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研究/序伦财经文库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瑜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陈瑜著的《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观察新兴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综合运用了生态位理论、产业创新理论、经济计量等方法,从不同层面探析了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丰富了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本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①对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生态位进行测度,总结出五种聚类类型,并发现新兴产业创新资源分布呈现“船锚”型空间分布;②引入Lotka-Volterra模型,发现生态位不同的重叠状态对新兴产业竞争的影响;③从案例分析的视角,对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的生态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特征、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小米公司通过迭代创新,形成共享互赢的生态环境,实现了飞跃式发展;④研究了生态创新系统的协同模式;⑤对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R&D效应进行测度,发现高集聚行业的R&D效应对行业生态的形成有显著影响;⑥讨论了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创新系统组成,提出了“四棱锥”模型以及生态系统的优化模式。
作者简介
陈瑜,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1983年8月出生,福建福安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现从事生态创新系统、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2017年7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访学1年。在《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管理科学》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关于生态位的研究综述
2.1.1 生态位概念及演化
2.1.2 生态位的基本理论
2.1.3 生态位测度方法
2.1.4 生态位在产业研究中的应用
2.2 生态创新系统的文献综述
2.2.1 生态创新系统理论发展
2.2.2 生态创新系统的应用
2.3 新兴产业研究的文献综述
2.3.1 新兴产业概念内涵
2.3.2 新兴产业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
2.3.3 新兴产业发展思路
2.3.4 新兴产业创新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生态位测度研究
3.1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生态位测度指标体系建立
3.2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生态位宽度测量
3.2.1 生态位宽度计测原理说明
3.2.2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生态位宽度计测
3.3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生态位重叠度测量
3.3.1 生态位重叠度的计测原理
3.3.2 生态位重叠度的计测结果分析
3.4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生态位态势测量
3.4.1 生态位态势的测度原理
3.4.2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生态位态势的测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研究
4.1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生物学建模分析
4.2 生态创新系统建模方程及运行机理
4.3 光伏产业生态创新系统运行机理分析
4.3.1 光伏产业的生物学特性
4.3.2 光伏产业的创新价值链分析
4.3.3 光伏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构成
4.3.4 光伏产业生态创新系统运行机制
4.3.5 光伏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运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演化路径
5.1 小米公司简介
5.2 小米生态创新系统的形成
5.3 小米生态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5.3.1 小米产品的迭代创新
5.3.2 小米社群
5.3.3 小米服务体系
5.3.4 小米生态环境
5.4 小米生态创新系统的特征
5.4.1 发烧友的领先策略
5.4.2 用户深度参与产品开发
5.4.3 循环迭代创新
5.4.4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5.5 小米生态创新系统的演化
5.5.1 小米生态创新系统的构建
5.5.2 小米生态创新系统的扩展阶段
5.5.3 小米生态创新系统的完善阶段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协同模式研究
6.1 生态创新系统的协同特征
6.1.1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广泛参与性
6.1.2 生态创新系统的价值互联性
6.1.3 生态创新系统的开放协作性
6.2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协同模式
6.2.1 建立协同战略
6.2.2 协同文化
6.2.3 协同流程
6.2.4 组织与管控
6.2.5 协作与连接
6.2.6 建立绩效指标
6.3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协同案例
6.3.1 IBM Power生态创新系统的协同
6.3.2 生命科学生态创新系统的协同案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R&D效应测度
7.1 R&D效应对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影响
7.2 行业差异性对R&D效应的影响
7.3 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生态特征
7.3.1 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7.3.2 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的生态分布
7.4 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R&D效应测度
7.4.1 协整检验
7.4.2 Granger因果检验
7.5 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异及演进研究
7.5.1 ESDA方法介绍
7.5.2 研究区域及数据选取
7.5.3 长三角地区创新的空间分异及演化
7.5.4 讨论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兴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优化策略研究
8.1 构建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生态创新系统
8.1.1 知识型员工发展的生态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
8.1.2 知识型员工发展的生态因子提取
8.1.3 知识型员工发展的生态创新系统构建
8.1.4 案例分析
8.2 综合实施生态创新系统优化的策略模式
8.2.1 生态位分离策略
8.2.2 生态位扩充策略
8.2.3 生态位的K—R策略
8.2.4 生态位联盟策略
8.3 案例分析
8.3.1 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概况
8.3.2 生态位分离策略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8.3.3 生态位扩充策略
8.3.4 生态位K-R策略
8.3.5 生态位联盟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之处
9.3 研究的局限性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