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无疑是西藏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应该值得记取的一年。这一年是大清德宗光绪三十年,也是藏历第十五个饶迥木龙年。这一年发生在西藏江孜一带的战争,直接改写了后来西藏地方乃至中国的历史。降边嘉措和吴伟合著的历史小说《十三世达赖喇嘛——1904年江孜保卫战》以浓彩重笔、磅礴的气势讲述了这场侵略与抗争的民族传奇,还原了西藏历史上光辉而屈辱的真实一页,这本书问世20多年,依然不失其历史价值,即使从文学描写的角度来说也洋溢着现实主义的爱国热情,对于我们沉思过去、返观当下都有一定的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十三世达赖喇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降边嘉措//吴伟 |
出版社 | 海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904年无疑是西藏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应该值得记取的一年。这一年是大清德宗光绪三十年,也是藏历第十五个饶迥木龙年。这一年发生在西藏江孜一带的战争,直接改写了后来西藏地方乃至中国的历史。降边嘉措和吴伟合著的历史小说《十三世达赖喇嘛——1904年江孜保卫战》以浓彩重笔、磅礴的气势讲述了这场侵略与抗争的民族传奇,还原了西藏历史上光辉而屈辱的真实一页,这本书问世20多年,依然不失其历史价值,即使从文学描写的角度来说也洋溢着现实主义的爱国热情,对于我们沉思过去、返观当下都有一定的意义。 内容推荐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十三世达赖喇嘛》一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十三世达赖喇嘛》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目录 第一章 雪域一神 第二章 阴影笼罩下的帐篷 第三章 这里升起一颗新星 第四章 曲妮打卦 第五章 新来的驻藏大臣 第六章 袅袅青烟寄深情 第七章 荣赫鹏的美梦 第八章 恐惧与烦恼 第九章 山脚下涌来一群羊 第十章 护法神的琵琶响了 第十一章 乃尼寺遭劫难 第十二章 八角街头 第十三章 在寂静的罗布林卡 第十四章 沸腾的拉萨 第十五章 神秘的蒙古喇嘛 第十六章 山间小寺 第十七章 圣湖之畔 第十八章 古堡下的欢笑 第十九章 兵困帕拉村 第二十章 巍巍铜塔 第二十一章 火神发威 第二十二章 令人畏惧的地方 第二十三章 冷寂的石狮子衙门 第二十四章 水,同血一样宝贵 第二十五章 他,属于这片土地 第二十六章 严峻的时刻 第二十七章 不灭的星光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雪域一神 天上有太阳和月亮, 人间有达赖和班禅。 ——藏族谚语 一个青年伫立窗前,良久地凝视着窗外,眉头微微蹙起,檀香木佛珠在两手间急速地搓动。 这个青年,就是被人们誉为“雪域一神”、执掌着西藏政教大权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 布达拉宫高达十三层,由红宫和白宫两部分组成。红宫用来存放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白宫则是历代执政的达赖喇嘛举行宗教仪式,办理公务以及平时居住的地方。白宫的最高处有两套寝宫,东面的叫东日光殿,西面的叫西日光殿,终日阳光灿烂,土登嘉措的寝宫在西日光殿。 站在布达拉宫的楼顶,拉萨城的全部景色尽收眼底;站在日光殿内看拉萨,视野虽然没有在楼顶那么开阔,却也能够清楚地看到这座古城的全貌。 伫立窗前的土登嘉措似乎无心观赏日光城清晨的景色,他显得疲倦、烦躁,还有几分紧张。眼睛一直朝西南方向眺望,他似乎在盼望着什么,等待着什么。但是,通往曲水宗的大道上是静悄悄的,既无行人,也没有马匹,他失望地叹了口气,慢慢转过身。把佛珠拿在手里,不停地搓动,嘴里喃喃地念着经,不时地把头探出窗外,朝曲水宗方向嘹望。 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在曲水宗汇合。从边境到拉萨,一定要经过这个渡口。大路上仍是静哨悄的。他再次捋下佛珠,想念一会儿经,好使烦躁不安的心平静下来,可仍然念不下去,索性把佛珠扔在床边的矮脚桌上,盘腿坐在床上。 拉萨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传昭大会。传昭大会是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于藏历土牛年(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发起的一个祈祷法会。每年举行祈祷法会时,全国各地信奉佛教的藏族和蒙族喇嘛都要来参加,是西藏最盛大的宗教活动。 达赖和班禅是宗喀巴的两个弟子。按照惯例,传昭大会要由达赖喇嘛亲自主持,若达赖不在或年幼尚未亲政,则由噶丹寺法台——噶丹池巴主持。 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正在主持今年的传昭大会。从他亲政那一年起,每年都由他亲自主持,已经是第八次了。 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大清皇帝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达赖喇嘛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额尔德尼是无量佛的化身。他们来到人间,是为了弘扬佛法,拯救众生出苦海。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已经在人间度过了二十八个春秋。二十八年来,风风雨雨,沟沟坎坎,土登嘉措几乎没有过过几天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安静日子。特别是亲政以来,政教事务繁重,使得年仅二十八岁的达赖喇嘛,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大得多。 土登嘉措确实感到很累,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他主持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和祈祷法会,接受来自全藏区数万名僧俗百姓的朝拜。拉萨地区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大年初一是佛爷的年,初二是王公贵族的年,初三是护法神的年。实际上也确是这样。按照惯例,正月初一清晨,由达赖喇嘛亲自主持,在布达拉宫举行了隆重的祈祷仪式,藏语叫“泽多”。祈祷仪式结束后,所有的官员和僧俗百姓都去各大寺院朝佛,拜见大活佛、大喇嘛。初一这天,不能互访拜年。 初二,西藏地方政府的僧俗官员们涌向布达拉宫,向达赖喇嘛祝贺新年。