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楼庆西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二十讲课程,畅销二十年经典读本。分门别类、按图索骥,带你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精髓。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作品,楼教授早年任梁思成先生的助手,深得梁先生的学术真谛。此书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及建筑元素特征。从居址到都城,从祭坛到祠堂,从建筑个体到建筑理论,讲述全面,翔实、准确、深入浅出。

插图珍藏本,三百余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分门别类、按图索骥,带你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精髓。

自2001年上市至今,畅销二十年,各大高校建筑系老师推荐读本,广受读者好评。

内容简介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是三联书店经典的“插图珍藏本”之一种,以专题讲座的方式,结合读者的阅读兴趣,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及建筑元素特征。从居址到都城,从祭坛到祠堂,从建筑个体到建筑理论,图文并茂,讲述全面,翔实、准确、深入浅出。本书全四色印刷,三百余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和实践的优秀读本。
作者简介

楼庆西,1930年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早年曾担任梁思成先生助手,后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授中国古代建筑史,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拍摄记载和呼吁挽救了一批古村落以及乡土建筑瑰宝。主要著作还有《中国小品建筑十讲》《乡土景观十讲》等。

目录

第一讲 从“墙倒屋不塌”说起

第二讲 北京——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作

第三讲 从四合院到紫禁城

第四讲 从兵马俑到清陵

第五讲 祭祀

第六讲 祖宙与祠堂

第七讲 佛教建筑与佛山

第八讲 佛塔

第九讲 伊斯兰教与清真寺

第十讲 皇家园林

第十一讲 私家园林

第十二讲 院落住宅

第十三讲 乡土建筑

第十四讲 牌楼、华表、影壁及其他

第十五讲 建筑装饰

第十六讲 龙的世界与狮子王国

第十七讲 神异的色彩

第十八讲 古建筑与风水

第十九讲 国微上的天安门

第二十讲 梁思成与中国建筑

试读章节

浙江诸葛村

浙江省兰溪市有一座诸葛村,离市区只有二:十多里路,这里聚居着三国时代著名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代,全村五千多人口中姓诸葛的占2700余人。诸葛亮出生在山东,少年时随叔父移居湖北隆中,直至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任蜀汉丞相,转战各地,最后病死于征战途中。但奇怪的是在山东、隆中和蜀汉地都没有留下聚居的子孙后代,而在兰溪市却出现了一个聚居着两千余后裔的诸葛村。从至今还保存的《高隆诸葛氏宗谱》中可以得知:诸葛亮的14世裔孙诸葛利在10世纪的五代十国时来到浙江建德寿县作县令,从此留在浙江,他的子孙延续到28世宁五公诸葛大狮时才迁到诸葛村定居,时间约在元朝中叶,繁衍至今已经是诸葛亮的第46到55世的子孙后裔了。这个诸葛村当然是一座以血缘宗族为纽带的聚居村落,庆幸的是当年村落的规划至今还保存得相当完整。全村以全氏族的总祠堂丞相祠堂和专门家奉先祖诸葛亮的大公堂为核心,下面又按孟、仲、季三分分别建有分祠堂,分祠堂下还有支祠,而属于各分、支的子孙都围绕着自己所属的祠堂建造住宅,如此在村里形成一个个以大小祠堂为核心的建筑团块。在每个团块的祠堂前多挖有水塘和水井以供给族人的生活和食用水,所以诸葛村素有18座词堂和18个水塘与水井之称,如今有的祠堂已毁,但这种四块结构依旧存在。

明清两朝,商品经济在城镇得到发展并且开始波及农村。诸葛村所在地正当浙江龙游、兰溪、寿昌三县往来的交通咽喉,有一条大道在村西边通过,在村的南边半公里与东边七八公里处还有通衢江的码头,可通小船与竹筏。这种天然便利的地理条件,使诸葛村很快进入商品经济的潮流,从明朝开始就有诸葛氏族从事药材的买卖,发展到清朝,以经营药材著名的兰溪药业人员中,诸葛村人口占三分之二。他们一方面远出家门到江苏、广州、香港做生意,一方面也在村里设鹿园、建作坊制作药材,并使诸葛村逐渐变成了中药材的批发与集散地。买卖做开了,远近各地来的生意人多了,为生意人服务的茶馆、饭店、客店陆续出现了,一条商业街自发地形成。古老封闭的诸葛村受到商品经济的激烈冲击。开始,诸葛宗族作出种种限制,不许外件商人来这里设店,不许商业街穿过村里。但是商品经济却很快地给村里带来了经济上的利益,带来了生活上的提高,它越来越影响诸葛族人,使他们的观念有了变化,他们开始将村里不适于耕种的地段租给外地人经商,后来有的诸葛族人自己也卷入了经商的行列,终于在村北形成了一个新的商业区,并且成为方圆几十里范围的商贸中心。在这里,有东阳人开的木匠、铁匠铺,永康人开的铜器、锡器、五金铺,绍兴人开的成衣和当铺,安徽人经营的百货店。热闹的街上有茶馆、饭店、旅社,大烟铺、妓院也应运而生,一个杂姓的,人数多达200人的商业区终于在诸葛村站住了脚。商人们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商会,组成了自己的行政机构,管理商界事务,举办自己的活动,每逢年过节,由商会举办的花灯会,其热闹程度甚至超过了村里氏族办的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族人。商会与商人代表着新生的经济力量冲破了血缘村落封建宗族的一统天下,从此诸葛村形成了两个中心,一个是以大公堂、丞相祠堂为核心的“村上”部分,一个是商业区的“街上”部分。诸葛村的村落形态和乡土建筑记录了一个血缘村落向地缘村落转化的过程,记载了中国农村的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交错,相争衡和转化的过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