的石头,这一块石头,是立在堂前的主人。也可以将《韩黎坤画集》当成章回小说来读,那么石头和梅花就是其中的男女主角。第九页是梅花第—次亮相,梅花是刚入贾府的林妹妹,石头就是宝玉了。沿着这样的思路看第十页,石头和悔花正好在园子里读《西厢记》呢。” 为什么说韩黎坤笔下的石头是漂泊的石头呢?我觉得这些石头飞翔或者行走,哪怕就是实打实地站着,也有一颗漂泊的灵魂。韩黎坤画的石头,是一些正在赶路的石头,它们走在回家的路上。 韩黎坤是苏州人,后来他去了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在去中国美术学院之前,他已经是声名赫赫的画家了,现在呢,他已经是声名赫赫的老画家了。 说完了韩黎坤老师,再来说说车前子。车前子以诗歌、散文安身立命,但我以为他的国画小品不在诗文之下,这么说吧,论功力他不如齐白石,但说到艺术境界和趣味,他和白石老人伯仲之间吧。 最后一位是陶文瑜,倒不是说他的字写得怎么好,但他实在是欢喜写。建议出版社不要将陶文瑜的书画习作列入定价,就算是随书赠送的小礼品吧,相当于去商场买一台微波炉搭送的两只塑料碗,这样大家心里都过得去。 这个开场白有点像影视剧前的人物表,回到原来的说法,就是《水浒全传》式的做法。出版社规定写两千字,我数了一下,再说一句“谢谢大家”,刚好差不多。 谢谢大家! 后记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因为茶 “因为茶”,这三个字我喜欢。 语出陶文瑜一本写园林的书。简单的道理:因为茶,而不是因为其他什么。一个偶然的原因,我对茶多了些了解。春天,走到三万昌茶庄时,自然而然就进去了。这边看看,那边问问,甚至还拿起一块1922年的普洱茶闻了闻,俨然一副行家的样子,自己不觉得,倒把店堂里的人吓得不轻,直到我说:“称二两顶谷大方。”店堂里的人才松了口气。 回到家,烧水,泡茶,一杯2006年春天的新茶就这样呈现在面前。喝一口,真的是仪态大方、风情万种啊。 茶叶在洁净的玻璃杯子里起起落落时,就想到“三档响”这个词。“三档响”是苏州人的发明,称烟、酒、茶三样东西样样精通的人。“三档响”的人一般来说精神很好,两眼炯炯,牙齿发黑,脸色也是说不清楚的那种。如果将烟、酒、茶打比方的话,我这样想:抽烟好比坐飞机,腾云驾雾是肯定的,赛过活神仙也是肯定的,唯一的坏处是离地面高了点,所以危险系数那是相当的高。好处也是显而易见:据说女人的香水味能唤起男人的情欲;同样,男人的烟草味更能唤起女人的爱欲。喝酒呢,是一个热闹的话题。可以把它和坐火车相比。喝酒要人多,越多越好。人山人海,喘不过气,是不是有点像过节时的火车站?有人家结婚,要你瞎起劲,喝啊喝啊,喉咙响得像火车汽笛,还直冒白汽。人家新婚,你只是一个陪酒的,你喝醉了你活该;做丧事了,你不想喝酒,哪能容你不喝酒!喝啊喝啊,人家一边哭还一边喝着,你好意思不喝?哐当哐当的声音从上车一直伴你到睡觉,睡着了还响,要命。喝茶好比坐船,除了慢一点,几乎没有什么坏处。眼睛里有风景,脑子可以想事,有文化的人带本书看看,风雅的人甚至还可以吹吹笛子什么的。坐船呢既缓慢又古老,这两点与喝茶一事特别相似。当你坐船或者喝茶时,最好能够忘记时间。忘记时间,慢慢地坐着船,慢慢地喝着茶,你才能慢慢地开心起来。 记忆当中坐船去某个地方好像只有数得清的几处。一是去杭州,坐的是夜航船;一是去苏北,大机帆船,水路要走三天;一是去苏州附近的小镇,诸如周庄、同里。坐过许多船,到过许多地方,至于去哪里,去干什么,同去的有些什么人,却记不清了。一直印在脑海里且和坐船有些干系的细节倒是有几个,说出来听听: 船上一般来说都很干净,地板被洗刷得发白,真的可以赤脚在地板上走来走去。一个男人,已经不年轻了,沧桑的手,一上船就摸出一支笛子来吹,旁若无人的样子倒惹得别人不敢多看他,吹的曲子是《小二黑结婚》。一个老头子,捧一只很大的搪瓷杯子,里面晃满乌黑的茶垢和茶叶。他美滋滋地喝着茶,好像很开心,从船头喝到船尾,手里还拎着一个竹壳子热水瓶;同样是这个老头,眼睛里一直汪着一滩水,吓我一跳。现在,我的眼睛偶尔也会汪起一滩水时,倒不慌了。 把烟、酒、茶比作坐飞机、坐火车、坐船,仔细想想还是十分贴切的。 因为茶,让我想到了很久以前的事。这样的事,可不可以叫做茶事呢?我想是可以的。 与茶有关的事都是茶事。我们的一生要遇上多少茶事,因为茶,茶事会越来越有趣,这是我们的造化。 评弹心情 寒冷天气里,又想起父亲。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父亲好像喜欢这种阴沉沉的天气,他乐呵呵地倒上一杯黄酒,边喝酒边听评弹。于是,在一片叮叮咚咚的琵琶弦子声中,我们家的冬日晚饭拉开了序幕。 当时,父亲在苏州评弹团做一份行政工作,虽然从来没有上台演出过,骨子里却是百般地爱着这个剧种。