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称量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与商品之间存在着等价交换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金属称量货币发展成为金属数量货币钱币。钱币被国家垄断制造之后,就出现了货币的信用化,钱币中出现了“虚币”。 虚币是币材金属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的钱币,虚币与商品之间存在着“非等价交换”关系。为了维系这种非等价交换关系,节约金属,多造货币,扩大货币发行量,货币的发行者——世界古代各个国家建立了专门的货币立法,其中的内容至少包括三个方面:①禁止百姓造币,保障国家对造币的垄断;②规定虚币与实币之间的比价,保障虚币能够代表实币的一定价值发挥货币职能;③禁止百姓拒绝接受国家制造的虚币,保障虚币的法定流通地位。 作者简介 石俊志,1953年6月出生,河北丰润人,攻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史学博士学位;攻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攻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攻读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数学院精算统计专业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货币法制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国际保理》、《现代精算数学原理》、(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商业性债权转股权法律研究》、《半两钱制度研究》、《五铢钱制度研究》、《中国货币法制史概论》、《中国货币法制史话》及有关金融、法律、历史方面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 普通法中的量化尺度 第一节 奖罚轻重的量化尺度 第二节 商品价格的量化尺度 第三节 劳务工资的量化尺度 第四节 租借收益的量化尺度 第二章 国家垄断铸币权 第一节 雅典城邦垄断铸币的《钱币法令》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秦国垄断铸币的《金布律》 第三节 中国古代汉朝垄断铸币的《二年律令》 第四节 罗马共和国垄断铸造阿斯铜币 第三章 实币与虚币之间的法定比价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秦国的固定比价制度 第二节 中国古代汉朝的浮动比价制度 第三节 古罗马铜币与银币的比价 第四节 古代诸国金币与银币的比价 第四章 法律禁止百姓拒收虚币 第一节 虚币产生的原因和方式 第二节 秦律禁止百姓拒收虚币 第三节 汉律禁止百姓拒收虚币 第四节 日本天皇令百姓不得拒收虚币 第五章 古代诸帝国的货币体系 第一节 大汉帝国的货币体系 第二节 罗马帝国的货币体系 第三节 安息帝国的货币体系 第四节 贵霜帝国的货币体系 第六章 保障货币流通总量的法律措施 第一节 法律禁止百姓销毁铜钱 第二节 法律禁止百姓挟带货币出境 第三节 法律禁止百姓储藏铜钱 第四节 补充货币流通总量的法令 附录 附录一 《乌尔纳姆法典》 附录二 《埃什嫩那国王俾拉拉马的法典》 附录三 《李必特·伊丝达法典》 附录四 《汉穆拉比法典》 附录五 《赫梯法典》 附录六 《秦律·金布律》 附录七 《汉律·二年律令·钱律》 附录八 石俊志货币史著述及主编译丛书目 参考文献 序言 2020-2022年,我在清华 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给博士 生讲述“世界货币史”课程。 此前,对于世界货币史的研 究在我国学界尚属空白。为 了弥补这一空白,我撰写了 有关教材——《世界货币史 ·上古卷》。 本书是《世界货币史·上 古卷》的组成部分,专题讲 述金属货币信用化之后,为 了保障货币的有效和稳定运 行,古代国家建立了专门的 货币法制。 从世界货币史的角度来 看,货币与法律有着共同产 生、相辅相成的关系。 货币是价值尺度,法律 是行为尺度。法律赋予货币 价值尺度的功能,货币又是 法律执行过程中的量化尺度 。 最早的货币是称量货币 。当称量标准在一定国度内 被国家法律统一时,一般等 价物就转化为称量货币。因 此,最早的货币产生于法律 对称量标准的统一。从另一 个角度来看,国家法律对于 国民行为进行规范,需要奖 罚量化尺度。所以,国家法 律一经建立,就引用了货币 量化尺度。因此,最旱的货 币和最早的法律几乎同时产 生,二位一体、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货 币法制的建立可以分为以下 三个阶段。萌芽阶段。称量 货币一经出现,便在人类最 早的普通法中充当法庭判定 奖罚轻重的量化尺度。此时 的法律是针对国民行为的普 通法,而不是专门的货币法 。货币在此时的普通法中, 只作为执法量化尺度,区分 奖罚轻重。 准备阶段。在称量货币 时代,称量货币与普通商品 或劳务的交换,采用市场价 格,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称 量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 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除了作 为法庭判定奖罚轻重的量化 尺度,在普通法中还被用作 制定商品价格、劳务工资和 租赁、借贷收益等的价值量 化尺度。 建立阶段。称量货币的 发展产生出数量货币,数量 货币的制造被国家垄断,国 家为了在金属资源有限的条 件下制造出更多的数量货币 ,就大幅度地减少金属货币 的含金量或者降低金属货币 的金属成色,从而创造出信 用化的金属货币——虚币。 虚币的产生,转变了实币时 代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 换原则,产生出货币与商品 之间的“非等价交换”。为了 使这种“非等价交换”方式得 以持续、稳定地进行,国家 建立了专门的货币法制,从 而使货币相关法律从普通法 中分离出来。 若干萝卜交换若干白菜 ,遵循市场的等价交换原则 ,不需要专门的立法;虚币 与各类商品的交换,不再遵 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不得 不依赖专门的货币立法。于 是,随着货币的发展演化, 出现了专门的货币立法。此 后,货币的发展和相关法律 的发展又在一个新的平衡状 态下继续前行。 从货币法制循序渐进的 成长过程来看,货币法制的 建立,要从普通法中的量化 尺度开始讲起。 石俊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