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中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如何从“优选的世界”陷入震荡,新左派又是如何异军突起,扛起革命与造反的大旗争取民权和自由的过程。书中细数了麦卡锡主义、马丁·路德·金和新美国激进主义、古巴导弹危机和反核武运动、越战和“内战”、女权运动和同性恋解放以及美国马克思主义的复兴、新社会运动等历史事件在这段风云岁月中扮演的角色,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回顾美国新左派运动的历史,继而理解古尔德对马克思社会本体论哲学的建构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方式。 目录 导言 马克思的《大纲》:一个晚近的发现 一、马克思的文本与阅读 二、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左派与《大纲》 三、《大纲》与新左派研究的当代重访 第一章 《大纲》与新左派的当代相遇 一、《大纲》的写作、问世与流传 二、新左派与马克思《大纲》的再发现 第二章 探寻方法论变革——霍尔读《大纲(导言)》 一、重归故里——《大纲》在英国的流传史 二、文本阅读——解码马克思的方法 三、马克思方法论在霍尔文化研究中的延续 第三章 对抗与革命主体——奈格里对《大纲》的政治性解读 一、实践与理论——意大利工人运动与《大纲》 二、奈格里的政治性解读 三、《大纲》对意大利自治主义的后续影响 第四章 重建社会本体论——古尔德对《大纲》的哲学解读 一、重新关注“人”:美国新左派运动与马克思的遗产 二、社会本体论视域下的《大纲》与“人” 三、女性主义与民主理论:古尔德社会本体论发展的新动向 结语 新左派视野中的《大纲》:创造性的误读 一、多元发展:三种解读模式的比较研究 二、回归文本与走向当代:批判性反思“创造性误读” 附录一 马克思的方法:对1857年《导言》的一个“阅读” 附录二 “机器论片断”:马克思在《大纲》中的一个错误见解及《资本论》对其的超越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