父亲原是山东人,学的又是布店生意,也不知哪根筋搭到了评弹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父亲个性温和,和评弹倒是有着相通之处。父亲一心想把评弹的雅致和唯美灌输给他的两个女儿,无奈,我们的心有多么轻狂,不屑于听倒也罢了,还说听评弹是老年人的专利,哼哼哼的半天也没说全一句话。 对于评弹的认识,我和许多人一样,仅仅停留在弹词开篇《蝶恋花》上。现在稍稍有了点评弹知识,才知道《蝶恋花》高亢、向上的曲调与真正意义上的评弹相去甚远。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父亲已去世十年,终于在某一天黄昏,我无意中听了一段《莺莺操琴》。 《莺莺操琴》是名家蒋月泉的代表作,唱的是《西厢记》里的一段:“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蒋月泉的“糯米腔”恍然让我想起父亲的苏州话,又糯又甜,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那种典型的好好先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父亲已远行,唯有在听评弹的时候,我还能略略窥见父亲的音容笑貌。 之后,我又邂逅了一些评弹名曲:徐调《新木兰辞》、严调《密室相会》、张调《彦页大照镜》,等等。张调《颜大照镜》,说那颜大面孔长得丑,吓得小姐“上下周身零碎动”,很有趣。 听评弹其实是一种心情,恬静又安谧。找一个安静的下午,放下窗帘,泡上一杯好茶,最要紧的是保持心底无烦事,然后定定心心地坐下来听评弹。 听着听着就会上瘾,一次次地跑音像店,或者干脆买一张票进书场听一回书。在苏州,这样的书场很多,本地电视、广播每天也都有固定的评弹节目,有一大批爱好听书的阿爹好婆,像忠实的哨兵一样,每天准时出现在岗位上,风雨无阻。 我寻寻觅觅地辗转于苏州的各家书场,听书是幌子,我幻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会在哪家书场偶遇我的父亲,他老人家头戴呢帽,笔挺的中山装,眼睛眯着,嘴巴里哼唱着蒋调《玉蜻蜒》。我拿不定主意,是喊他呢还是不喊。 笨小孩 有一个称呼送给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笨小孩。 奶奶不疼姥姥不爱,爸爸妈妈睁一眼闭一眼,更兼自己笨出特色。也罢,笨小孩渐渐长大成人。成长如蜕,蝴蝶代表自由,因为蝴蝶永远没有家。笨小孩代表60年代,因为60年代的人既单纯又质朴,仿佛一件式样简单的衣裳,除了可以穿其他都忽略不计,甚至连颜色也可以不要! 1960年代,世界历史的大背景是:性解放、人类成功登上月球。中国的60年代又有些什么呢?饿,首先是饿,饿得心慌;其次是贫,一贫如洗;最后是忙,大人忙工作,小孩忙着玩——笨小孩扎堆玩,也算一大风景。从未繁花,且自生活,星星是穷人的钻石。回想从前的生活,《原始宗教》里有一句话特别能说明问题:“原始人类的基本着眼点是食物、繁殖和死亡。”食物、繁殖、死亡,我们在上个世纪60年代直面的就是这三种生存状态。 食物是匮而又乏,记忆里有两只菜好像黑天鹅绒底子上的珠片,明明灭灭闪烁其词,欲说还休的样子。一只是煎荷包蛋,另一只是炒青菜。红烧肉浓油赤酱,它是过年和盛大节日即将来临的报喜乌。“繁殖”一词倒也实事求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念经的有兄弟姐妹一大帮人。新老大,旧阿二,缝缝补补是老三。脸色暗黄,瘦得麻秆似的,下着一条两截甚至三截颜色的裤子,脚上一双解放鞋,在巷子里窜来窜去玩“官兵捉强盗”,心里的快乐盛得满满挡不住似的要溢出来。死亡来得比较缓慢与突然,在我们眼里,它近乎一种残酷游戏:看死人啦!隔壁好婆搁在门板上,嘴巴上搽着红颜色。去看哪,好看啊! 人笨怪刀钝,60年代的笨小孩,想起来就叫人发笑。令人吃惊的是,笨小孩们歪歪斜斜地长大,并且秉持着祖辈传下来的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吃惊之余,心里松了口气:笨小孩呀,这回总算笨到了点子上。 做一个诚实的人,没有才华不要紧,没有财富不要紧,但是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这是所有笨小孩无师自通的人生哲学。为了诚实地生活,真正活在自己的感觉里——不好意思呀,就是笨笨拙拙的感觉嘛,笨小孩们放弃了很多东西,很多机会。岁月走到今天,笨小孩一不当心变成了笨伯,他们手心里紧捏着五颗玻璃球:工作、财富、朋友、爱情和健康,倾其一生所有了,脸上是望不到边的滚滚皱纹和沧桑。