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田制史(精)/中国史略丛刊 |
分类 | |
作者 | 万国鼎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国田制史》以时间为序阐述了我国自上古至元朝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揭示了土地制度与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赋税等的关系,为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农村问题、土地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书主要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上古田制之推测及土地私有制之成立》,探讨了黄帝至战国土地制度的形成及特点,提出商周社会推行村落共有制、采地制,而非井田制的见解;第二章《两汉之均产运动》,梳理了两汉时期土地私有制出现的弊端,及由此而兴起的限民名田、王莽改革等均产运动;第三章《北朝隋唐之均田制度》,讲述了魏晋至隋唐均田制度的兴起、流变、衰落,阐释了阶层、人口等对土地制度的影响;第四章《均田制度破坏后之唐宋元》,讨论了唐中叶及五代、宋、辽、金、元各个朝代的土地问题和相关土地制度的嬗变。书稿文质兼美,引用大量史志资料,文中观点历久弥新,对相关研究者和学习者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 万国鼎(1897-1963),农史学家。江苏武进人。金陵大学毕业。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金陵大学教授兼农业图书研究部主任、中央政治学校教授、资源委员会委员等职。后任河南农学院、南京农学院教授。致力于搜集整理中国古代农史资料,1955年任中国农科院成立的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主任。曾主编《中国农学史》、组织编辑出版《中国农业遗产选集》8种等。以毕生精力开拓中国的农史研究事业,著有《中国田制史》《汜胜之书辑释》,及《耦耕考》《中国古代对土壤种类及其分布的知识》等论著,并翻译《农业经济学导论》《欧美农业史》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上古田制之推测及土地私有制之成立 一 古书传说之不可信 (一)井田之传说 (二)传说之不可信 二 商时殆为村落共有制 (一)商之文化 (二)商之农业 (三)村落与土地利用 (四)氏族社会与村落共有制 三 西周之采地制 (一)周以异民族征服东土 (二)被征服者成为奴隶 (三)土田之分割 (四)采地制之创行 (五)庶人之生活 四 春秋时代之采地 (一)采地制之沿革 (二)采地之授予 (三)采地之争夺 (四)采地之大小 (五)田与邑 五 农业与社会之变革 (一)农业之推广与进步 (二)一般经济之转变 (三)封建渐坏而郡县代兴 (四)贵族阶级之崩溃与平民之解放 六 列国之新政与采地制之破坏 (一)土田之整理 (二)赋税之改革 (三)采地制之破坏 七 采地制与井田论 (一)何谓井田制 (二)井田论之非事实及其与采地制之同异 (三)井田名称之由来 (四)井田论之权舆 八 土地私有制之成立 (一)私有制应运而生 (二)土地之买卖 (三)私有制成立之证 九 地主与政权 (一)地主阶级之产生 (二)官僚阶级与土豪劣绅 …… 第二章 两汉之均产运动 第三章 北朝隋唐之均田制度 第四章 均田制度破坏后之唐宋元 附图表目录 序言 土地问题影响于国计民 生至巨。年来农村凋敝,盗 匪横行,各方益感其重要, 亟亟谋有以解决之。然其关 系复杂,不容轻易试验,失 之毫厘,则差以千里,而遗 毒且及数世。故改革之先, 必须明了现状,察其所以然 ,证以前人经验,然后慎思 远虑,妥为规划,庶几弊少 而利多。易词言之,学理之 研究,现实之调查,历史之 探讨,均为不可或缺之准备 。今国内于此数者,方在经 始。历史犹无善本。吾侪生 中国,亟待解决者中国土地 问题,先民经验,尤不可忽 。而欲明现状之造因,亦必 追溯已往。用是不惴谫陋。 有此书之作。 往者市镇未盛,所重惟 农田,古人名土地制度日田 制,故本书袭称《中国田制 史》。然不以此为限,田赋 与田制关系密切,而言赋必 兼及差徭杂税,盖同为农民 负担,左右土地之分配与利 用。不可忽也。且制度之兴 废,事态之变幻,岂偶然哉 !其来必有所自,其灭必有 所因,而其效果影响,复有 深浅久暂之异。言史者不可 不穷源竟委,溯因寻果,否 则杂录故实,人云亦云,史 钞而已,不足言史也。土地 与当时学风、政治、社会、 经济、及农工技术均有关系 ,而其影响所及于国与民者 何如,尤为吾人所欲知。故 本书以田制为主,而论述所 及,不能以此为限也。 虽然,期望既奢,欲求 称意,谈何容易。吾国史籍 浩繁,而田制非其所重,绝 鲜条贯之叙述,东鳞西爪, 稽钩费时。古书简略,真伪 难辨。近代资料固多,收聚 则艰。必需之记载,每感缺 乏。益以剪裁论断,须具才 识;成书既无,诸待草创; 牵涉甚广,而个人学养有限 。余以习农而治史,殊不自 量;盖亦聊斩荆棘,勉为前 锋,抛砖引玉,则俟来兹而 已。抑此书在余亦为初稿, 原非定本,徒以在金大及中 央政校地政学院授此,恒苦 缺乏课本之不便,仓卒付印 ,兼供同好。惟祈大雅不吝 指教,俾再版时多所修正, 则幸甚矣。 书中分正文小注:正文 撮举纲要,力求简赅,脉络 自通;论辩引证之词,悉入 小注。友人或以为病。然余 之为此,盖有数因。吾国田 制之沿革变迁,史长事复, 古书复不尽可信,辨证费辞 ,合则难免混淆。不如析之 为二,览正文即可明其大体 ,欲知其详,则案小注,较 为醒目。而用作课本,字数 既多,内容繁复,亦宜析为 纲目,俾阅时易得要领,便 于记忆。且小注既分,论辩 引证,较为自由,多收原料 ,亦便异日之修正也。 余自任职金大农业图书 研究部,得与古书为缘,十 年不辍,探讨较易。编纂此 书之动机,卜凯教授实促进 之。兼承储瑞棠、闵侠卿、 奚竹卿诸君助为整理材料, 庄君强华助阅校样,刘君家 豪誊钞原稿。凡此均为此书 成因,特志于此,以表谢忱 。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二月 三日武进万国鼎序于南京, 兼为先祖友乐公百岁生辰之 纪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