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詹姆斯·琼斯的“战争三部曲”的第二部,是战争文学的一部传世之作。小说主要讲述了1942年美国陆军第205师的一个连在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向日军发起的歼灭战。小说塑造了众多人物,大小有几十名美国大兵,其中有军士长威尔士、文书法伊夫、下士奎因、一等兵多尔、阿尔伯、比德、食堂管理员斯托姆、炊事员戴尔,以及连长斯坦和副连长班德等,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小说笔触细腻生动,对士兵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尤为深入,而对于战场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对于战事的叙述更是生动具体,让我们觉得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
本书是詹姆斯·琼斯的“战争三部曲”的第二部,是战争文学的一部传世之作,曾被改编成电影《红色警戒线》,取得巨大成功。
本书讲述的是1942年美国陆军第205师的一个连在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向日军发起的歼灭战。小说详尽地描述了这场腥风血雨、艰苦卓绝的战斗,从部队搭乘运输舰远涉重洋在瓜岛登陆开始,长驱直入,殊死搏斗,全歼日本守军,到准备向下个战场新几内亚进发为止。小说塑造了众多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深入讨论了在战争中发生的变化,追问了战争的意义。
美国小说家和评论家诺曼·梅勒在谈到这本小说时慨叹道:“小说对战争写得如此宽阔,如此真实……以致它可以当步兵学校的教科书使用。”
另一方面,多尔没有忘记那要命的时间快完了。这枝手枪也许是他在这地方会看到的惟一的手枪了。在整个船尾他毕竟只看到两枝。他决心孤注一掷。就他自己的感觉而言眼下没有人注意到他。不经意地,他往前迈了一步,身子徐徐俯向床架,好像他就是这里的人,然后提起那枝枪,扣在自己的腰际。他压制住拔腿就跑的本能,点燃上一支烟,猛吸了两口,然后晃晃悠悠走向门口,从来的路上折回。
正当他走到半路,满以为自己大功告成的那一会儿,他听到身后有两个声音在呼唤。无疑喊声是冲着他的。
“喂,你!”
“喂,当兵的!”
多尔转过身来,此时他的心脏急剧地跳动,自己都能感到眼睛深陷,一脸做贼心虚的神色。他接着看到两个人,一个士兵和一个军士朝他走来。他们会告发他?他们会猛揍他一顿?这两种前景都并不让多尔十分苦恼,他更怕的是被人家像对待窃贼那样地蔑视。这是多尔最害怕的那么一场噩梦:他被抓住了,却偏偏没想到当真会发生。
这两个人凶狠地径直向多尔走来,怒气冲冲,脸色因气急败坏都变得铁青。多尔好几次快速眨眨眼,企图把眼睛里的那种内疚和负罪神色清洗掉。他注意到在他们身后其他人的脸也都转过来,往这里瞧。
“你身上佩带的手枪是我的,当兵的。”那个士兵说道。他的声音里饱含受伤害者的控诉。
“他看到你从床架上拿下来,”军士说,“所以不要再胡编乱扯什么了当兵的。”
多尔调动起他全身的力量——或者说全部的勇气,还是其他什么的——不做回答,强使自己脸上露出一丝不急不忙、全不在乎的冷笑,同时他两眼直盯住他们,一眨也不眨。他慢慢地解开皮带,把手枪递了过去。“在部队多久了,老弟?”他冷冷一笑,“你该知道你的武器装备不允许像那样随便乱放。说不定有一天你会把它丢了。”他继续盯着他们看,毫不畏缩。
那两个人回了他一眼,他们的眼睛稍稍睁大了一点,此时新的念头、新的态度替代了原先的一腔怒火。他的冷漠无情和丝毫没有负罪感反倒使他们看上去傻乎乎的样子。两人突然怯生生地咧嘴一笑,脑子里闪过那个在军队里人人爱听的故事,讲述一个凶狠粗暴、贪图便宜又玩世不恭的士兵,他的手特长,见什么就拿什么。
“哼,你最好不要让自己的手脚这样不干净,当兵的。”军士长说道,但讲话不像开始时那么冲了。多尔竭力克制住冷笑。
“任何东西随便乱放,大庭广众之下又没人照看,它们都是我的猎物。”他笑嘻嘻地说,“对于任何老兵都是一样。对你的小伙计说说,别这么来诱人。”
在他们身后的其他人的脸上也开始露出了笑容,嘲笑那个被挫败的士兵。那士兵本人一脸羞愧,仿佛他是犯错误的一方。军士长转向他。
“听见没有,德里克?”他咧嘴一笑,“好好保管好你的家伙。”
“是啊!他真该好好看好它。”多尔说。“否则他就保不住它多长久。”他转过身,慢悠悠地朝门那儿走去,没有人出来拦住他。
P14-15
这个汤姆,那个汤姆,
“汤姆,汤姆,你咋样?”
