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5个部分,共190个病证。本书针对当前中医医院临床医生思维转向、临床重西轻中的现象和治疗中的不规范行为,对常见骨伤病种治疗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丰富了骨伤临床疗法,总结了骨伤病证辨证分型论治,融入洛阳正骨医院50年来所保持和研究创新的中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的特色疗法,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优化诊疗方案。本书重点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临床实用性强,易于操作,便于考核、改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洛阳正骨(骨伤病证诊疗规范)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杜天信//高书图 |
出版社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分5个部分,共190个病证。本书针对当前中医医院临床医生思维转向、临床重西轻中的现象和治疗中的不规范行为,对常见骨伤病种治疗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丰富了骨伤临床疗法,总结了骨伤病证辨证分型论治,融入洛阳正骨医院50年来所保持和研究创新的中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的特色疗法,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优化诊疗方案。本书重点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临床实用性强,易于操作,便于考核、改进。 内容推荐 本书分五部分,共190个病证,对常见骨伤病种治疗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融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50年来所保持和研究创新的中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的特色疗法,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优化诊疗方案,每个病种除对定义、诊断依据、证候分类、治疗、疗效评定标准等进行一般叙述外,重点纳入中医特色方法及其在骨伤科的应用,包括:针灸、推拿、理疗、牵引、手法整复、经皮内外固定等。本书重在实用,旨在统一骨伤常见病证的诊疗规范,指导中医骨伤科医师的临床诊疗,给管理者提供可操作的管理依据,以保障医疗质量,提高疗效。 目录 第一篇 创伤 第一章 颌面创伤 一、头皮撕脱伤 二、颧骨颧弓骨折 三、鼻骨骨折 四、上颌骨骨折 五、下颌骨骨折 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七、面部烧伤后畸形 第二章 脊柱创伤 一、颈椎骨折 二、寰椎椎弓骨折 三、枢椎齿状突骨折 四、寰枢椎半脱位 五、低位颈椎脱位 六、胸腰椎骨折 七、骶尾骨骨折 八、骶髂关节损伤 九、脊髓损伤 第三章 上肢创伤 一、肩胛骨骨折 二、锁骨骨折 三、肱骨近端骨折 四、肱骨干骨折 五、肱骨髁上骨折 六、肱骨髁间骨折 七、肱骨内上髁骨折 八、肱骨内髁骨折 九、肱骨外髁骨折 十、孟氏骨折 十一、桡骨头骨折 十二、尺桡骨干骨折 十三、盖氏骨折 十四、桡骨远端骨折 十五、胸锁关节脱位 十六、肩锁关节脱位 十七、肩关节脱位 十八、肘关节脱位 十九、桡骨头脱位 二十、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十一、桡腕关节脱位 二十二、骨骺损伤 二十三、肱骨近端骨骺分离 二十四、肱骨远端骨骺分离 二十五、桡骨近端骨骺损伤 二十六、桡骨远端骨骺损伤 第四章 下肢创伤 一、骨盆骨折 二、髋臼骨折 三、股骨头骨折 四、股骨颈骨折 五、股骨转子间骨折 六、股骨干骨折 七、股骨髁上骨折 八、股骨髁间骨折 九、髌骨骨折 十、膝关节软骨损伤 十一、胫骨髁间棘骨折 十二、胫骨平台骨折 十三、胫腓骨骨折 十四、踝部骨折 十五、跟骨骨折 十六、距骨骨折 十七、跗舟骨骨折 十八、跖骨骨折 十九、髋关节前脱位 二十、髋关节后脱位 二十一、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二十二、髋关节脱位合并骨折 二十三、陈旧性髋关节脱位 二十四、膝关节脱位 二十五、髌骨脱位 二十六、跖跗关节骨折脱位 二十七、距骨全脱位 二十八、距骨周围脱位 二十九、股骨头骨骺滑脱 三十、股骨远端骨骺损伤 三十一、胫骨近端骨骺损伤 三十二、胫骨远端骨骺损伤 三十三、创伤后膝关节僵硬 三十四、产伤骨折 第二篇 手外科、显微外科 第五章 手外科 一、手部开放性损伤 二、腕舟骨骨折 三、第1掌骨骨折 四、第2—5掌骨骨折 五、指骨骨折 六、腕掌关节脱位 七、月骨脱位 八、舟状骨脱位 九、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 十、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脱位 十一、手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十二、屈指肌腱损伤 十三、伸指肌腱损伤 十四、掌腱膜挛缩症 十五、手内在肌挛缩 十六、手部感染 十七、锤状指畸形 