70年代上来了,80年代上来了,连90年代都在跃跃欲试。笨小孩们无奈地说:我们得回到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永远不要打人,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的心。 没错,这只童谣就是送给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笨小孩:“小猪问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在尾巴上。小猪怎么也咬不到。妈妈告诉它: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就一直跟着你。” 这一回,笨小孩总算听明白了。 之后,笨小孩拿起桌上早已凉透的茶水,—饮而尽。 清茶一杯过大年 烟花图案在夜空竞显得格外寂寞,这不是烟花的错,实在是天空太渺,太茫,望不到边的样子。欢乐夜晚,大年三十的夜晚,走在寂静的街上,没来由地想起一个句子:比烟花更寂寞。 年年过年都是一样:吃、闹、看、走、玩、说、睡。今年不想这样了,特别想过一个人的大年。年初一起来,懒懒地坐在沙发上,不想动:终于没有朝九晚五了,整整七天都能睡到自然醒——想象退休后的幸福生活也不过如此吧!吃下糯米圆子和年糕之后,阳光已经照到客厅的地毯上。这款名叫“彩虹”的地毯,在太阳底下闪着一圈圈的光晕,迷离万分,好像我从前的那些时光,七七八八地透出一点喜气。 找出一个宜兴茶壶,放入茶叶和三枚青橄榄,泡茶。脑子里是一些远远近近的事,茶已慢慢喝淡,青橄榄甜津津的味道沿着舌头越跑越近,已是下午,想到晚上又要看过年的烟花,心里没来由地摇过一阵伤感:烟花烟花漫天飞,你为谁妩媚?周作人认为,生活要有意思,必须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比如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等等。周作人追求的是小趣味吗?但是你又能说它们不是趣味吗?谁能忍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朝九晚五啊?真要疯了! 晚上,鞭炮的声音显示着年的威力。喝下一碗热粥,就着炒青菜、煎年糕、成咸的醉蟛蜞,窗外的烟花已迫不及待地妖艳开来。一个人的大年有点奢侈,一个人的大年有点节俭,一共才花了五元钱:年前,上街买了三枝竹子,青叶子黄叶子,浓浓地印出夏天;嫌清淡,又随手买了一枝粉红玫瑰。把这些植物插在灌满水的、长长的玻璃瓶里,才有了些年的意思。 黑暗中相逢 家人从六安出差回来,带回一袋茶叶。呵呵,是六安瓜片呢。不客气,五月的惊喜就直接来自六安瓜片了。 这种茶,在唐代被称为“六安茶”,在明代被称为“六安片茶”,到了清代才被正式称为“六安瓜片”。想想还是古人风雅,一个茶叶名横改竖改的,烦不烦呢! 六安瓜片冲泡之后,颜色是那种让人心里吃一惊的青色,而且还蛮好喝的,口感不错。“黑暗中相逢”,是一个朋友在MSN上的名字,我拿来用用,正好映照我此时的心境。 就是这样的感觉。黑暗中相逢,不说话,也看不清他的眼睛,不管了,先抓住他的手再说别的。 说什么呢? 说美国有一首歌《遮荫树丛》,蛮好玩的:“我习惯在城市街道上走动,现在我暂且晃荡一回,而找不回我的快乐,直到我搬到乡下去。现在请静静跟随着我,我在小径上骑车,远离城市喧嚣,在那里所有的猪都有尾巴。” 今天我是否告诉过你,我既喝茶又听歌的,自顾自地风花雪月着,一面想象着与他在黑暗中的相逢。这样喜悦的事,因为茶,变得更加缥缈、深远起来。 “你的脸孔像一处风景”,倒不如说一杯好茶像一处风景来得贴切。风景在远处:平原、大湖、山岳、弹坑,你在近处,在黎明,在天色昏暗时,在黑夜中。 我知道你在哪里。 不喜欢听热闹,不喜欢看喧嚣,远离声色,对犬马也不感兴趣。你在黑暗中独自站立,有时站成一阵风,有时站成一场雨,想站成什么就会站成什么,随便你。你对自己说:“在那里所有的猪都有尾巴。” “黑暗一转身,黎明看得见。你是为我而出现,相信这直觉”。 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比如喝一杯远道而来的青色的六安瓜片,比如在黑暗中与某个人相逢,比如你的脸孔像一处风景,比如在那里所有的猪都有尾巴,比如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比如写到这里没有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