在达赖喇嘛接受一批又一批僧俗官员们的朝拜之后,噶厦政府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也要达赖参加。就在庆祝会结束,僧俗百姓到大贵族和僧俗官员们的府邸献哈达、贺新年之际,达赖才有机会稍事休息。就是这点儿空闲,也让他身边的僧官们,接连不断地贺年、请求摸顶给占了,使他忙碌异常。 初三,由达赖喇嘛亲自主持,把乃琼护法神请到布达拉宫,举行祭祀仪式。各寺院也要祭祀自己的护法神。 初四至二十五日,要在大昭寺举行规模宏大的祈祷法会,由达赖讲经,主持辩经大会,考核争取做拉让巴格西的喇嘛。 作为西藏政教领袖的达赖喇嘛,按理来说,这是他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政教活动。在这期间,他接受僧俗官员的祝贺,沉浸在成千上万名虔诚而狂热的信仰者的膜拜中,他感到自己主宰着一切,是至高无上的活佛。 今年的这些庆祝活动虽然热烈隆重,但缺少往日的欢快气氛,没完没了的礼仪,使达赖感到厌烦,他巴不得快快结束。一阵焦躁涌上心头,他感到困乏无力,想尽快回到布达拉宫去。 昨天,——藏历正月十五,达赖主持了一场最重要的考核拉让巴格西候选人的辩经大会。晚上,正当数万名僧俗百姓在八角街参加盛大的灯节时,在大仲译阿旺喜饶等少数几个亲信随从的陪同下,达赖喇嘛秘密回到了布达拉宫,推说自己要准备讲经,他请噶丹池巴洛桑坚赞主持这几天的辩经大会。 布达拉宫远离拉萨城,高踞于红山之上,达赖在这里,想使自己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但他愈想安静下来诵经,愈是无法克制。此时,儿时的往事一幕幕在他的脑海里浮现。 有一次,他问经师: “师父,念经时怎样才能一心不乱?”师父并没有马上回答,过了好一会儿,含义深长地说:“当你念经念到一心不乱时,我问你:是佛在念,还是你在念?念经不是一边念一边打消妄想,而是念到心与佛契,根境双泯,与道合一,才能往生净土……”师父顿了一下:“成佛不是一天半天的事,要下工夫,要肯下苦工夫才行。” 师父的话,在当时,很让土登嘉措费解,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慢慢地,他不但理解了师父的意思,而且也真的产生过神我不分、心与佛契的感觉。每当念经念得心念归一时,眼前泥塑、木雕的神像如同活了一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贯摄心中。刹那间,他的注意力便集中到一点,变得异常敏锐,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也顿然消失。此时此刻,经文的每一字,每一偈,便都深深地印在心里,真正到达一种无我而至净的境地。 P1-3 序言 历史是一面镜子 ——写在《十三世达赖喇嘛——1904年江孜保卫战》 2011年再版之时 本书问世到现在,整整25年了。根据各民族一些读者的愿望和要求,海豚出版社决定再版本书。作为作者,我们对各民族读者朋友的关爱和出版社的支持,表示由衷的谢意! 读者之所以喜爱这部作品,是因为她再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在雪域高原的一段鲜为人知的英勇悲壮的抗击侵略者的伟大斗争。人们常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我们不敢也不愿自诩自己的著作是优秀的作品,但是,由于这部作品第一次比较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这段历史,丰富了各民族读者对我国近代史的认识和了解,对西藏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斗争精神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关系到国家的核心利益,关系到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自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的封建帝国的大门,把他们侵略的魔掌从四面八方伸向我们亲爱的祖国,不断地侵占和蚕食我国神圣领土,侵略者的铁蹄蹂躏着祖国的锦绣河山,外敌入侵,列强横行,生灵涂炭,金瓯破碎,瓜分豆剖,中华民族面临空前未有的严重危机和深重灾难。生活在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人民,也与全国各族人民一样,遭受着深重苦难。西藏人民不愿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捍卫祖国神圣领土,前仆后继,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一部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和主权的历史。发生在1904年的江孜保卫战,为西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斗争,书写了光辉的篇章。我们在再版前言里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认为,这段历史,不应该忘记。《十三世达赖喇嘛——1904年江孜保卫战》是一部历史小说,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这场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的作品。我们希望各兄弟民族的广大读者通过这部小说,对藏族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这场英勇悲壮、气吞山河的伟大斗争的历史,有更多的理解和了解。在当前的形势下,重温这段历史,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增进祖国大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进一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位评论家曾对本书作了这样的评价: “1904年无疑是西藏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应该值得记取的一年。这一年是大清德宗光绪三十年,也是藏历第十五个饶迥木龙年。这一年发生在西藏江孜一带的战争,直接改写了后来西藏地方乃至中国的历史。降边嘉措和吴伟合著的历史小说《十三世达赖喇嘛——1904年江孜保卫战》以浓彩重笔、磅礴的气势讲述了这场侵略与抗争的民族传奇,还原了西藏历史上光辉而屈辱的真实一页,这本书问世20多年,依然不失其历史价值,即使从文学描写的角度来说也洋溢着现实主义的爱国热情,对于我们沉思过去、返观当下都有一定的意义。这本书连续再版数次,也充分证明它持久的艺术魅力与重要的历史价值。” 我们愿借此机会,对于关心本书的所有读者、评论家和出版家,表示深切谢意! 降边嘉措 吴伟 2010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