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必读现代文学名著”系列收录的这一部部题材不同、风格各异的文学小经典,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悲欢离合的小世界,一代代小读者在其中阅读、生活、呼吸和成长。这些作品不唯是一代代人童年和少年时代里难忘的阅读记忆,也许还是小读者们成年之后仍然念念难忘、常读常新的必读篇目。
《小布头奇遇记》是其中之一,是孙幼军在1961年写的长篇童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布头奇遇记/中小学生必读现代文学名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孙幼军 |
出版社 | 海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小学生必读现代文学名著”系列收录的这一部部题材不同、风格各异的文学小经典,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悲欢离合的小世界,一代代小读者在其中阅读、生活、呼吸和成长。这些作品不唯是一代代人童年和少年时代里难忘的阅读记忆,也许还是小读者们成年之后仍然念念难忘、常读常新的必读篇目。 《小布头奇遇记》是其中之一,是孙幼军在1961年写的长篇童话。 内容推荐 《小布头奇遇记》是孙幼军在1961年写的长篇童话。书中写了一个小朋友,名字叫苹苹。苹苹得到一个布娃娃,名字叫小布头。小布头胆小,害怕爆竹声,因而受到小朋友们的嘲笑。从此,小布头决心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但小布头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他一次、再次地从酱油瓶上跳下来,结果打翻了苹苹的饭碗。苹苹生气了,批评小布头不爱惜粮食。小布头不接受批评,生气地从苹苹家逃了出来。以后,小布头遇到了许多奇怪的事情。经历种种奇遇后,小布头终于又回到了苹苹的身边。本书根据小布头的奇遇引发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思巧妙,语言风趣幽默,在轻松阅读欣赏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微笑不止。本书曾获全国第二次少儿文艺评奖一等奖,是我国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的第一部作品。 目录 引子 一、新年的礼物 二、小布头的心事 三、苹苹得到了小布头 四、当上了火车司机 五、漂亮的新外套 六、小布头生气了 七、离开了苹苹 八、到什么地方去呀? 九、坐上了真正的火车 十、变成了大白薯 十一、小芦花 十二、小布头哭了 十三、多嘴多舌的大铁勺 十四、小布头想听故事 十五、大铁勺讲的故事 十六、一口稀饭 十七、弄了满身米汤 十八、小布头遇险 十九、一笔挺难算的帐 二十、鼠老二出了个坏主意 二一、救了小芦花 二二、小布头的梦 二三、小布头遇救 二四、决定坐飞机去找苹苹 二五、小布头换上了新装 二六、等飞机 二七、小布头教小金球种麦子 二八、什么是勇敢 二九、黄珠儿讲了一个故事 三十、小金球也讲了一个故事 三一、小布头坐上了“飞机” 三二、小布头想念朋友 三三、第二次遇救 三四、深入鼠洞 三五、碰见了老朋友 三六、小黑熊和布猴子 三七、小老虎 三八、联欢大会 三九、大家都感到非常幸福 四十、后来…… 试读章节 没错儿,红纸下边盖着好几十件玩具!有小黑熊呀,长颈鹿呀,胖小猪呀,瘦猴子呀,洋娃娃呀,还有小汽车,小火车头,拖拉机,喷气式飞机……哎呀,我都说不过来啦!那些玩具可漂亮啦!那些小动物就跟真的一样,是用阿姨裁衣服剩下的布头做的。还有,那些汽车、飞机,好像自己会跑、自己会飞似的! 除夕的晚上很快就到了。 除夕,就是说,第二天就是新年,那些玩具就要送到小朋友手里啦! “明天就是新年啦!”有一位老师说,“咱们做了多少件玩具了?对,我得数一数!” 这位老师就是小老师。她干吗叫“小老师”呀?这是因为:第一,她姓萧,“萧”和“小”,声音差不多;第二,她是幼儿园里最小的老师。她的年纪,比三个六岁的小朋友加在一起少一岁。你们说,她多大?对啦,她17岁。 小老师说完,就数起来:“一,二,三,四……” 数完了,小老师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跳。她的辫子也高兴得一跳一跳的。 “哎呀,九十九个!差一个就一百了!差一个就一百了!” “一个也不差了!”戴眼镜的徐老师说。 小老师问:“怎么不差呀?咱们幼儿园,不是有一百个小朋友吗?” 徐老师笑着说:“对呀!可是你忘了,咱们的书架顶上,不是还摆着一只小哈叭狗吗?就是让孩子们弄坏了一点儿,缝一缝,还满好的!” 小老师说:“对啦,我忘了小哈叭狗啦!” 别的老师也说:“满好,满好!九十九加一,等于一百。” 老师要回去吃晚饭了,吃了晚饭,她们还得快点儿赶回来。