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育英科技课程系列丛书”之一,它遵循中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采用项目式学习理念设计内容,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编写。本书由10个综合项目组成,不仅有制作稳定类游戏产品、制造彩虹等创意实践,还有水火箭这样的工程项目挑战,更有制作面包、垃圾回收等科学照进现实的课例,趣味横生,富有挑战性。 在完成制作类项目时,请你像工程师一样实践,调研需求、明确问题和研究方法、设计方案、制作改进、评价反思。在对自然现象或社会性课题做出判断的时候,请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探究实践,寻找证据,明确研究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假设,厘清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细心地进行研究记录,得出科学合理且逻辑缜密的研究结论。 本书可供五四制或六三制六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科学”学科学习的补充课程使用。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项目1 昆虫生存指南 项目2 食物保卫战 项目3 制作面包 项目4 制作水火箭 项目5 中华小当家 项目6 垃圾大作战 项目7 探索绝对稳定 项目8 制造彩虹美丽心情 项目9 叶叶各不同 项目10 舌尖上的美味 序言 科学教育是关乎全局和未来的大事。回望历史,科 学打开了人类进步的大门。如果没有科学,人类可能仍 然行走在黑暗之中,整日忙于生计却仍难以果腹,更无 法摆脱愚昧的枷锁。展望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 进步不仅改变着我们所处的世界,也深刻影响着国家前 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中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拔节 孕穗期,也是树立科学信念、增强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对于深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构建支撑 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链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每一所中小学学 校面前的时代课题。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 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文件明确指出,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 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 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培养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北京育英学校从西柏坡一路走来,在赓续红色基因 的同时,将科学教育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抓 手,专门成立跨学科教研团队,汇集数学、物理、化学 、生物学、劳动、历史、信息科技、科学等学科的优秀 师资力量,持续推进科技课程建设,实施启发式、探究 式教学,探索项目式、跨学科学习,成功走出了一条科 学教育特色办学之路。2023年5月31日,总书记在育英 学校考察时指出,科学实验课是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 探索未知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总书记希望同学 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 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 自立自强作贡献。 我曾经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到育英学校调研,从学生 农场到科学教室,从课程教学到校园文化,边走边看, 边学边悟,深刻感受到科学教育在这里深深扎根、悄然 开花的育人魅力。在育英学校,学生可以在农作物种植 中学习科学,可以在过山车实验中探究科学,甚至在教 学楼后面还专门设有一处名为“科技苑”的活动区,学 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声聚焦、比扭力等30余件科 技互动室外实验装置体验科学…… 在育英学校调研时,育英学校于会祥书记讲了一个 发人深省的育人故事。十多年前,学校有一名学生,他 从小就非常喜欢研究昆虫,立志成为中国的法布尔。然 而,爱好昆虫的他却受到了个别教师的一些质疑,认为 他不以学业为重,不务正业。学校为了更好地保护他的 好奇心、探求欲,激励更多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 学,专门为他建造了一间开展昆虫研究的实验室,并以 他的名字来命名。学校的支持与鼓励极大地激发了他的 科学热情,他率先成立了昆虫社团,并最终顺利考入了 心仪的大学。如今,育英学校已经拥有100多个学生自 主社团,其中42个是科技社团。科学的种子正在一批又 一批的育英学子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育英学校科学教育体系化建 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课程设置、教学创新、资源开 发、环境营建等浑然一体,“做中学”“玩中学”蔚然 成风。在此基础上,“育英科技课程系列丛书”应运而 生。它绝不是一套浅尝辄止的资料汇编,而是一份凝结 了师生智慧、历经实践检验的行动指南。它对于中小学 学校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具有 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育英科技课程系列丛书”内容丰富,第一期共有 9个分册,努力做到了课程与配套资源的互补,保证学 生在课上和课下的学习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支持。目前, 育英学校将科技课程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实施,面 向每一名学生开展跨学科教学和实践育人活动,以师生 行动助推科学教育不断完善和优化。 其中,《综合科学》有4个分册,重点关注学生怎 么学,遵循“知—思—行—达”目标体系,以学生为主 体,在内容和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根据项目任务的 难度和复杂程度对项目进行了分类,并依据解决每一个 项目问题所用的思维方法确定主要的表现性任务,进阶 地设计了不同级别的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 学习的指导者,还是学习过程的评估员。项目注重运用 评价量规进行过程性评估和结果检测,以监督学生实实 在在地开展综合性学习实践。 《科学研究指南》分册以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为内 容,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帮助。整体框架以科学研 究流程为基础,涵盖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 订计划与方案、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与总结、得出结 论、形成成果以及展示成果等环节。学生只需阅读全书 并根据提示将思考记录下来,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 次完整的科学研究。 《综合科学 学生自主探究成果集》分册是在学生 完成《综合科学》学习之后,以学生自主探究思考与实 践所取得的成果为主要内容的30个作品集锦。 《初中数学建模》分册从初中数学内容出发,给出 了15个数学模型案例,这些案例旨在培 导语 这一套丛书,不仅仅是老师的智慧和育英学校的成果,也为全国到底如何做好科学教育提供了“脚手架”。育英学校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这一套丛书——为老师怎样教科学、学生怎样学科学,提供扎扎实实的支持,所以这是十年的结晶。我觉得也预示着科学教育下一步深化的切入口,我们也特别期待以后能继续有这样科学教育的丛书,让科学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砥砺奋进、引领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