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增田维忠、虞希华著的《东渡秘笈》包括《青山苦恋》《琥珀与水晶》《师缘》三个电影作品,梗概如下: 《青山苦恋》:描写明末高僧——隐元禅师东渡日本的故事。永明王永历八年(1654年)应日本长崎的华侨寺院兴福寺住持、中国浙江杭州僧人逸然的邀请,并在郑成功的帮助下,从厦门到达日本,在京都宇治创建了万福寺,开启了佛教一派——黄檗宗,把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农耕等到传到日本发扬光大,隐元禅师生前,曾由日本太上法皇授以大光普照国师的称号。从中国传过去的四季豆,日本现在仍然称它为“隐元豆”。 《琥珀与水晶》:中国唐朝天宝十五年间(公元756年),农历六月中旬“安史之乱”,都城长安被乱军所破。杨贵妃罹难复活,幸得遣唐使相救,悄然东渡日本;客居山口县大津郡久津地方,情系皇室将门知音,悉心切磋清酒文化。时逢东瀛动荡,贵妃出谋襄助“孝谦”女天皇平息叛乱,为中日友善史册增添了一段浪漫而离奇的传说故事。 《师缘》:近代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原名周树人,年青时作为大清帝国官派留学生东渡日本。当初为救死扶伤选择学医,只身前往仙台医专,拜师藤野严九郎先生,缘起伦理,心心相惜。寒假期间返回东京,偶遇孙文、秋瑾等民主革命先辈,卷入了“取缔清国留学生”事件,目睹险恶,义愤填膺……更不料,返校课间观看幻灯新闻,竟然亲眼目睹辱华情景……周树人忍无可忍,毅然决然弃医从文,挥笔呐喊,拯救灵魂;于是直奔恩师藤野先生书斋含泪惜别,先生苦言挽留,弟子心潮澎湃! 目录 青山苦恋 琥珀与水晶 师缘
序言 为纪念《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我 接到老朋友增田维忠先生和虞希华先生共同著书出 版的消息,感到非常欣喜。增田先生的父亲是日本 人、母亲是中国人,他拥有日中两国的血缘,长期 生活在中国,回到日本后事业有成,是一名好男儿 。虞希华先生是原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 任,我访问增田君的中国故乡绍兴市时,受到虞先 生的热情接待。 两位竭尽全力写出的这本书,是以电影文学剧 本形式表述的;我想可以期待,届时以本书为蓝本 拍成中日合作的电影。 本书收纳了以日本和中国都熟知的隐元禅师、 杨贵妃和鲁迅为题材的小说三篇。对三位主人公及 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是水到渠成的,而且描摹了 不同时代的日中两国之风情。在推敲和回味本书章 节的同时,读者的眼前可以清晰地浮现出:隐元禅 师周旋于明代的京师(现北京)与江户(现东京) 时代之模样,杨贵妃活跃于唐代的长安与扶桑的奈 良之景象,青年鲁迅奔波于清代的绍兴与日本的仙 台之历程。 《青山苦恋》中的隐元禅师,至今与日本的家 常食材“隐元豆”联结着他的姓名那样,是日本人 熟知的一位高僧。但是,关于隐元禅师东渡弘法时 的国内明清之争,在日本却是鲜为人知的一幕中国 历史。与此同时,我想通过本书读者也能够了解隐 元禅师故乡的风情、福建人的生活样貌。 《琥珀与水晶》的主人公杨贵妃,由于安史之 乱,在马嵬坡(现陕西省兴平市)被逼迫离开玄宗 皇帝,之后在当地悬梁自缢。但据传说,交给叛乱 军士的非杨贵妃本人而是另有替身;真实的杨贵妃 死而复生、保全性命的故事,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 本也广为流传。 本书中,杨贵妃乘坐返回日本的遣唐使船到了 日本,的确也正如白居易《长恨歌》所叙述的那样 ,从道士打探杨贵妃的消息,知其去了海上仙山的 诗情画意来看,杨贵妃流落到日本就十分有可能。 《师缘》描述了鲁迅在留学日本期间与藤野先 生的深交与惜别,也是日中两国人民比较熟知的师 恩佳话。最近常听说,来自中国的众多观光宾客, 驻足于京都的岚山,伫立于仙台的青叶城址,他们 缅怀先贤,走近鲁迅纪念碑久久地仰望…… 总之,本书的三篇电影小说,必将成为中国人 知悉日本、日本人熟识中国的绝佳脚本。希冀并感 谢广大的日中读者关注此书,不吝赐教。 日本国众议院议员 海江田万里 2018年盛夏 于东京