当战鼓擂响——
“英雄,狗熊,细细一红线。”
——吉卜林
在智者和疯子之间只有一根细细的红线。
——美国中西部谚语
如同在他的“战争三部曲”的第一部《从这里到永恒》一样,詹姆斯·琼斯在本书的扉页上选用了两则引文,第一则同样引自英国作家拉迪亚德·吉卜林的《营房歌谣集》,另一则是美国中西部的一句古老谚语。它们点出了书名的来源,也表明了作家对战争的看法和对普通士兵的同情。作家除了在书的前面加了警语,还写了“献辞”和“特别声明”反复表达了作家写战争小说的本意。作家用反讽的语气称战争和战事为“人类一切事业中最伟大和最英勇的事业”,但祈求“它们源源不绝地赐予我们需要的兴奋、激情和强烈的刺激,不停地为我们造就英雄、总统、领袖、战争纪念碑和战争博物馆”。但是,作者强调说这些“英雄”、“领袖”、“智者”与“懦夫”、“死者”、“疯子”只有一线之隔,他们之间只有“一根细细的红线”。
作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优秀小说家之一,詹姆斯·琼斯,像他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都有过一段戎马生涯,对美国军队的生活,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都有较深的感受。小说是作家生活经历的生动写照,有不少作家本人的传记成分在内,尽管琼斯本人一再声明他所写的战争小说都是杜撰的、虚构的。
詹姆斯·琼斯1921年11月6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罗宾逊镇。父亲拉蒙·琼斯是一位牙医。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也给琼斯的童年笼罩上了深沉的阴影。家道中落,经济拮据,父亲借酒浇愁,一蹶不振;母亲沉湎于宗教,终日愁眉不展,健康曰衰。琼斯本人也对中西部小镇生活感到厌倦和幻灭,力图逃离家乡,另谋出路。不过,在他的作品中仍然可以处处看到中西部文化对他的影响和他对中西部文化的眷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离开部队,选择的第一个定居地便是伊利诺伊州的马歇尔市。他在那里花了六年时间,潜心写作,在劳内·汉迪及其丈夫哈里的支持下完成了他的处女作《从这里到永恒》(以下简称《永恒》)。
琼斯在伊利诺伊州读完高中,还先后在夏威夷大学和纽约大学修过一些课程。他曾经在“金手套”拳击俱乐部和军队里当过拳击手。拳击对他的一生和写作很重要,但是对他文学生涯影响最大的是1939年到1945年在美国陆军中当兵的经历。他服役五年多,复员时仍是一名列兵,因为他两次违纪,受到降级处分。这段生活为他今后写战争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58年,琼斯携夫人格洛里亚·墨索诺去法国巴黎,一待就是十六年。琼斯在谈到他久住法国一事时曾说过,他从未想成为一名移居国外的侨民,始终只是一名生活在巴黎的美国人而已。1974年回国后,他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一所大学任教,1976年移居纽约长岛,1977年5月9日病逝,年仅五十六岁。
琼斯像诺曼·梅勒一样,都是写二次大战起家的,并由此一举成名,因此很多人都喜欢把琼斯的《永恒》与梅勒的《裸者与死者》作比较。这两本小说各有特点,但是评论家查尔斯·罗洛在《大西洋月刊》上对《永恒》情有独钟,大加褒扬,说“迄今还没有一位小说家如此详尽透彻地记叙军队生活,也没有一位小说家如此忠实地记录下士兵的谈话,让我们读到原汁原味的士兵语言”。小说没有用大量笔墨刻意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而是通过一个个故事和一个个人物,把作家要表达的意思表述得一清二楚。这是小说《永恒》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琼斯在《永恒》取得巨大成功后,继续留在马歇尔市,开始写第二部小说《有人跑过来》。小说讲的是一位小说家战后从部队复员回到伊利诺伊州的老家,继续他战前的写作生活。书中的许多情节与琼斯本人在汉迪夫人指导下写《永恒》的经历十分相似。小说出版后受到了评论家的诸多批评,认为小说过于冗长,无视章法,语言芜杂,还充斥着许多半生不熟的哲学探讨。正如有人说的,琼斯急于想成为一位美国的哲人,但是智慧没有来到他的笔下,没能使他的人物和故事出神入化,画虎不成反类犬。
