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裸雪(重温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从维熙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直到目前从维熙创作生涯中惟一风格清新纯净的长篇小说,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力避其他写童年生活小说的模式,而把镜头焦距对准四十年代初期自然与童心和童心与自然。在大人与大人之间脉络上,作者力求淡化其中蛛网般的错综复杂结构,而采取近乎白描手法,以展示真实的平凡。对于最难处理的抗日战争时代背景,“我”无法逃避,也不应该剔除,如其中“血色的月亮”(暗喻为侵华战争中日本军队的“太阳旗”)一章,“我”回避正面接触,而从侧面落墨——因为此书立意在于写童年的摇篮诗情,浓烈的血色会中伤这部小说的品格和个性的。

内容推荐

这是著名作家从维熙一部抒情色彩浓厚的自传体小说。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镜头对准自己儿时生活的冀东平原的世故人情,以近乎白描的手法,表现了“我”眼中的乡土和乡土里的“我”。作者在此书中寻觅童年往事,追寻文学源头之水,描写了令人心醉的童心童趣,透视出一个儿童对生命本体的探索、忧郁与欢悦。

《裸雪》是从维熙创作生涯中的一部风格纯净优美的长篇小说,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目录

我写《裸雪》(代序)

第一章 “丫头”的花季

指甲草

古磨房

城隍庙

秫秸垛

雪的梦

第二章 “和尚”的年轮

红豆泪

瞎表姐

入佛门

和尚树

秃头鹰

埋香记

七月劫

第三章 血色的月亮

龟驮碑

双骑驴

拜蝈蝈

红的血

小姑春

第四章 别了,银梦园!

野菊花

老水车

女儿悲

试读章节

人的一生不知要做多少个梦。浑浊的,变形的;惊吓的,甜美的;具象的,朦胧的……惟有童年的梦,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鱼摇尾而游,卵石五光十色;睡莲托着粉腮遐想,浮萍随水缓缓飘流……

在我梦回摇篮的子夜,常常梦见在空中漫飞着的银色蒲公英,七色的肥皂泡。在梦中反复出现的,是菜园井台边上一簇簇指甲草。有时,它绿绿的茎秆伸长了身子,一下变成了节节高的芝麻树;那指甲草上嫣红花儿,霎时间变成了芝麻树上的蓝花花。

还有一只比指甲盖大不了许多的小白蝴蝶,翅膀一张一合地飞落到花心上。长着一圈圈毛纹肚子的小蜜蜂也常来凑趣,挤在白蝴蝶的翅膀下边,傻头傻脑地往花心里钻。

“它们在吃奶哩!”脑瓜顶上留着瓦片大一撮毛的我,呆傻地说。

“奶头在哪儿哩?”小芹睁大眼睛,蹲在指甲草旁边,双手托着腮仔细端详着,“是啊,咋不见娘的奶头哩!”

“不是吃奶,它们在干啥哩!”我两眼紧盯着钻进花辦中的小蜜蜂,它黄肚皮上的黑色花纹,就像小芹爷爷挂在前院铅丝上一条条毛驴肚带。

小芹晃了晃两根扎着红线绳的小辫:“我也不知道它们往花心里钻,是要干啥,呆会儿问问我爷爷,要不问问你爷爷也行。”说着,她的手指还吮在嘴里。她一准是想起了吃娘奶的情景。

这座冀东玉田县的城关小院,确实住着两个爷爷。小芹的爷爷开皮铺,姓李是房东;我爷爷是个清末秀才,在三十年代初因躲避土匪绑票,携全家从城北小小山村戴官屯,搬到皮铺掌柜李家。老家的地由长工管理,按时往城关给我家送粮,孩提岁月的大部分光阴,就是在皮铺李家的宅院度过的。

当时,我和小芹的嫩红嘴圈,离开娘的乳头不过两三年的光景。地上的江河湖海,天上的日月星辰,对我们小小人儿来说,都陌生到毫无所知。我爷爷十分疼爱我,疼爱我的惟一方式,就是强迫我背诵不知其意的古诗啥的;而李爷爷稀罕小芹的表达方法十分古怪,他常张开两只结满老茧的手,做成剪刀形状,像要剪去小芹的冲天小辫似的;然后用铁青的胡子茬儿,扎扎小芹脸蛋说道:“你要是个小和尚多好,可惜是个小尼姑!”

          P1-P2

序言

    我写《裸雪》(代序)

想写这部抒情色彩的散文体小说,已经很久了。

1979年重返文坛后,我落墨的多是知识分子在风浪中的沉沦、毁灭、抗争、崛起。这是历史对我的馈赠,我理应把这种馈赠还给昨天并呈献给明天。当我再现这些昨日沧桑悲歌时,评论家称之为“文学井喷”,而我则感觉犹如杜鹃喋血。像匹一路重负的老驼,当他想寻找一块歇脚的绿茵时,我发现了我曾有过的童年。它无辉煌,更无瑰丽,却有着人生只能有一次的童贞。尽管它如烟似云,早巳随风而逝,但是埋在雪国一个接一个银色的梦,使我情动,令我神往;因而在写“大墙文学”的喘息之际,我已萌生了写《裸雪》的念头。

像天文学者寻找星月生命的运行轨迹一样,我沿着我身后的脚印寻觅童眸中的人生,除了令人心醉的童心童趣和使人沉郁的落花残红之外,还若隐若现地找到了我文学之水的源头,这是我写《裸雪》的又一缘由。但是我所以动笔写这部带有自传纪实色彩的长篇小说,还有一个非感情因素的原因。《走向混沌》中留下我青年到中年泥泞路上的苦旅足痕,我想如火车挂钩一样,使其和《走向混沌》对接起来,便决定让童年心河之泉,融汇到我生命的潮汐吞吐之中。这样,我生命的圓弧就清晰可寻了。

真正动笔时方知其难。1987年写出小说第一章中的第一节《指甲草》,虽立刻被美国西华盛顿出版的《人类学》杂志翻译发表,给我带来几许知难而进的勇气,但我仍感到要完成这部长卷难如登山。所以称之为“难”,实因其中存在着一个感情回归的问题。原苏联文体学家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名著《金蔷薇》一书中,曾写下如是的话:“只有具有一双童贞的眼睛的人,才能成大作家。”此话对广泛的文学含意来说,是否准确可以另议,但对于写童年生活的我来说,无疑具有无可非议的参照价值。而我又是一棵饱受虫叮蚁咬的蛀蚀之树,还原童贞实非易举。

思考再三,我选择了老树俯视树冠之下野花和小草的视角。我力避其他写童年生活小说的模式,而把镜头焦距对准四十年代初期自然与童心和童心与自然。在大人与大人之间脉络上,我力求淡化其中蛛网般的错综复杂结构,而采取近乎白描手法,以展示真实的平凡。对于最难处理的抗日战争时代背景,我无法逃避,也不应该剔除,如其中“血色的月亮”(暗喻为侵华战争中日本军队的“太阳旗”)一章,我回避正面接触,而从侧面落墨——因为此书立意在于写童年的摇篮诗情,浓烈的血色会中伤这部小说的品格和个性的。

我不全然信奉弗洛伊德学说,但当我回首童年生活时,却发现它潜在我心灵深处的形影,因而小说细节中涉及的童情萌动,都带赤裸的真实。书中的人物有的已作古,有的仍活着,其中一些人物保留了原名。在此成书之际,写此短文,一志我这次并不轻松的童心之旅,二志我日夜思念的雪国的故土、故园……

          从维熙

         1992年4月6日——我59岁生日前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