要知道,除夕晚上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呀!不光所有的小朋友都要来,爸爸妈妈们,还有老爷爷老奶奶们,也都要来。大家都要来参加联欢会,看小朋友表演《小白兔种麦子》,老师赶回来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她们要给客人预备茶水;要招待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老爷爷,老奶奶;在联欢会上,她们还要给小朋友分点心,分水果,还要…… 徐老师招呼小老师一同走,可是小老师没走。小老师心里想: “给小哈叭狗缝一缝,补一补,这倒很容易。可是这是件旧玩具呀!孩子们早就玩腻了,哪一个小朋友分到了他,都不会欢喜。要是九十九个小朋友都快活,只有一个小朋友不快活,那该多不好啊!对,不管怎么样,总得再做一件新玩具,好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快乐!” 小老师到处找做玩具的材料,可是材料全用光了。她一个人在屋子里到处转,一会儿拉开抽屉,翻了个底儿朝天;一会儿拉开衣柜的门,找遍了每一个角落;她又跑到书架跟前,把每一本书都打开来,看看里边是不是夹着什么可以做玩具的东西…… 窗子外面飘着鹅毛似的大雪,天气很冷。小老师可忙得满头大汗。 找来找去,小老师才找出了一丁点儿东西:一片很小的葱绿色的布头,还有一片也是很小的桃红色的布头。葱绿色的布头,是做一个大洋娃娃的裙子剩下的;桃红色的布头,是做那个大洋娃娃的脸蛋儿剩下的。 “唉!”小老师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我干吗把那个大洋娃娃做得那么大呀!现在,剩下这么一丁点儿布头,不够做一个布娃娃的了!” 小老师坐在桌子前面想了一会,忽然笑眯眯地说: “对啦!我就做一个小不点儿的布娃娃吧!当然喽,他很小。可是我特别用心做,把他做得非常漂亮,非常可爱,不管谁看到,都会喜欢他!” 小老师就盘算起来:“桃红色的布头,做小布娃娃的脑袋和身子;葱绿色的布头,给小布娃娃做件小上衣;小布娃娃的裤子……小布娃娃的裤子……唉!小布娃娃的裤子用什么做呢?总不能让他光着屁股啊!” 小老师皱着眉头发愁。她一边想,一边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她走到衣柜的前边,看见大玻璃镜子里也有一个小老师。 小老师一站住,大镜子里的小老师也站住了。小老师张开两只手,歪着头问镜子里的小老师: “怎么办呢?” 镜子里的小老师也张开两只手,歪着头问: “怎么办呢?” 小老师捋捋辫子,使劲儿想。P3-5 序言 从二十世纪初叶迄今一百多年来,谁不曾熟读过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谁没有背诵过脍炙人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散发着蚕豆花、稻花般的清香的《社戏》?谁不曾做过冰心先生的“小读者”?谁的心灵,没有被她笔下那盏闪烁着橘红色光芒的小橘灯温暖过、照耀过?谁的情感,不曾接受过《寄小读者》那滑滑春水的润泽? 如果把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那些光芒璀璨的“小经典”—那曾经使一代代小读者甘之如饴和耳熟能详的名篇杰作一一开列出来,将是一份多么丰盈、美丽和迷人的文学书单:叶圣陶的《稻草人》,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老舍的《小坡的生日》,许地山的《落花生》,丰子恺的《忆儿时》,朱自清的《背影》,萧红的《呼兰河传》,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废名的《竹林的故事》,茅盾的《大鼻子的故事》,凌叔华的《小哥儿俩》,王统照的《小红灯笼的梦》,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 海豚出版社正是从中国一百多年来的整个现代文学史(包括儿童文学史)范围内,反复比较,精心遴选,从中择出最佳的版本,为中小学生读者和中小学语文老师们编选出版了这套文学名著“小经典”。 说这份书单是一套“小经典”,其中的“小”有两层意思:一是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级的文学家,而这些作品,却往往是他们文学年表里的一些“小作品”,是一棵棵参天巨树上绽放出的小花朵,是文学巨人们献给幼小者的珍贵礼物,是真正的“大家小书”。另一层意思就是,这些作品大都篇幅不大,有的只有几万字,不是皇皇巨著,而是形制短小的“小创作”,因此,在众多的现代文学巨著中可谓“小经典”。 据说,欧洲人有个说法,叫做“SmallIs Beautiful”,即“小的是美好的”。德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有本谈人类发展问题的畅销书,书名就叫《小的是美好的》。