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理解“十四五”规划中的智慧物流概念 发现新消费浪潮背后的潜在商机 近年来,新消费品牌不断涌现,新形态电商亦迅猛崛起,而背后正是数智物流的强力支撑。在数字技术的助推下,传统的物流网络正升级成去中心化的物流产业生态圈,在大幅提升运转效率的同时,更为孕育新的商业模式提供可能。 在这场数智变革中,商家与顾客、生产与消费的关联被彻底重塑,从社区小店到传统商超、从快递骑手到货运平台,每个组织与个体都被赋予了新的角色与能力。 本书揭示了物流产业数智化的路径和方法,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加强客户连接、发现增长方向提供依据。 目录 引言 新时代的号角 第一章 新消费:消费者主权时代的来临 消费者争夺商业权力 消费者主权时代商业的进化 第二章 新商业:商业进化倒逼物流变革 商业进化:从跨城零售到同城零售 商业进化中的供应链变革 物流变革:助推商业实现“快、准、高效 ” 第三章 新物流:数智时代的物流 数智时代的物流图景 物流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 物流行业的集体数智化转型升级 第四章 新协作:商业与物流数智化协作与价值重构 商业与物流的断档与重新分工协作的到来 商业与物流数智化协作的认知重构 商业与物流数智化协作的产业组织重构 商业与物流数智化协作的角色与机制重构 第五章 新生态:物流生态圈中的“点、线、面、体” 供需协同,商业与物流共同升维 物流生态圈中的“点、线、面、体” 物流商业模式升维 迈向物流“点、线、面、体”生态协同的新未来 结语 导语 ● 《平台战略》作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前菜鸟网络首席战略官陈威如教授与中国物流学会专家成员、阿里巴巴商学院智能商务系朱传波教授结合商业实践与先进理论,为企业增长供能; ● 理解《“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的“智慧物流”概念,帮助企业掌握新趋势,发现新商机; ● 帮助企业经营者了解供应链重构途径与进化方向,化成本中心为利润中心,做好直达用户的销售、交付与服务,提升赢利能力,应对不确定; ● 帮助物流从业者使用数字技术升级商业模式,找到数智化新生态中的自身定位,拓展多维价值。 精彩页 物流变革: 助推商业实现“快、准、高效” 商业进化目标: 快、准、高效 商业会往哪个方向进行进化? 答案是用户体验和客户价值。什么是用户体验? 是我需要的马上就有。什么是客户价值? 就是使货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流转效率得到提升。 从跨城零售到同城零售,本质上是数据驱动的人、货、场的重新连接。跨城零售的逻辑是“人找货”,同城零售的逻辑是“把货推送到人”。“人找货” 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消费者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数字化触点的连接去搜寻货品。所谓的“把货推送到人”,是商家主动推送特定的商品给特定的消费者(准) 并快速满足。当然,“准” “快” 的背后需要“效率”,没有“效率” 的“准” 和“快”,其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大致可以推断,“快”“准” “高效” 是商业的下一步进化目标。 “准” 指的是供应链规划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匹配。“快” 讲的是物流速度。“准” 和“快”,决定了产品与需求的匹配度和顾客的消费体验,影响企业的订单与业务,决定了企业收入项的大小。 “高效”,代表的是运营效率(包括物流运营效率),决定了企业为满足商业需求付出的成本项的大小。 “物流效率” 可以界定为“每增加一个单位物流成本的服务水平增加度”,这是基于边际服务水平层面的考量; 或者可以界定为“每增加一个单位服务水平对物流成本增加的控制度”,这是基于边际成本层面的考量。从商业进化来看,在某种程度上,现在的商业竞争是基于时间的竞争,商业对物流速度和服务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将物流效率理解为给定服务水平的物流成本的控制。 对于商业而言,物流既是创造收入项也是成本项,已经成为商业中不可或缺的变量。“鱼和熊掌兼得”,做到既准又快且高效,是物流助推商业从跨城到同城零售进化过程中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快、准、高效之间,哪个优先级较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也是盒马鲜生、顺丰、UPS(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 等商业与物流企业的经营哲学。今天的盒马鲜生、叮咚买菜主打的也是“快” ———30 分钟送达,当然这与生鲜品类的特征对物流的高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快” 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适应,这本身不重要,关键是消费者是否需要,企业敢不敢判断趋势、重金下注。 影响商业运营效率的变量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变量是订单。订单量大致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个是商品的产销匹配是否精准,即产品是否适销对路; 另一个是流通问题,例如物流的履约服务。没有快速的交付履约能力,订单量就上不去。反之,订单量小,物流也没法做到快,这一点从早期的快递服务体验可以感受到。似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的问题。 产销匹配越精准,物流订单量就越会持续增长,例如快递业务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电商红利。当电商红利不再,商品与消费者以快递方式连接的业务量增长就会趋缓,而新的物流连接方式如即时物流、同城配送等新物流业务订单量会实现大幅攀升。对于商家而言,需要随时做好商品与消费者重新连接与匹配的准备,这是商家构建快物流服务体系的前提。对于快递企业而言,跟随商业趋势构建多元的物流连接,既是商业行为,也是实现物流效率大幅提升的先决条件。 物流效率是建立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管理协同效应的基础之上的。对于单个组织而言,协同是内部的协同,效率更多取决于规模经济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尤其是规模经济效应。对于物流平台方而言,效率的来源取决于外部的协同。 初创企业,物流效率一般不高,为什么? 因为没有范围经济与协同效应,物流效率提升的唯一出路在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换句话说,订单量以及订单集中度是物流成本管控的核心。 应该说,物流效率是结果,不是目标。试想如果企业一开始进入市场,就考虑直接将运营效率摆在首位,而把流量、体验排在后面,那可能一开始就注定失败。当然,成功也有幸运的成分,融资烧钱、注重服务体验、打造流量入口,才会有后续通过组织、管理与运营方式的创新带来物流效率的提升。事实上,社区电商叮咚买菜还没有实现盈利,原因在于通过建前置仓提升物流服务体验的做法,最后一公里的成本短期内难以降低。如果一直无法消化最后一公里的高昂人力成本和生鲜损耗成本,企业就有可能在社区零售这个新的赛道黯然出局。例如,首创“前置仓” 生鲜到家模式的每日优鲜在2022 年被曝出因资金链紧张而面临破产解散。 在体验为王的商业时代,有的企业由于融资烧钱难以实现收支平衡,最终选择缩小战场或黯然退出。个中原因,既有烧钱没烧出流量,也有运营效率低下入不敷出。但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资本、创业者进来试水,先把流量烧起来,获得大量的消费数据后再试图做到供需的精准匹配,回到“准、快、高效” 的良性轨道上来。例如,社区零售赛道通过建前置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