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茶山植物群落调查,茶树的植物特征和生态条件考察,通过对中华木兰、五桠果、不同类型古茶树(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不同地区普洱茶树(临沧市永德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易武镇、普洱市国家优良品种云抗10号)、普洱市思茅区同一茶山不同品种普洱茶树(国家级茶树良种云抗10号、云南省优良品种长叶白毫、地方品种雪芽100号)的木材构造进行比较研究,结合DNA鉴定和茶叶检测分析,为茶树的进化和分类提供植物形态学、木材学、化学分析层面的实证,为古茶树构造特征、进化过程、茶树遗传育种、茶叶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简介 梁涤,西南林业大学工学博士,并取得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学士、西南大学农学硕士学位研究古茶树育种进化和古树茶加工近三十年。发表论文和报告百余篇:长期任云南海关学会理事从事国门生物安全专家组课题研究;先后参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古茶树年轮其全项目云南国家基金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参加古茶树保护条例和古茶树鉴定相关标准制修订;入选景洪市委党校专家库;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成员,国际木材解剖学家协会(IAWA)成员。 目录 序 前言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3 研究技术路线 2 茶山植物群落调查及茶山古茶园茶树调查 2.1 茶山植物群落调查 2.2 茶山古茶园茶树调查 2.3 本章小结 3 中华木兰与五桠果木质部解剖构造比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中华木兰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分析 3.3 五桠果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分析 3.4 中华木兰与五桠果次生木质部构造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五桠果与同一产地三种古茶树木质部解剖构造比较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野生型古茶树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分析 4.3 过渡型古茶树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分析 4.4 栽培型古茶树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分析 4.5 五桠果与野生型古茶树解剖构造比较分析 4.6 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古茶树解剖构造比较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不同产地普洱茶树与中华木兰木质部解剖构造比较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 临沧市永德县栽培型茶树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分析 5.3 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镇丁家寨栽培型茶树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分析 5.4 普洱云抗10号栽培型茶树解剖构造分析 5.5 中华木兰与不同产地普洱茶树解剖构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同一产地普洱茶树木质部解剖构造比较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2 云抗10号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分析 6.3 长叶白毫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分析 6.4 雪芽100号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分析 6.5 三种茶树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比较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茶树及其相关植物次生木质部解剖构造比较分析 7.1 宏观特征比较分析 7.2 微观特征比较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基于系统发育的茶树亲缘关系分析 8.1 材料与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茶园茶树的茶叶理化分析 9.1 材料与方法 9.2 茶叶理化成分检测 9.3 普洱茶与大理茶茶叶理化成分比较分析 9.4 本章小结 后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