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改善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杭州的背街小巷改善从工程计划立项到前期调查、方案设计,直至施工和验收,老百姓全过程参与其中,处处闪现着人性化的细节。
每一个街巷名字后面,都有一个历史故事。本书再现了家门口的昨天和今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巷故事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杨戌标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背街小巷改善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杭州的背街小巷改善从工程计划立项到前期调查、方案设计,直至施工和验收,老百姓全过程参与其中,处处闪现着人性化的细节。 每一个街巷名字后面,都有一个历史故事。本书再现了家门口的昨天和今天。 内容推荐 作为背街小巷改善工程的主管单位,市城管办这次和杭州日报联合编辑出版《小巷故事》一书,记载了杭州市老城区58条有代表性的小街小巷故事。每一处都叙述了街巷沿革、历史典故和民间传闻,让人们从古老的杭州街巷里弄看到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生动有趣的典故沿革。不仅使“老杭州”们得以旧梦重温,也让众多“新杭州”们和来杭游客认识杭州、了解杭州。 目录 惠兴路: 有位以身殉学的奇女子/8 学士路: 往来皆有学与士/11 大学路: 朗朗书声轻诉百年求是/14 太庙巷: 给千年御道让个“道”/17 祠堂巷: 谁懂我壮怀激烈/20 将军路: 在人民与将军之间演绎/23 蔡官巷: 有位佳人曾住小巷/26 白傅路: 诗魂勾留在此湖/29 蕲王路: 悠悠湖水见证钱骨铮铮/32 长生路: 禀性因时空而迥异/35 积善坊巷: 典藏老城的荣耀/38 皮市巷: 装满故事的小巷/41 梅花碑: 梅石共证帝豪更迭/44 马坡巷: 三百年来第一人/47 白马庙巷: 与战争有关的两个故事/50 国货路: 记载着一段屈辱的历史/53 邮电路: 两起轰轰烈烈的死亡事件/56 桃花弄: 桃花依旧笑春风/59 大井巷: 恋恋井边生活/62 宋城路: 不再有皇气的皇城根儿/65 勾山里: 深闺锁不住女儿才情/68 豆富三桥: 一座活着的老城区/71 后市街: 一条小巷的似水流年/74 太平坊巷: 金融古巷闺中藏/77 万寿亭街: 熙的一道诏书/80 灯芯巷: 守望人间的祥和更久更久/83 江山弄: “江山”原来是融台/85 林司后: 老人指点屐有声/88 王马巷: 白衣香火今难寻/91 耶稣堂弄: 有位说杭州话的美国大使/94 百井坊巷: 亲水爱水惜水的延续/97 青云街(长宁街): 青云直上学子街/100 六克巷: 文人无聊误“六克”/103 新华路: 古巷从来多美名/06 御跸弄: 僻跸未必亭王行/109 珠碧弄: 让它三尺又何妨/112 刀茅巷: 尘喧远近总关情/115 潮呜寺巷: 凡俗香火一巷同/118 孩儿巷: 倔强老人和一幢老宅 永丰巷: 人间富贵烟云间/124 竹竿巷: 万竿修竹存清节/127 仙林桥直街: 伽蓝盛事数仙林/130 河埠上(流水西苑): 堤上无痕水有鉴/133 岳官巷: 学官自有仁义在/136 东园街: 东园为何多冒姬/139 醋坊巷: 心似佻花一样酸/142 严家弄: 拾遗夏老先生旧梦/145 彭埠御道: 沽了乾隆爷的光/148 金祝南路: 准寻刀光剑影的踪迹/151 东山弄: 人间天堂中的天堂/153 茶市街: 茶行林立的繁华之地/155 长板巷: 好善乐施的左老板/157 大兜路: 渔火照江桥,半夜走鱼市/160 小河直街: 记载杭州航运兴衰的皇历/163 卖鱼桥: 百官门外鱼担儿/166 三宝西路: 路有三宝风水好/169 香积寺巷: 半山娘娘的石头脚/172 哑巴弄: 让乾隆帝哑口而归/175 试读章节 典藏老城的荣耀 文/吴薇 积善坊巷,一听名字就觉得挺温暖的——如果有哪爿店面开在巷内,无端就会对它生出更多的信赖来,不为别的,就为“积善”这个好名称。 小巷很窄很短,短得一眼望得到头,窄得让时下的“新手”无法驾车通过。自打看见小巷一侧墙上的一排石刻讲出了一大堆小巷老底子的事情,从此,我对这条不起眼的巷子的景仰之情就滔滔不绝起来…… 从中山中路进来,三号及五号墙门就是“太平良相”黄机的故居。“清朝的时候,小巷里住过一个大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黄机。这黄机当了四十多年的官,两袖清风不说,还特别孝顺奶奶,被大家叫做‘太平良相’。据说,他奶奶活了一百零四岁,因此这条小巷还被叫做百岁里。”