导语 增田维忠、虞希华著的《东渡秘笈》收纳了以日本和中国都熟知的隐元禅师、杨贵妃和鲁迅为题材的小说三篇。对三位主人公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是水到渠成的,而且描摹了不同时代的日中两国之风情。 本书的三篇电影小说,必将成为中国人知悉日本、日本人熟识中国的绝佳脚本。 精彩页 四 黄檗山“万福寺”后院。 隐元禅师推门进入“松隐堂”禅房,放下禅杖,行至案桌,铺开大幅宣纸,提笔饱蘸浓墨,自言自语道:“人哪!人之初,性本善——”,正欲书写“人”字一撇,眼前突现三弟子在瀑布中的一幕,随即将笔势直达宣纸下沿而去,形同飞瀑直下…… 浓重的一笔,几乎占了纸面右侧的一半。 隐元禅师提笔凝思片刻,正要向纸面左侧落笔之时,忽闻寺院梵钟鸣响。原来上午的讲经时间已到,隐元不无留恋地将笔搁下。 万福寺“大雄宝殿”,庄严肃穆。 殿内,僧人列于堂下,秩序井然,或坐或站,静候着禅师。 殿外,台阶上下,石栏两侧,站了一大片信徒,也静静地沐浴在庄重而神圣的氛围中。 隐元禅师缓步进入“大雄宝殿”,在释迦牟尼佛像前盘腿而坐。殿内殿外齐诵“南无阿弥陀佛”,余音绕梁,回荡四方。 黄檗山山道上,有两人一前一后疾奔而来。前面的是中日商航“福州号”船主何素如,后面的是日本长崎东明山“兴福寺”信使。 两人汗流满面,在山道上疾步奔走,一听到远处梵钟声响,越发加快了步伐…… “大雄宝殿’’之中,隐元禅师正在讲法。当他瞥见殿门外的两个行色匆匆之人,一眼便认出了其中的老熟人“福州号”船主何素如,立刻举手招呼两人入内。 “松隐堂”禅房。宾主就座。 书案上并排放着三封业已开启的信函,落款处均可见“日本国长崎兴福寺住持·逸然性融”的工整楷书。隐元禅师接过信使奉上的又一函件,不无感慨道:“二位不辞辛劳,此乃弥足珍贵之第四回奔波了!” 船主何素如忙向隐元抱拳施礼:“岂敢,岂敢,渴望禅师详察信内之情。” 隐元拆封读信:“啊!弟子也懒呀——都怨老衲思虑不周,让你代我东渡……谁知遭此不幸,呜呼,哀哉,无怪乎为师长夜难眠,时有噩耗入梦!” (叠印画面) 数月之前的隐元禅房。 隐元抚弄着案头那三封邀请信函,再次抽出第三封来函的内笺,思虑再三后,决定派身旁得力弟子“也懒性圭”代表自己赴日传法。 陡然间,也懒性圭身上的袈裟全然湿透,诉说在东渡海上遭遇狂风恶浪,尽管与船工一起拼力搏击,还是不幸被风浪吞噬……滚滚浪涛中,也懒的魂魄未散,化成青云飘入黄檗山间,隐入禅师梦帐,泪流满面地向师父捧还袈裟。 隐元禅师如从梦中惊醒,双手接过日本信使躬身捧上的也懒遗物——袈裟,两眼满含泪花,口吐铿锵之声:“弟子遇难,为师有责。此番老衲自行前往。否则,愧对上苍啊!” 日本信使和同行船主双双跪地,齐声拜谢。 五 清军铁骑一路南下,杀声震天。 长江北侧战火纷飞,明军抵御,胶着不休。 “扬州”古城被破,一片血海,尸横遍野。 夜色中,从尸体堆里爬出一员明将,偷袭清军哨卡,跃马扬鞭,直奔南明陪都而去…… 长江南岸。南明都城夜灯朦胧,一片萧然景象。 南明君王连夜召集群臣商议御敌对策。文臣难掩满面愁云,武将不免搓手顿足。 唯有郑成功大将军不减英武豪气,移步上前道:“扬州不保,已无退路。自古道,立足长江之北,方有天堑可言。如今看我大军背水一战,自当挫败劳师南下之敌!” 一旁的大军师黄道周也是成竹在胸,连声赞同道:“成功大将军所言极是!非进则退,退无所退,以退为进,天下可为。皇上圣贤,所向无敌。我大明唯有一鼓作气,方能险中取胜!” 南明君王频频颔首,大为振奋,下旨道:“郑成功大将军前番收复台湾,战功赫赫;目下抗清在即,火速调兵,卫我南明!” 天色微明,江南的运河波光粼粼。 郑成功与黄道周策马扬鞭,沿着运河向东南大地飞奔疾驰。 P1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