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2013(关键问题)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胡舒立//王烁
出版社 线装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为何不同步

陈志武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崛起的成就非常突出。1980年中国GDP相当于全球GDP的4%,2006年已上升到约16%0跟印度相比。1980年时中国人均GDP约是印度的2/3,1990年时,两个国家人均GDP相等,1990年后中国人均GDP开始超过印度,今天中国人均GDP几乎是印度人均GDP的两倍。

但是在这个成就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结构上的问题。

先看消费。1952年中国民间消费大概是GDP的69%,接近今天美国民间消费占美国GDP71%的水平;到1978年,中国民间消费相当于当时GDP的45%,但到最近,这个比例却下降到36%左右。而相比之下,政府开支占GDP的比重,从计划经济时期的16%左右,已上升到最近的约30%。如果将预算之外的政府税收与开支也算入,会更明显。

再看收入。《人民日报》不久前的一篇文章讲到,从1993年到2007年,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49.49%下降到39.74%,降了差不多10个百分点。而《新京报》做过一个估算,数字更为惊人:劳动收入占GDP比重从1983年的峰值56.5%,下降到2005年的36.7%,22年的时间内下降了20个百分点。这些数字跟我们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比较一致的,即劳动者收入占总体国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

曾有两个美国人写过一篇关于中国制造业、就业和报酬变化情况的论文。他们估算,中国制造业工人一小时的薪酬,大约相当于美国同行业工人一小时薪酬的3%;跟中国最接近的是菲律宾,其制造业工人报酬差不多是美国制造业工人的6%;墨西哥约是美国制造业工人的12%。很多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的竞争优势,劳动力成本很低,而且劳动力数量大。但是到今天,这个优势是不是还有必要再维持下去?如果再维持下去,这个优势势必变成中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长久劣势,因为劳动力成本长久低廉的结果会抑制许多领域的良性发展,包括格杀技术创新的动力。

P26-27

书评(媒体评论)

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与反改革的力量交锋日益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讲,此后的改革比改革初期更为艰难。改革初期的阻力主要来自意识形态,而此时则主要来自既得利益;改革初期的措施有帕累托改进的特性,而此时国有垄断企业和政府部门已经享受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改革会损害它们的利益。推动国有垄断企业和政治体制改革,意味着政府要对自身进行改革,改革由此进入更为艰难的攻坚战,进度明显放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在当前这种改革开放的状态下,无论采取怎样的宏观政策,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都将无可挽回地继续下降。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回到小平同志所确立的改革开放状态,而是一味空谈,拖延时间,经济和社会的问题不断积累,有可能超过我们脆弱的社会结构所能承受的范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

如果以农民的纯收入作为基数,2009年的财政税收约为6万亿元,等于13.8亿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整个中国的农民数量还没有那么多,这更说明政府得到的钱是多得多么离谱。

如果征税权力不受限制的话,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只会继续下降,这个局面将无法改变。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陈志武

政府本身,到底是服务还是管理,也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服务型的政府,是以管理为主,还是以 服务为主?是代表部门利益,还是代表利益集团的利益,还是代表地方的利益,还是代表全社会的利益?现在,改革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利益集团的问题,而且存在着国家利益被部门化、政府化、政党化的情况。这些下一步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在地方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已经开始触及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王名

目录

第一章 成长烦恼:中国之瓶颈

 中国经济如何打破减速魔咒  

 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  

 土地流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为何不同步 

 中国经济为何被拖入今日困境  

 中国通货膨胀的经济逻辑与治理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是什么让中国人不满意 

第二章 民生愿景

 新医改两面大旗  

 廉租房之弊:西方的与中国的  

 农民工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应对 

 中国的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  

 如何构建全国一体化的社保体系 

 户籍制度改革的误区与突破口 

 为什么中国政府税收连年超高速增长 

 分税制的完善在于财权与事权的统一  

第三章 转型之维:中国之展望

 新国进民退风险与改革攻坚战 

 寄望权力不如变革体制 

 转型陷阱:中国面临的制约 

 农民新命

 新世纪的伦理纲常 

第四章 改革道路

 危险的自我陶醉 

 大扩张后国企何处去   

 真假改革的试金石  

 司法改革的困境与路径  

 中国司法改革的现实与未来 

 公共事件中的中国律师角色 

 土地制度改革与修法建言  

 打黑除恶与国家强制力的正当运用  

 不需要另起炉灶,再造一个顶层设计 

 提出顶层设计的意义非凡 

 拓展地方改革空间 

 

第五章 社会重建

 NGO 与治理理念:分享治理权的中国经验  

 微博:看客如何实现落地 

 刚性稳定:中国社会形势的一个解释框架  

 社会改革两头热

内容推荐

2013年,中国经济必将面临重大调整,公众有理由期待,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领导班子将会锐意改革。在此关键时间点上,财新传媒与线装书局合作,继去年的《中国2012:寻找真实的成长》之后,推出《中国2013:关键问题》一书。

因应着中国的复杂情况,胡舒立和王烁主编的《中国2013(关键问题)》并没有急于给出结论,而着意于摆事实、讲道理,极少空洞的宏大叙事。虽然对国情、改革和中国模式等问题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但是这本书仍旧保持了开放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吴敬琏、陈志武和许小年等作者,皆是一时之选,进一步保证了文章的品质与权威性。无论精读还是选读,不同需求的读者都会从中找到自己关注的焦点。

编辑推荐

未来中国将往何处去?走向一派繁荣昌盛,还是走向经济崩溃?胡舒立和王烁主编的《中国2013(关键问题)》将为您揭露增长受阻、民生告急、转型维艰、改革停滞不前的真相关键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将以失败告终,中国人再也过不上好日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