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补不如食补,享受健康生活每一天。365种美食,365种疗法,降低高血压吃什么是关键!名医指导:基础知识、保健常识、诊断方法、饮食疗法。合理搭配,均衡膳食。吃出健康人生!享受健康生活!
药膳食疗是我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说它古老,因为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说它新,因为近年来兴起一股药膳热潮,不仅有药膳饭店、药膳专著、药膳科普读物,而且药膳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甚至超过单纯药疗的效果,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因此,药膳食疗成为人们所重视的、治疗疾病不可缺少的辅助治疗也就合科情理之中。
肝脏病是我国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主要包括急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症。对肝脏病患者的饮食要求,应该是在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和损害的前提下,以富营养、易消化、易吸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为原则。因此,合理地安排肝脏病患者的饮食是十分重要的。
1.肝脏的解剖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也是最大的消化腺体。约占体重的1/50,为1200~1500克左右,新生儿的肝相对较成人大,约占体重的1/20。正常肝的左右径约为25厘米,前后径约为15厘米,上下径约为6厘米。肝脏位于腹腔上和右季肋区,只有一小部分在左季肋区,肝上缘右锁骨中线上,相当于第五肋间,下缘右侧不超出右侧肋弓的外侧部分,在前中线剑突下3厘米。当腹上部或右肋部遭受暴力打击或肋骨骨折时,可导致肝破裂,引起致命性出血。正常情况下,右肋弓下缘不应该触及肝脏。在肝上界位置正常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可认为是病理性肝肿大。
肝的形态结构:表面分为膈面和脏面。膈面又分为上、前、右、后四部,之间无明显界限。根据肝外形的沟裂,将肝分为左叶、右叶、尾状叶、方叶,叶与叶之间或段与段之间存在明显的裂隙,据此,肝有三个叶间裂,三个段间裂,叶间裂包括肝中裂、左叶间裂、右叶间裂。段间裂有左外叶段间裂、右后叶段间裂和尾状叶段间裂。由这些裂将肝分为右半肝、左半肝、五个叶、八个段,现代施行肝外科手术,就按此分叶和分段形式讲行定位。
肝脏膈面呈凸形,大部分与膈肌相贴,脏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结肠肝曲、右侧肾和肾上腺相邻。肝的膈面和前面分别有左、右三角韧带、冠状韧带、镰状韧带和肝圆韧带,将其与膈肌及前壁固定。肝的脏面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后者实为肝胃韧带在肝门与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部分,其中包括肝动脉、门静脉、胆总管、少数淋巴管、淋巴结及神经丛等,又称肝蒂。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向左、右侧的支,再进入肝实质内,此处也称第一肝门。在肝实质内,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共同被包裹在cfisson纤维鞘内,也称门静脉系统;另一个管道系统称为肝静脉系统,是肝血液流出管道,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此处也称第二肝门。P1-2
肝脏疾病,是我国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其主要包括急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它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的健康,所以,积极防治各类肝脏病是肝脏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心愿。
肝脏即使超负荷工作,甚至状况不佳时,也不易有明显的症状,可当有所察觉时,病情多数已相当严重了。但是,如果做到饮食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肝病是可以治愈的。
历代医学专家都主张“药疗不如食疗”。只有从食物中合理地摄取各种营养成分,增强抵抗力,补充疾病消耗和供给修复受损组织器官所需要的物质,才可以满足病体对营养的需求。
因此,本书收集了祖国各地具有治疗肝病作用的食谱365种、详细地介绍了每款食谱的科学烹饪方法及功效,具有制作简单、营养丰富的特点。让您在平常的每一天轻松地接受食疗,以确保身体健康。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菜谱倒不如说是一名司厨顾问。
相信,她的光临,一定会给您家人带来健康的福音。
编者
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