当然,对于任何文学名著来说,简单的“大”和“小”,并不能成为评价它们的标准,应该说,大的和小的作品都可能是美好的。我在这里只是想借用“小的是美好的”这个说法,来表达我对这套小经典的敬仰、喜爱与欣赏。 这一部部题材不同、风格各异的文学小经典,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悲欢离合的小世界,一代代小读者在其中阅读、生活、呼吸和成长。这些作品不唯是一代代人童年和少年时代里难忘的阅读记忆,也许还是小读者们成年之后仍然念念难忘、常读常新的必读篇目。卡尔维诺有一个人尽皆知的说法:“所谓经典,就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 ‘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那么,这些小经典的每一篇、每一部,也都有资格成为“我正在重读”的书。 它们的品质和魅力,它们的伟大和不朽之处,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它们几乎都是文学大师们的精心之作和“唯一”的作品,套用现代文学家施蛰存先生的一个说法,就是可以全部列为“一人一书”的不二之选。这些作家们也许在他们的“大作品”里能够找出两三部或多部可以互相代替,但是像这样的“小经典”,却往往只有唯一的一部。它们几乎是从诞生那天起,就被打上了“杰作”或“不朽”的标识。也正是从这一点上,我十分认同和欣赏这份与众不同的“入选书单”,佩服海豚出版社作为“选家”的眼光和标准。 二是正因为这些作品都是文学大师们的精心佳构之作,所以,它们也足可成为现代白话语言在纯正、优美、规范诸方面的典范之作。事实上,这些作家和这些小经典,的确也是一代代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首选对象和必备选目。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这份书单定位为“中小学生必读文学名著”,一点也不夸张。而且,还因为篇幅上的节制与适度,它们也在无意中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分级阅读、循序渐进的便利与保障。 三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即入选的这些作家和这些作品,虽然因为年代、地域、文化背景以及作家性格气质、个人知识谱系的不同,每一部作品也会在题材、体裁、感情基调、思想深度、语言风格等等方面各有千秋,然而,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不难感到,这些作品在努力传达着各自时代的“时代精神”,在努力地赢得了当时的那一代小读者的同时,也都具有着强大和鲜活的生命力和超越力,能够超越各自的时代、地域和创作背景,把一些属于全人类的、真善美的、永恒的东西,保留在了自己的作品里。这其中最可称道的,就是一种可使任何时代的读者都能感知的,伟大、朴素和温暖的“儿童精神”,或日“童话精神”。这种“儿童精神”,包括单纯、天真、自然的童年趣味,仁慈、宽容、温柔的舔犊般的母爱情感,对于每一个弱小的生命个体的充分尊重、理解与呵护,幽默、快乐和恣肆的游戏趣味,与花鸟虫鱼为邻的爱自然之心,等等。 我们看到,无论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还是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无论是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还是废名的《竹林的故事》,这种伟大的“儿童精神”,在每一本小经典闪耀和流淌。它们是美丽的星光,也是清亮的溪流;是薪火承传,也是血脉绵延。 不单单是儿童文学作品,在我看来,几乎是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会具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和美好理想,那就是:要给世界送来爱心、温暖和力量,耍给人间带来美好和幸福。虽然令人遗憾的是,任何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几乎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去改变这个世界,也无力让所有的人都过上幸福的日子,甚至连在童话里也办不到。但是,我相信,一代代作家,仍然在怀抱着这种伟大的精神,朝着这个美好的理想去写作;一代代读者,也总在幻想和期待着,能从优秀的作品中发现和找到一种幸福的生活,领略到一种崇高和美好的人生。 这不仅是文学的伟大的魅力所在,也是文学阅读的恒久魅力所在。 2013年春天,写于武昌东湖梨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