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教材严格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本科自动化指导性专业规范》编写。在对检测装备技术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挑选最常用、拥有有发展潜力的内容加以介绍,内容丰富,融入了装备科研、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新技术,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习题中加入了很多从科研项目中提炼的问题和实际装备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由于传感器类型众多,分类方法各异,本书内容除传感器部分外,特别强调基础知识和检测系统的应用。传感器、基础知识、检测系统这三部分内容撰写方法差别较大。全书分为三篇,第一篇基础知识篇,介绍概述和误差理论,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内容编排从概念到对检测系统的评价。第二篇传感器及信号调理电路,按照原理分类进行介绍,逻辑清晰,比较符合读者、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读者举一反三。第三篇检测技术篇片,紧密联系船舶电气设备应用需求,内容按照被测物理量分类,注重检测的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 内容推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系统地阐述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全书分为三篇,共14章,第一篇为基础知识和误差理论,介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误差分析基础、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第二篇为传感器及信号调理电路,介绍各种典型传感器的原理、结构、特性指标、使用特点及测量电路;第三篇为检测技术,介绍电学与磁学测量、流量的测量、火灾探测与测量,以及现代检测系统。其中,第二篇的内容是根据不同的测量原理进行分类的;第三篇的内容是根据不同的被测物理量进行分类的。各篇内容相对独立,紧密衔接,循序渐进,将传感器和检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系统学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学生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知识和误差理论 第1章 绪论 1.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定义与作用 1.1.1 传感器的定义 1.1.2 检测的定义 1.1.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1.2 检测系统的组成 1.3 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分类 1.3.1 传感器的分类 1.3.2 检测系统的分类 1.4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4.1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1.4.2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习题1 第2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2.1 检测系统误差分析基础 2.1.1 误差的基本概念 2.1.2 误差的表示方法 2.1.3 检测仪器准确度等级与工作误差 2.1.4 测量误差的分类 2.2 系统误差的处理 2.2.1 系统误差的特点及常见变化规律 2.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 2.2.3 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2.3 随机误差的处理 2.3.1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2.3.2 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估计 2.4 粗大误差处理 习题2 第3章 传感器与检测系统基本特性 3.1 概述 3.2 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 3.3 传感器与检测系统静态特性主要参数 3.4 传感器与检测系统动态特性 3.4.1 传感器与检测系统动态数学模型 3.4.2 零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3.4.3 一阶(惯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动态特性参数 3.4.4 二阶(振荡)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动态特性参数 3.5 传感器与检测仪器的校准 3.5.1 传感器或检测仪器的静态校准 3.5.2 传感器或检测仪器的动态校准 习题3 第二篇 传感器及信号调理电路 第4章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 4.1 电阻应变片工作原理 4.2 结构与类型 4.3 金属电阻应变片主要特性 4.4 温度效应及其补偿 4.5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测量电路 4.5.1 直流电桥 4.5.2 交流电桥 4.5.3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的应用 习题4 第5章 电感式传感器 5.1 自感式传感器 5.1.1 工作原理 5.1.2 灵敏度及非线性 5.1.3 等效电路 5.1.4 信号调理电路 5.1.5 零点残余电压 5.2 互感式传感器 5.2.1 结构和工作原理 5.2.2 等效电路及其特性 5.2.3 差动变压器的信号调理电路 5.2.4 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 5.3 电涡流式传感器 5.3.1 结构和工作原理 5.3.2 信号调理电路 5.3.3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 习题5 第6章 电容式传感器 6.1 工作原理和类型 6.1.1 工作原理 …… 第三篇 检测技术 附录1 Pt100铂热电阻分度表(ZB Y301-85) 附录2 Pt1000铂热电阻分度表(ZB Y301-85) 附录3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K型)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