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中介的功能有效发挥。本书以信用评级机构为对象,分析信用评级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效应,在明确信用评级重要性的前提下,为提高信用评级功能发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影响因素方面,本书从成本黏性、异常审计费用、股权性质与募集说明书文本信息角度进行分析;在经济效应方面,对信用评级调整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最后,本书也从评级付费模式与监管要求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信用评级膨胀的原因。 目录 第一章 信用评级影响因素:来自企业定量信息的分析 第一节 成本黏性与信用评级 第二节 异常审计费用与债券信用评级 第二章 信用评级影响因素:来自企业定性信息的分析 第一节 企业定性信息与债券信用评级:基于股权性质的分析 第二节 募集说明书文本信息与债券发行 第三章 信用评级功能:来自信用评级水平值的分析 第一节 企业信用评级与审计收费 第二节 债券市场的评级信息能改善股票市场信息环境吗? ——来自分析师预测的证据 第四章 信用评级功能:来自信用评级调整的分析 第一节 信用评级调整有信息含量吗?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证据 第二节 信用评级调整与企业杠杆: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 第五章 信用评级虚高:来自评级付费模式的分析 第一节 “投资者付费”模式对“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的影响:基于中债资信评级的实验证据 第二节 金融中介机构竞争的市场反应:来自信用评级机构的证据 第六章 信用评级虚高:来自监管要求的分析 第一节 债券评级包装与“担保正溢价”之谜 第二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语调操纵及其债券市场反应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