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拙匠随笔(精)/建筑大家谈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梁思成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梁先生的8篇科普作品,另外还收入1950年写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在本书中,作者以随笔的方式,漫谈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寥寥数语,解释清楚了建筑学是什么、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等来自公众的疑问。同时,书中收录的对我国古代建筑的阐述也十分精彩,宫殿庙宇,各种佛塔,桥梁庭院,还有风景区的点缀和辅助设施、风格等,对于读者欣赏优秀的建筑和设计思路有很大的帮助。文章不长,文笔优美,深入浅出,言之有物,立论清新,是一本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优秀读物。建筑界业内人士、青年学生以及文化爱好者,都是本书的读者对象。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人,中国建筑史/营造文库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1924年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27年获建筑硕士学位,同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28年回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193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营造文库。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任系主任。1947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48年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梁思成先生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主持并参加调查过多处古代建筑的实例,对中国古代建筑、古代艺术发展、特征和成就进行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加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作品主要有:1919年设计清华大学王国维先生纪念碑,1934年设计北京大学地质馆,1949年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1952年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等。主要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文库》《图像中国建筑史/营造文库》《营造法式注释》《中国雕塑史》等。
目录
出版前言
代序 《拙匠随笔》的随笔 吴良镛
拙匠随笔(一) 建筑C(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美术)
拙匠随笔(二) 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
拙匠随笔(三)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拙匠随笔(四) 从“燕用”——不祥的谶语说起
拙匠随笔(五) 从拖泥带水到干净利索
祖国的建筑
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和建筑的艺术
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序言
《拙匠随笔》的随笔
吴良镛
前些年,有位年迈的国
外建筑学者对我说,他由于
年龄关系,具体的业务少了
,致力于某报建筑论坛专栏
写稿。他发现,这类文章读
者多,社会影响大,超过一
般学术论文,他对自己新“
领域”的开拓,欣然自得,
信心甚足。当时,我只一听
而过,并未去多想。
尔后,在编纂《梁思成
文集》时,看到梁先生晚年
的文章,特别是重读《拙匠
随笔》之后,仍深有启发。
文章不长,深入浅出,言之
有物,立论清新。这些文章
在当时就受到社会注意,我
记得梁先生告诉过我,某日
在机场,会到周恩来总理,
因为各有不同的客人,还是
总理发现了他,从他身后走
上来,拍拍他的肩膀说:“
你的《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
?》一文,我看了,写得很
好!这类文章,以后不妨多
写。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认识
。”其实不止周总理看了很
欣赏,其他如《千篇一律与
干变万化》一文浅释统一变
化规律,给予我们建筑教师
的印象也是很深的,并常为
人所引用。重读之余,我倒
想起前面所说的那位国外建
筑师的话来,我深感建筑是
社会事业,它是为广大群众
服务的,也要求社会对建筑
的广泛了解和支持。从这个
意义上讲,加强对建筑的介
绍与评论,目的就很明显了

梁先生当时列了一张单
子,计划先写十篇,每篇有
一个主题,从建筑是什么开
篇,内容也少不了一些典故
,题目甚至来一点噱头。例
如《从“燕用”——不祥的谶
语说起》一文,从宋代汴京
的建设与金中都建设,将开
封的一些宫殿建筑构件搬到
北京来,说到装配式建筑与
近代建筑施工等,以几件具
体的事看建筑发展之线索。
梁先生说“题目新颖,人家
一见就要看下去”,实际效
果也正是如此。
“随笔”所写,都是他长
期思考的问题,说古论今,
旁征博引,写起来却一气呵
成。他重视插图,都是亲自
动手画,像颐和园长廊一幅
,一再更改,画完颇为得意
,可惜原稿遗失,《梁思成
文集》所刊的是别人摹写(
附带说一句,他还想自己专
为青少年描画一本中国建筑
发展的“小人书”,也是出于
普及建筑文化的用意,但未
能实现)。这建筑随笔的写
出,是在他以火炽的热情,
阐述建筑科学及建筑艺术的
重要性的又一努力。可惜像
这样的学术小品后来也和《
燕山夜话》的下场一样,中
途停顿,窒息了。
这些年来,讨论建筑的
随笔杂文之类的文章多了起
来,老年专家如张开济、陈
从周先生等就写了不少雅俗
共赏的随笔,吸引不少晚报
的读者。中青年专家也陆续
涌出,这是建筑思想活跃的
表现,对推动学术讨论,普
及提高中国建筑科学与艺术
水平作用很大。“人民城市
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人民是城乡的主人,我们
应当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将
我们的服务对象——城乡的
主人,对建筑的积极性创造
性发挥出来。《建设报》的
编者有鉴于此,拟恢复“拙
匠随笔”专栏,既是“拙匠”
随笔,当然还是由“匠人”来
写,只是从一家发展到百家
,从一位老年的建筑工作者
个人孜孜奋战,发展为老中
青参加的建筑论坛与普及建
筑科学园地,这是饶有意义
的。编者要我开篇,爰将梁
先生撰文经过,及我所想附
记于上。我的文章一写就长
,这是不足为训的。
1987年7月25日
中东上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0: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