之后,琼斯回到了他所熟悉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小说上来。1958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手枪》,讲述一个步兵连的新兵因执行特殊任务的需要,配发了一枝手枪,从开始大喜过望,到后来梦魇缠身,惊魂不定。1962年出版了《细红线》,它是《永恒》的续篇,故事的背景从夏威夷岛转移到瓜达尔卡纳尔岛,从和平时期的军营转到战场。这部小说和《永恒》以及他死后发表的《口哨》组成了琼斯的“战争三部曲”。当然,也有的评论家如欧文·肖把前面提到的《手枪》加进去,称之为“四部曲”。不管是三部曲还是四部曲,琼斯的这些小说奠定了他作为美国战争小说家的地位。《永恒》是至今人们阅读得最多和讨论得最多的一部,其次就要推《细红线》了。两者都被改编拍成电影,受到观众的欢迎。小说《细红线》曾先后于1964年和1998年两次被改编成电影。第二次改编的电影(在我国放映时片名译为《红色警戒线》)在第七十一届奥斯卡上获得了七项提名。电影基本保留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七项提名中包括改编剧本奖,足见小说之魅力。
琼斯是在1962年完成《细红线》的,也就是说与1951年出版的《永恒》两者相隔近十年,与二次世界大战则相距十七年。琼斯对战争和士兵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变化,显然变得更成熟、更老成持重。
《细红线》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讲述的是美国陆军第205师的一个连(某团第三连)1942年在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向日军发起的歼灭战,战斗异常惨烈,双方死伤都很严重。小说详尽地描述了这场腥风血雨、艰苦卓绝的战斗,从部队搭乘运输舰远涉重洋在瓜岛登陆开始,长驱直入,殊死搏斗,全歼日本守军,到准备向下一个战场新几内亚进发为止。
小说塑造了众多人物,大小有几十名美国大兵,其中有军士长威尔士、文书法伊夫、下士奎因、一等兵多尔、阿尔伯、比德、食堂管理员斯托姆、炊事员戴尔,以及连长斯坦和副连长班德等,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物是《永恒》里人物的再瑰,有着内在的联系。如军士长威尔士就是《永恒》里的上士沃尔顿,二个典型的美国职业兵痞子。《永恒》的主人公普鲁伊特在小说结尾处被自己的卫兵误杀身亡,但在《细红线》中复活了,以威特的名字出现。在连长斯坦的身上也不难找到《永恒》中的霍姆斯连长的身影。琼斯这样做的目的除了保持他小说三部曲的持续性之外,更是要向读者说明一个思想:军人,特别是年轻的士兵们如何在军队这座大熔炉里,在战场这座炼狱里完成一次脱胎换骨;军队和战争如何将天真无邪、对战争充满恐惧的年轻人变成熟谙世道,为求生存不怕开枪杀人、虐杀对手,并引以为豪的大兵。文书法伊夫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他身上具体地体现了一个士兵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笔触细腻生动,对士兵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尤为深入,而对于战场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对于战事的叙述更是生动具体,让我们觉得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无怪乎美国小说家和评论家诺曼·梅勒在谈到琼斯的这本小说时这样慨叹道:“小说对战争写得如此广阔,如此真实……以致它可以当做步兵学校的教科书使用。”“小说的语言也经过了磨练,不再像以前那样,句子就好比挂着拖斗的卡车在热闹的十字路口互相冲撞。”众所周知,梅勒是一位不肯轻易褒奖人的评论家,这样的评论已是赞许有加了。当然,对于琼斯的战争小说褒贬均有。但是,小说对美国战争文学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美国文学史教授马丁·戴伊对小说作了这样的评述:三连在瓜岛上殊死搏杀说明了战争的两个原则,第一,在战斗中为了取得军事上的直接效果必须放弃一切原则,士兵存在的惟一目的就是去杀死对手。第二,战争把文明强调的个人价值全部摧毁,荡然无存。勇敢和怯懦、人性和兽性被战争粉碎得血肉一团,难以区别。这是琼斯做出的判断:这就是战争。读者掩卷沉思,会感到这部小说也许是美国文学中对战争最严厉的谴责。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六十周年,在将琼斯的杰作《从这里到永恒》介绍给我国读者之后,我们很高兴又将他的另一部力作《细红线》翻译出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同事和朋友的帮助,译林出版社的顾爱彬、周丽华和张媛媛等同志倾力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本书的第一、二章由姚乃强翻译,第三、四章由武军翻译,第五、六、七、八章由高骏翻译,姚乃强负责全书的校阅和统稿工作。书中的不足和谬误之处由译者,特别是由我来负责。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05年3月于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