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依据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海水利用技术进展
2.1 海水利用技术
2.1.1 海水直接利用技术
2.1.2 海水淡化利用技术
2.1.3 后处理技术
2.2 海水利用经济性分析
2.2.1 海水直接利用经济性分析
2.2.2 海水淡化利用经济性分析
2.2.3 海水利用与其他水源技术、经济性对比研究
2.3 海水利用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2.3.1 海水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2.3.2 海水利用环境影响的应对措施
第3章 国内外海水利用现状和经验
3.1 全球海水利用概览
3.1.1 海水盲接利用
3.1.2 海水淡化利用
3.1.3 海水利用典型国家——以色列
3.1.4 国外典型海水淡化工程案例
3.1.5 国外典型海水直接利用工程概况
3.2 国内海水利用现状
3.2.1 海水直接利用
3.2.2 海水淡化利用
3.2.3 管理政策及措施
3.2.4 海水利用标准
3.2.5 国内典型城市海水利用现状
3.2.6 国内典型海水淡化项目
3.2.7 国内典型海水直接利用项目
3.2.8 国内海水利用发展经验
第4章 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基本情况
4.1 流域概况
4.1.1 流域特点
4.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研究区域概况
4.2.1 行政区划
4.2.2 资源矿产
4.2.3 河流水系
4.2.4 海域水文
4.2.5 社会经济
4.3 沿海地区水资源现状
4.3.1 山东省沿海各市
4.3.2 江苏省沿海各市
第5章 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水资源开发利用
5.1 沿海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1 供用水现状
5.1.2 用水水平分析
5.2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2.1 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紧张
5.2.2 行业间用水效率存在差距
5.2.3 水资源短缺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5.2.4 再生水、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尚在起步阶段
第6章 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海水利用现状
6.1 海水直接利用现状
6.1.1 总体情况
6.1.2 各城市情况
6.2 海水淡化利用现状
6.2.1 总体情况
6.2.2 各城市情况
6.3 海水利用典型工程与投资
6.4 海水利用管理体制与政策
6.4.1 管理体制与模式
6.4.2 政策与措施
6.5 海水利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6.5.1 良性价格体系尚未形成
6.5.2 相关法规政策不够健全
6.5.3 管理体制不完善
6.5.4 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6.5.5 缺少资金投入和科创平台建设
第7章 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海水利用远景分析
7.1 水资源供需分析
7.1.1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分析
7.1.2 需水量预测分析
7.1.3 可供水量预测
7.1.4 供需分析
7.2 海水利用目标与布局
7.2.1 海水利用潜力分析
7.2.2 海水利用基本原则、战略目标
7.2.3 海水利用重点区域与领域
7.2.4 重点城市布局分析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和建议
8.2.1 对策
8.2.2 建议
附录A 我国海水利用主要通用标准详情表
附录B 我国海水冷却主要标准详情表
附录C 我国海水淡化主要标准详情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