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6日,这一天注定要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成为世界上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实现了,所有参与过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人都清楚:中国人的“太空之梦”是和一个人的名字密不可分的,他就是钱学森。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您想知道他成功的秘密吗?您想知道首次载人航天背后的艰辛吗?……请您打开本书,走进航天之父钱学森的人生轨迹!
他们让中国人的航天梦变为现实,他们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想知道他们成功的嵇密吗?请打开这套书,走进“搭建天梯的人”的内心世界。本书是《搭建天梯的人》系列中的一册,向您介绍航天之父钱学森的人生经历!
幼年钱学森,对荷花情有独钟。
1911年,我国旧历辛亥年的秋季,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似乎比往年更加澎湃,更加威武,它象征着汹涌高涨的民主革命力量,向着垂死的清王朝的封建堡垒,发动着最后的冲击。
10月10日,武装起义的枪声,在神州大地激起了巨大变化,两个多月后,孙中山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成立,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从此宣告终结,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诞生了。
就在亿万同胞欢庆新生的时刻,一个小生命伴着锣鼓声来到人间。1911年12月11日晚,教育家钱均夫的独生子钱学森呱呱坠地了。这是钱家久久盼望的特大喜事!
钱均夫祖籍浙江杭州市。在杭州一带,钱家是一个颇有社会声望的家族——他们是吴越国王钱缪的后嗣。南宋以来,特别是明、清时代,曾有众多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出自这个家族。
钱均夫是钱缪的第三十二世孙。当代亦有众多的政治家和学者出自这个家族,诸如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钱复、钱穆钱缪的后人不仅人才辈出,而且遍布世界五大洲。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在临安举办过一次钱王故里文化旅游节,五百多名钱王后裔在武肃王陵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
据《十国春秋》记载,武肃王钱缪统一了吴越两浙以后,保境安民,重视农桑,兴修水利,修筑海塘,开拓海运,发展贸易,其功绩显著。当年赵匡胤南征北战,建立北宋时,以武力消灭了八个国家,吴越因为富庶强盛而未被消灭。面对赵匡胤的强大兵力,吴越国王钱缪的孙子钱弘,为了保护生产,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做出了痛苦而明智的抉择一一取消吴越王位,尊赵氏为帝,中国于是和平统一。北宋时编写的《百家姓》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由于赵氏为帝,所以“赵”姓排在第一位;“钱”姓排在第二,却是因为当时的老百姓拥戴钱氏国王为和平统一中国而做出的抉择。
钱氏后裔为何经久不衰?据史书记载,钱缪曾立有家训,在临终前还给子孙留下“心存忠孝,爱兵恤民,勤俭为本,忠厚传家”等十条遗嘱,这些家训和遗嘱世代相传,激励着钱氏后人。
钱缪的家训与遗嘱,为后辈子孙树立了好学上进,报效国家的榜样。钱均夫也曾与人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吧!”
钱均夫的父辈在杭州经营丝绸,幼年的钱均夫就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长大后就读于杭州求是学院(浙江大学前身),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当时,杭州富商章氏很赏识钱均夫的才华,将自己多才多艺的爱女章兰娟许配给钱均夫,并资助他东渡日本求学。
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日趋没落的清王朝统治之下,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民主革命的思潮纷纷登场。许多爱国志士四处寻找着救国奇术、济世良方。钱均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东渡日本,学习教育学,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后来,钱均夫在日本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认识到不进行民主革命就不可能挽救中国。1910年,钱均夫毅然回国,在上海成立“劝学堂”,教导和鼓励热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就在举国欢庆中华民国成立的大喜日子里,钱家喜得贵子,真是双喜临门。P001-003
青少年应当有理想。青少年时代抱一种理想,矢志不渝,最终实现理想也是常有的。鲁迅早年入海军学校,后来在日本仙台学院,最后成为伟大的文学家。郭沫若先是学医,后来却成为文学家和革命家。世界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的认识会变,理想也能变。不过,有一点是始终不会变的,这就是努力为社会主义中国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