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所谓蒙学 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蒙学对中国道德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的发展 甚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也颇受日本、朝鲜、俄国及一些西方国家的重视。
本书精选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小儿语'、'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10种被广泛认为*有代表意义、*很好的蒙学读物 予以文化背景介绍、现代译文评析和词句典故注解。书中介绍了古代有关文史哲经、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名物典故、风俗人情、礼仪道德、勤勉故事、很好诗歌等多方面的丰富知识。 目录 目录
三字经
百家姓
弟子规
千字文
千家诗
五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绝句
七言律诗
笠翁对韵
卷上
卷下
声律启蒙
卷上
卷下
小儿语
四言
六言
杂言
幼学琼林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龙文鞭影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精彩页 天 文
【原文】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②。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③。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④。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⑤。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⑥。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⑦。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⑧。
【注释】
①混沌:混混沌沌的元气。乾坤:天和地。奠:定,形成。
②气:元气。轻清:轻薄清朗。重浊:厚重浑浊。
③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七政:古代人们以为日、月、五星的运行变异,是天在告诉人们政治的好坏,帝王因而以此作为施政的参考,所以称为七政。三才:指天、地、人,生生不息,各具才能,故合称三才。
④宗:根本。象:象征。
⑤螮蝀(dì dōnɡ):虹。淫(yín)气:指阴阳之气不和。蟾蜍(chán chú):俗称癞蛤蟆,传说嫦娥偷吃了不死之药,奔向月宫,化为蟾蜍。月魄:月初生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
⑥石燕:形似燕子的石头。传说零陵山有这样的石头,风雨来时会迎风飞翔,风雨停止又恢复原状。商羊:一只足的鸟。齐国的宫殿前曾出现这种鸟跳舞,孔子解释说,商羊舞是天将大雨为灾的征兆。
⑦羊角:指羊角风,旋转似羊角。雷鞭:指神话中赶雷车的鞭子。
⑧青女:神话中掌管降落霜雪的神女。素娥:即嫦娥。
【译文】
模糊一团的宇宙一经开辟,天地从此奠定。轻清的元气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混浊的部分凝结在下面便形成了地。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大星并称为“七政”;天可覆盖万物,地能承载万物,人能创造万物,因此,天、地、人被合称为“三才”。太阳是阳性事物的源泉,月亮是阴性事物的象征。虹,又可以叫作“螮蝀”,古人认为虹的出现多与现实中的灾害、邪祟、生育、男女等事相关,因而被认为是天地间的“淫气”;月宫里的蟾蜍,是月魄的精华所在。将要起风的时候,石燕就群起而满天飞翔;即将下雨的时候,被称作商羊的独足鸟就展翅起舞。旋风因屈曲盘旋像羊的角,被称为“羊角”;闪电过后是雷鸣,故闪电又被称为“雷鞭”。青女是古时候神话传说中掌管霜雪的神女;素娥即古代传说奔月中的嫦娥,故古人常常用嫦娥代称月亮。
【解读】
《幼学琼林》开始就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常言“天能覆我,地能载我”,中国人也有天为父、地为母的观念。依佛教的观点,孕育一切生命的天地,如同佛的真如法身遍满虚空,具有无量功德,无限妙用。以下分别说明涵盖四大元素的山河大地、日月风雷之结构、作用,以及他们如何展现法身的体、相、用。古人认为的天地来源,相传是盘古开天地,打开了混沌。盘古是如何打开混沌的呢?古书上描写的很多。大概说来就是这样的:某日,盘古生在混沌中,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来的,也没有人知道他从何而来,反正就是某天就在那里了。盘古在天地之中,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天地慢慢分离,天每日增加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每日长一丈,这样,万八千岁后,天地相距九万里。这样,天地就分离了。利用神话来解释天地的由来,把深奥的天地形成之谜,形象生动地展现给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