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该丛书从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选二百余人作为传主,通过对每个传主的评述,从各个侧面展现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业绩,从而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这段历史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揭示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主要内涵,以利于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也为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打下基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玄奘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傅新毅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该丛书从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选二百余人作为传主,通过对每个传主的评述,从各个侧面展现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业绩,从而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这段历史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揭示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主要内涵,以利于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也为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打下基础。 内容推荐 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独步千古的佛门大师。对玄奘的评价从来就陷于这样的怪圈之中:人们赞叹其“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的惊人业绩及由此所带来的客观效应,却讳言甚而贬抑其“截伪续真,开兹后学”而对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所可能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在今天,走出反智主义的自我陶醉,重建知性的空间,已成为东亚传统回应现代性挑战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激活的恰恰正是玄奘寓求道于求真的精神! 本书充分利用藏经文献,并参考了大量海内外研究成果,力图从思想史发展的动态进程、特别是唯识古今学的演进脉络中来对玄奘思想作出系统的清理与准确的定位。在对玄奘生平的若干疑难之点重新予以考辨的基础上,本书特别就“八识”、“种习”、“识变”等唯识学基本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海德格尔说:“文献史应当成为问题史。”这是本书致力的方向。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玄奘传略 第一节 出家游学 一、少年出家 二、遍参讲筵 三、誓志西游 第二节 西行求法 一、越宪首途 二、万里孤征 三、誉满五天 第三节 译经弘教 一、东归中夏 二、译布梵典 三、开宗慈恩 第二章 八识 第一节 识、阿赖耶与阿赖耶识 一、心、意、识 二、“阿赖耶”的双重语义 三、阿赖耶识何以成为必要 第二节 阿陀那识与阿赖耶识 一、作为执受识的阿陀耶识 二、作为种子识的阿赖耶识 三、《成唯识论》中“阿赖耶识”之语义 第三节 玄奘所传“八识说”的构造 一、阿赖耶识 (一)所缘与行相 (二)相应之心所 二、末那识 三、前六识 第三章 种习 第一节 种子说的缘起 一、业与业力的存续 二、随眠与缠 三、经部的种子说 第二节 种子六义与能、所熏四义 一、种子六义与名言种、业种的分别 二、所熏四义与能熏四义 三、同时因果与异时因果 第三节 本有与新熏 一、种子本有说 二、种子新熏说 三、本新并建与性习之辨 第四章 识变 第一节 识显现与识转变 一、唯识所现:从瑜伽行实践到认 识论原则 二、pratibhasa(显现)与Vijnapti(识) 三、阿赖耶识之为显识与识转变 第二节 识四分与识能变 一、带相说与所缘缘的成立 二、自证理论与识体四分 三、识能变:三能变的架构 第三节 相见同、别种与三类境 一、因缘变与分别变 二、相见同种与相见别种 三、三类境:性境、独影境与带质境 征引文献 索 引 重要人名索引 作者自识 试读章节 隋朝末年,兵灾交替,海内鼎沸,隋炀帝大业十四年即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瓦岗军直逼东都,城内大乱。听说唐主李渊自晋阳起兵,已据有长安,天下归依,玄奘遂建议其兄共赴长安,寓居于长安庄严寺。然长安僧寺因连年战乱与饥荒,此时也是一片萧条,讲筵早废,生活无着,惟战火未及的蜀地相对较为平静,故关中、京师诸名僧大德多已相续去蜀,玄奘旋即启请其兄亦人蜀游学。二人从长安出发,经子午谷,到达汉川(今陕西省汉中市),遇空、景二法师,遂结伴而行,并于途中从之问学,比至成都,已学《毗昙》、《摄论》各一遍。 成都此时已聚集了许多高僧大德,讲筵大盛,玄奘先后从宝暹学《摄论》、从道基学《毗昙》、从道振(《行状》作“志振”)学《迦延》,等等,几年之内,究通诸部。登座讲论,不窥经卷而旁征博引、诵注无穷,时人目为神人,声名远扬。连座主之一的道基法师也每每赞叹道:“余少游讲肆多矣,未见少年神悟若斯人也。”武德五年(622),玄奘年满二十岁,于成都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就在玄奘与其兄长捷法师在蜀中崭露头角、为僧俗二界所钦仰之际,玄奘却并不以此为满足,逐渐萌发了离蜀游学的念头,“益部经论,研综既穷,更思入京,询问殊旨。”然这一计划却为其兄所阻。 武德六年(623),在蜀中滞留修学五年之后,玄奘背着其兄长捷,私自与商人结伴,沿江而下,过三峡,到达荆州(今湖北省荆州市)天皇寺。于此玄奘应邀开讲《摄论》、《毗昙》各三遍,历时半年,并受到了其时镇守荆州的汉阳王李■的礼遇。次年,北上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从名僧慧休学《杂心论》、《摄论》等,历时八月,复北行至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从道深学《成实论》,历时十月,直到翌年才又重新回到长安,此时已是武德八年(625)。 经过唐初的初步恢复,长安已再度成为佛教的中心,玄奘住在大觉寺,从道岳法师学《俱舍论》,从法常、僧辩二法师学《摄论》,复从玄会法师学《涅槃》。凡所学,皆一遍即穷尽其旨,且每每有独到的领悟。常、辩二师是长安佛教的领袖人物,缁素所归,从者如云,他们将玄奘喻之为“释门千里之驹”,“自是学徒改观,誉满京邑。” 自出家以来,玄奘历两京,“周流吴蜀,爰逮赵魏,末及周秦”,遍参名师,且学且讲,足迹所至,已达半个中国。通过这一次国内的游历,在增广见闻的同时,玄奘深感其时诸家异说,“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因而逐渐萌生了西行求法的决心。 