坐在巷口纳凉的李老伯一脸自豪地向路人介绍。 八号墙门有着一堵老高老高的墙头,很是抢眼。巷内老人会得意地告诉你:“这可是‘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旧居哟!这里原先住过钱学森的外公和舅舅。”这是有着百多年历史的木结构两层楼房,一连几间,分成前后两个院子。油漆早已脱落,但门板的雕饰分明讲述着当年的风光。八十一岁的丁大爷在老宅里住了五十来年了,依稀还记得钱学森在上世纪50年代来看过舅舅一次。“那年钱学森回老家扫墓,带着妻儿来看望舅舅。一家子还坐了两辆小轿车来……” 钱家对过的房子,外墙两边各刻着“云阁堂余”四字。据说这是杭州资格蛮老的“二我轩”照相馆的老板的私宅。 十号墙门,那就是昔日大名鼎鼎的丝绸蒋家的西式豪宅,也就是今天的爱民饭店。大窗大玻璃,五开间三层,还有地下室,方方正正很显气派。 清朝时,原先在孔凤春香粉店当学徒的绍兴人蒋海筹开始做起了丝绸生意。后来生意大了,蒋老板就于1858年在积善坊巷里开出了蒋广昌绸庄。短短几十年间,蒋家资产已逾百万,在全国开出了多家分号,一跃成为行业巨头。 蒋海筹的儿子蒋抑卮也是一位经营奇才,浙江兴业银行就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此后,兴业银行一度成为解放前最大的私营银行。蒋抑卮在巷内造了这幢西式楼房,整幢房子一律用质地优良的石条、石块、石柱浇砌墙基和外立面,室内多用铜材、汉白玉石,成了当时官巷口的标志性建筑,堪称私宅第一。它“藏匿”于中式民居林立的积善坊巷内,鹤立鸡群,颇显突兀。此屋后为日伪汉奸市长何瓒所占据,1939年1月,何瓒在此楼餐厅被抗日志士刺杀,一时轰动全城,大快人心。 老杭州一提到积善坊巷,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情结——大华书场。1952年,大华书场始建于积善坊巷十七号。作为杭州仅存的专业评弹书场,大华书场最盛时期白天场有六百多人,晚场也有六百多人。那时文化生活的相对匮乏,让大华书场成了评弹“粉丝”们的聚集地。如今,大华书场已迁至他处,但那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评弹雅韵似乎还在小巷内久久回荡…… P38-40 序言 杭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2226年的建城史,璀璨的跨湖桥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杭州的背街小巷如同这座城市的历史卷轴,承载着她特有的历史文化,蕴藏着她特有的人文内涵。 岁月轮回,风蚀雨浸。现如今这些纵横交错的背街小巷,绝大多数已残缺不全,普遍存在缺少路灯、雨污水没有分流、道路坑洼不平、容易积水等问题。实施背街小巷改善工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传承城市文脉,就历史地摆在了党委、政府面前。 自2003年以来,杭州市实施了背街小巷改善工程。通过工程实施,解决了一大批老百姓几十年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了一件老百姓家门口的好事实事;为城区、街道锻炼出一支城建城管队伍,办了一所培养锻炼干部的“大学校”;使杭州老城、老街、老巷的风貌在城市化进程中得以延续,打了一场传承文脉的“保卫战”;工程实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落实市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开展了一场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实践。这项工程的实施,已远远超越“修路”层面,把整洁舒适还给小巷,把历史文化带出小巷,阐释了一种全新的城市文明观。 作为背街小巷改善工程的主管单位,市城管办这次和杭州日报联合编辑出版《小巷故事》一书,记载了杭州市老城区58条有代表性的小街小巷故事。每一处都叙述了街巷沿革、历史典故和民间传闻,让人们从古老的杭州街巷里弄看到蕴藏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生动有趣的典故沿革。不仅使“老杭州”们得以旧梦重温,也让众多“新杭州”们和来杭游客认识杭州、了解杭州。我欣然为之作序。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 中共杭州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国平 2005年11月1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