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是“Panel 21”计划继《自我创造的技术》之后出版的第二部学术文集,延续前一部文集较高的学术水准,继续围绕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主题,以多元化的教育实践和多层次的理论思辨,探讨在面对后网络、全媒体时代里自动化、智能化所导致的人的感受力与创造力衰退的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中建构起新的知识学基础等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教育议题。 内容推荐 21世纪的艺术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20世纪以来,在知识分科与实用主义的教育潮流中,专业区分日渐精微。艺术的“智性”力量被重新强调的同时,感性经验与科学实验也愈加分离。在知识创造、社会创新的目标下,同时涌动着“学科化”与“跨学科”两股潮流、两种取向。另一方面,21世纪媒介与技术的迅疾迭代,使知识生产发生巨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了教育的变革与学习的革命。在“智能”社会的曙光中,多种知识类型的重建、知识向智识的转化、心灵蒙养与社会创造的通达,成为当代艺术教育的新任务。为此,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发起了一个长期计划——“Panel 21: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旨在引导心灵转向,推动社会更新。本书是“Panel 21”计划的第二本学术文集,邀请全球范围内艺术、哲学、科技、教育等各领域的学者,回应后网络、全媒体时代里自动化、智能化所导致的人之感受力与创造力衰退的危机;共同探讨在当前新的环境与文化生态下,艺术的“教”与“学”,如何超越学院体制与学科分野,重新激发人的感受力与创造力;进而思考,作为一种“心灵事业”的艺术,如何从实践中创生出一种从身心经验而来的感同身受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