十八、纽孔指畸形 十九、鹅颈指畸形 二十、多指畸形 二十一、并指畸形 二十二、先天性巨指畸形 二十三、先天性短指畸形 第六章 显微外科 一、断肢(指)再植 二、拇手指缺损 三、血管损伤 四、周围神经损伤 五、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六、产瘫 第三篇 骨病、矫形 第七章 骨病 一、急性骨髓炎 二、慢性骨髓炎 三、硬化性骨髓炎 四、化脓性脊椎炎 五、化脓性关节炎 六、骨结核 七、脊柱结核 八、肩关节结核 九、肘关节结核 十、腕关节结核 十一、髋关节结核 十二、骶髂关节结核 十三、膝关节结核 十四、踝关节结核 十五、长骨结核 十六、短骨结核 十七、髋关节骨性关节病 十八、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第八章 矫形 一、脊柱侧凸 二、脊柱后凸 三、先天性脊柱裂 四、小儿麻痹后遗症 五、脑性瘫后遗症 六、先天性肌性斜颈 七、先天性高肩胛症 八、先天性桡骨缺如 九、先天性尺骨缺如 十、先天性尺桡骨融合 十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十二、先天性髋内翻 十三、膝内翻 十四、膝外翻 十五、先天性膝关节脱位 十六、先天性髌骨脱位 十七、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十八、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十九、先天性垂直距骨 二十、平足症 二十一、高弓足 二十二、蹲外翻 二十三、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 第四篇 骨肿瘤 一、脊柱肿瘤 二、椎管内肿瘤 三、骨囊肿 四、骨嗜酸性肉芽肿 五、骨纤维异常增殖 六、动脉瘤样骨囊肿 七、骨瘤 八、软骨瘤 九、骨软骨瘤 十、骨样骨瘤 十一、滑膜软骨瘤病 十二、骨母细胞瘤 十三、骨巨细胞瘤 十四、骨血管瘤 十五、多发性骨髓瘤 十六、脊索瘤 十七、软骨肉瘤 十八、滑膜肉瘤 十九、骨肉瘤 二十、纤维肉瘤 二十一、尤因瘤 二十二、骨转移性肿瘤 第五篇 软组织损伤 一、肩关节周围炎 二、肩袖损伤 三、肱骨内、外上髁炎 四、腕关节韧带损伤 五、桡骨茎突腱鞘炎 六、扳机指 七、腱鞘囊肿 八、颈椎病 九、急性腰扭伤 十、腰肌劳损 十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十二、腰椎椎管狭窄症 十三、臀肌挛缩症 十四、臀上皮神经损伤 十五、梨状肌综合征 十六、股骨大转子滑膜囊炎 十七、半月板损伤 十八、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十九、交叉韧带损伤 二十、滑膜炎 二十一、跟腱断裂 附篇 院内制剂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证候分类】 鼻骨骨折的类型主要取决于外力的方向、性质、程度和受力的部位。 1.单侧塌陷性骨折外力来自侧方,可伤及一侧鼻骨、上颌骨额突、梨状孔边缘,致鼻骨一端发生单侧塌陷性骨折。 2.单侧塌陷对侧移位性骨折较大的外力来自侧方,可使两侧鼻根间隙、鼻颌缝连接分离,受撞击侧的鼻骨向鼻腔内凹陷,对侧鼻骨向外移位突出,呈角状隆起,鼻梁呈弓形弯曲,偏向一侧,常同时伴有鼻中隔偏曲。 3.双侧鼻骨下部骨折外力来自正前方撞击鼻下部时,宽薄的鼻骨下端易骨折游离,局部软组织反应性肿胀,外形可无明显改变而易被忽略。但局部触诊时压痛明显。X线侧位片可显示鼻骨下端骨折游离。如外力作用于鼻骨以下部位,可引起鼻中隔血肿、软骨重叠,增厚或突出于一侧或双侧鼻黏膜外,日后可遗留鼻尖及鼻小柱歪斜、收缩变短,前鼻孔两侧不对称。 4.双侧鼻骨塌陷粉碎性骨折来自正前方的外力撞击鼻梁时,鼻梁可裂开或与上颌骨额突分离,双侧鼻背塌陷或呈粉碎性骨折,鼻中隔软骨及筛骨正中板因顶部受压而碎裂、错位,致外鼻扁平、增宽。X线片示鼻骨呈展开书本状畸形。 5.鼻根部横形断裂骨折来自正前方的较大外力撞击于鼻根部,使鼻骨上部发生横形断裂,与额骨鼻突分离,创伤可累及筛窦气房、泪骨、眶内壁,可造成内眦韧带断裂,眦距增宽。创伤如累及筛骨筛状板并撕裂脑膜,可引起脑脊液鼻漏。 【治疗】 1.非手术治疗①适应证:单纯闭合鼻骨骨折,不伴有鼻周其他部位损伤。②标准治疗方法:鼻骨骨折的治疗目的是恢复外鼻的外形和鼻腔的通气功能。单纯无移位骨折,鼻外形无改变,不需整复;嘱患者保护鼻部,避免受压。对于有移位的鼻骨骨折可进行非手术治疗,闭合复位。 鼻外复位法:①适应证:向侧方移位的鼻骨骨折。②操作方法:用双手拇指压迫向外突起的骨折片,使其复位。 鼻内复位法:①适应证:单侧、双侧闭合性骨折或合并鼻中隔骨折。②操作方法:可用特殊的鼻骨复位钳复位,将一叶伸人患侧鼻腔塌陷鼻骨的下面,一叶置于鼻外,将钳闭合,钳住软组织与骨折片,向上、向后或向内稍加转动,可使嵌入的骨折片复位,同时以左手拇指和示指置于鼻外协助复位。如无鼻骨复位钳,也可用鼻中隔剥离器、长刀柄、钝头直血管钳等代替,前端裹以凡士林纱布或棉片,然后将复位器伸至鼻腔鼻面下面,稍向上、向外用力,将塌陷骨折片抬起,同时用左手拇指按于对侧鼻骨,示指置于鼻骨塌陷处,以免上抬的鼻骨复位过度。对双侧鼻骨骨折者,最好用Asch鼻骨复位钳,将钳的两叶分别插入两侧鼻腔移位的鼻骨下,进行复位。在复位的过程中,有时可听到鼻骨复位声,并可感到鼻骨上抬复位。整复术后,鼻腔内填塞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24—48小时取出,并以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注意粉碎性鼻骨骨折复位,一般性粉碎性鼻骨骨折,复位后鼻腔内填塞碘仿纱条10天左右,鼻外用模膏、丙烯酸树脂、薄金属片或熟石膏塑形后固定7~10天,加以保护。 2.