P12-13 序言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像滚滚东流的长江那样,以磅礴之势,冲破了重重险阻,奔腾向前,现在更以崭新面貌,雄姿英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产生这一奇迹有诸多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思维活动和对外交往以及抗击外来侵略过程中,逐渐创造、积累、发展了具有以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这是一种伟大、坚强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我们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无价之宝。 当然,和各国各种不同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中,也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因而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不对;一知半解、信口开河或裹足不前、漠然置之,也不对。郑重而严肃的态度应该是对它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和弘扬这份瑰宝,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就是在不断去粗取精、继往开来和改革创新过程中实现的。继往是为了开来,开来不能离开继往。民族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都是违背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的。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新的继往开来迈向四化的关键时刻。继往就是继民族优秀传统之往,开来就是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系统研究,实现去粗取精的要求,正是继往开来必须完成的紧迫任务。我认为这是中国各族人民,首先是文化界、学术界、理论界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但面对这一时间上长达五千年,内容上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传统思想文化,将从何着手呢?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就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是很有远见而又切合实际的英明建议。从孔子到孙中山这两千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丰富的时期,如果总结了这段历史,也就基本上总结了五千年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当然,基本不等于全部。孔子以前和孙中山以后的情况,可以另行研究。因此,我认为首先最好是在时间上从孔子开始到孙中山为止,方法上采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形式作为实现这一任务的开端。这就是从这段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选二百余人作为传主(一般为一人一传,少数为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传),通过对每个传主的评述,从各个侧面展现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业绩,从而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这段历史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揭示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主要内涵,以利于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也为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打下基础。自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上引建议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已从各个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但对全面完成这个任务来说还远远不够,还要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努力。作为“抛砖引玉”,本《丛书》凡二百部,约四千万言,自1990年开始陆续出版,争取十到十五年全部出齐。 …… 我认为,以上三点大体上可以表达《丛书》所遵循的主要指导思想,但也不排除用其他思想和方法得出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丛书》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感谢《丛书》的名誉顾问和学术顾问。他们的热情关心、支持和指教,使《丛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更要感谢所有承担评传撰著任务的老中青学者,他们都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作出了或正在作出对学术,对民族,对历史负责的研究成果。没有他们的积极合作,《丛书》工作的开展是不可能的。《丛书》副主编和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出版社,在制定《丛书》规划,约请和联系国内外学者,审定书稿以及筹划编辑出版等方面,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的辛勤劳动是《丛书》能按预定计划出版的必要前提。 现在《丛书》开始出版了,我作为年逾八旬的老人,看到自己迫于使命感而酝酿已久的设想终于在大家支持合作下实现,心情怡然感奋,好象回到了青年时代一样,体会到“不知老之将至”的愉悦,并以这种愉悦心情等待着《丛书》最后一部的问世;特别盼望看到它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珍贵遗产方面,在激励人心、提高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方面,在促进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性伟大事业中,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以一颗耄耋童心,默默地祝愿这一由一批老中青优秀学者经长年累月紧张思维劳动而作出的集体性学术成果能发出无私的熠熠之光,紧紧伴照着全民族、全人类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幸福的明天! 热诚欢迎国内外同仁和各界人士不吝赐教,以匡不逮。是为序。 1990年10月7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