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钪主编的《计算机基础实践导学课程教案》作为《计算机基础实践导学教程》配套的教学用书,该课程教案的内容以信息处理的过程为基本主线进行组织,包括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像处理和视频处理;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网络诉知识和操作也是本书的重要内容。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的要求,即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设置基础与验证型实验、设计与开发型实验、研究与创新型实验,在课程教案中设计了“设计与开发型实验和研究与创新型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能力、以“任务”驱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和设计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更好地实现该课程教案对教学的辅助与支持功能。
《计算机基础实践导学课程教案》是与《计算机基础实践导学教程》(主编:付钪,副主编:何娟、鞠慧敏)配套的教学用书。
《计算机基础实践导学课程教案》按实际教学中的运作,以课次为主线,安排了44次课,88学时的内容。可以根据各专业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学时选择相关的课次进行教学。附录C提供了“课程内容选用清单”。
为进一步帮助学生与实际工作和国际认证接轨,本书附录A收录了9个MOS认证Word导学实验,附录B收录了8个MOS认证Excel导学实验。可在课堂上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这两部分实验,以实现“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的目标,同时以点带面,开阔视野,激发学习积极性。另外,可在后续的计算机基础选修课中全面展开这部分内容。
第0章 教学目标与要求1
0.1 教学目标3
0.2 教学要求3
0.3 教学文件的整合4
第1章 Windows XP的使用6
1.1 学时分配与知识要点6
1.2 教案设计6
1.2.1 第1次课——Windows的基本操作6
1.2.2 第2次课——Windows的基本操作8
第2章 信息的获取11
2.1 学时分配与知识要点11
2.2 教案设计11
2.2.1 第3次课——网络信息的获取11
2.2.2 第4次课——网络信息的获取13
第3章 文字处理16
3.1 学时分配与知识要点16
3.2 教案设计16
3.2.1 第5次课——简单文档排版16
3.2.2 第6次课——长文档排版19
3.2.3 第7次课——制作论文排版模板21
3.2.4 第8次课——表格、公式编辑器23
3.2.5 第9次课——自选图形、文本框25
3.2.6 第10次课——项目符号和编号、排版作业讲评27
3.2.7 第11次课——自动题注、交叉引用29
3.2.8 第12次课——设计个性化演示文稿、制作多模板文件303.2.9 第13次课——演示文稿的放映设置33
3.2.10 第14次课——Visio绘制模块图/流程图36
第4章 数据处理38
4.1 学时分配与知识要点38
4.2 教案设计38
4.2.1 第15次课——Excel工作表的基本操作38
4.2.2 第16次课——导入和导出数据、Excel公式和函数40
4.2.3 第17次课——Excel常用函数42
4.2.4 第18次课——根据表格数据生成Excel图表44
4.2.5 第19次课——排序、筛选、分类汇总45
4.2.6 第20次课——条件格式、数据透视表48
4.2.7 第21次课——批注、名称、工作表及工作簿的保护、数据有效性50
4.2.8 第22次课——工作簿间单元格引用、Excel打印专题51
4.2.9 第23次课——VLOOKUP函数、列表52
第5章 图像处理55
5.1 学时分配与知识要点55
5.2 教案设计55
5.2.1 第24次课——Photoshop操作、制作证件照55
5.2.2 第25次课——路径、文字、图层样式、选取工具58
5.2.3 第26次课——色彩、色调调整,图层蒙版、矢量蒙版61
5.2.4 第27次课——通道64
第6章 视频处理67
6.1 学时分配与知识要点67
6.2 教案设计67
6.2.1 第28次课——Premiere操作、素材的导入/编辑67
6.2.2 第29次课——视频特效、制作字幕70
6.2.3 第30次课——标记、特效、字幕之综合应用73
第7章 数据库75
7.1 学时分配与知识要点75
7.2 教案设计75
7.2.1 第31次课——创建数据库、数据表设计75
7.2.2 第32次课——设置数据表视图格式、表对象间的关联设定76
7.2.3 第33次课——对象设计、窗体对象设计78
7.2.4 第34次课——报表设计、数据库安全设置79
第8章 设计与开发型实验和研究与创新型实验81
8.1 学时分配与知识要点81
8.2 教案设计81
8.2.1 第35次课——设计与开发型实验——邮件合并81
8.2.2 第36次课——设计与开发型实验——共享工作簿、单人成绩输出、制作试卷83
8.2.3 第37次课——研究与创新型实验——飞行时间统计86
8.2.4 第38次课——研究与创新型实验——自动显示空教室87
第9章 计算机基础及网络基础89
9.1 学时分配与知识要点89
9.2 教案设计89
9.2.1 第39次课——计算机基础知识89
9.2.2 第40次课——计算机病毒91
9.2.3 第41次课——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及存储、数制93
9.2.4 第42次课——码制97
9.2.5 第43次课——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99
9.2.6 第44次课——软件安装专题101
附录A 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认证补充Word导学103
A.1 【MOS认证Word导学实验01——保存文档的不同版本】103
A.2 【MOS认证Word导学实验02——编制索引】104
A.3 【MOS认证Word导学实验03——修订文档】107
A.4 【MOS认证Word导学实验04——在Word中创建用户填写的窗体】108
A.5 【MOS认证Word导学实验05——主控文档】110
A.6 【MOS认证Word导学实验06——保护文档】113
A.7 【MOS认证Word导学实验07——利用宏绘制国际象棋】114
A.8 【MOS认证Word导学实验08——交叉引用】115
A.9 【MOS认证Word导学实验09——自动编写摘要】116
附录B 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认证补充Excel导学118
B.1 【MOS认证Excel导学实验01——导入外部文件】118
B.2 【MOS认证Excel导学实验02——自定义工具栏和菜单】126
B.3 【MOS认证Excel导学实验03——跨工作簿公式计算(工作簿间单元格引用)】128
B.4 【MOS认证Excel导学实验04——公式审核和数据验证】131
B.5 【MOS认证Excel导学实验05——数据分析(分析工具库)】134
B.6 【MOS认证Excel导学实验06——共享工作簿】135
B.7 【MOS认证Excel导学实验07——合并工作簿和追踪修订】137
B.8 【MOS认证Excel导学实验08——数据有效性之序列】140
附录C 课程内容选用清单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