手术治疗①适应证:严重鼻骨粉碎性骨折、开放性的鼻骨骨折。②操作方法:一般成人用表面麻醉,以1%丁卡因液内加1/1000肾上腺素液数滴的棉片,麻醉鼻腔及鼻骨下黏膜。如外伤严重,以1%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内加1:200000肾上腺素液作眶下神经阻滞麻醉、鼻局部和滑车下神经区浸润麻醉。小儿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开放损伤首先进行清创、止血,粉碎的骨折片如果无法复位固定,可用不锈钢丝进行骨间结扎,分层缝合伤口,撕裂的鼻黏膜也应对位缝合。最后在鼻腔内填塞凡士林纱布或碘仿纱条。注意鼻骨骨折最好能及早明确诊断,及时恰当地治疗。在受伤后2—3小时内,局部软组织尚无肿胀反应时处理;如局部已明显肿胀、瘀血、无法检查处理时,虽可等候其消肿,也应尽量争取在伤后7~10天内复位处理;如超过2周以上,局部骨痂、瘢痕形成,已发生错位愈合,则复位困难。 3.药物治疗 (1)中药治疗:骨折初期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之剂。可内服活解合剂3~7剂,日1剂,水煎服。中期瘀血肿胀虽消而未尽,骨折未连接,治宜和营生新,接骨续新。可内服三七接骨丸、养血止痛丸。后期宜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可内服筋骨痛消丸、加味益气丸。 (2)西药治疗: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及脱水药物,消除肿胀,术前半小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一般不超过3天。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分为四级。 痊愈 鼻外形端正,鼻腔通气良好。嗅觉正常,无出血等症状,x线提示鼻骨复位对线对位良好。 显效 鼻外形基本端正,鼻腔通气可,无出血等症状,X线提示对位良好。 有效 鼻外形可,鼻腔可通气,无出血等症状,X线提示鼻骨已复位。 无效 鼻骨段偏曲,鼻外形欠端正,鼻无出血症状,X线提示鼻背仍有畸形或骨折。 P4-5 序言 洛阳平乐郭氏正骨,盛传六世,历史悠久,1956年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光大中医正骨事业为己任,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不断传承创新平乐正骨医术,终使单靠口传秘授的家学发展成为理论体系完善、学术内涵丰富、诊疗经验独特、治疗效果显著的中医骨伤科的重要学术流派,使“洛阳正骨”成为中医药学百花园中的一只奇葩。50年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在骨伤疾病的治疗方面,不但保持了平乐郭氏正骨的传统技术,而且研究创新的按摩揉药、穿针固定等系列特色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等优势,研究开发的“洛阳皮瓣”、正骨机器人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为了促使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洛阳正骨技术更加科学有序的发展,便于推广应用,使其在骨伤科诊疗中发挥更大作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组织专家对该院中医特色技术进行系统地整理、总结,历时数载,稿凡三易,编写成了《洛阳正骨·骨伤病证诊疗规范》一书。 规范者,标准、法式也。《洛阳正骨·骨伤病证诊疗规范》一书,总结了平乐正骨传统技术和该院建院50年来骨伤诊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该书对常见病证建立诊疗规范,达到规范临床医师诊疗行为、保持中医传统疗法、发挥洛阳正骨特色、优势的目的。该书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也体现了洛阳正骨的学术特色。以骨伤科的每一个病证明确定义,从诊断依据、证候分类、治疗方法和疗效评定几个方面条分缕析,融专业性、学术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性于一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技术操作指南,也为临床医师提供了骨伤临床诊疗技术资料,为管理者提供了改进医疗质量的依据和方法,为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开创了骨伤疾病诊疗技术规范化管理的先河。 优势就在于总能领先一步。《洛阳正骨·骨伤病证诊疗规范》一书体现了洛阳正骨人树立伟业意识、争取国内外领先地位的勇气和决心,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创新型、特色型医院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也是领先的一步。 书中虽然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之处,但瑕不掩玉,其问世无疑将对推动骨伤科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阅《洛阳正骨·骨伤病证诊疗规范》书稿,感受颇深,无为贺之,故命笔聊书数语,谨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