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东坡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慕容素衣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苏东坡(1037-1101)原名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苏东坡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文、诗、词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文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东坡擅书法,是“宋四家”之一,尤擅文人画。同时,他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方面也有所贡献。
作者简介
慕容素衣,本名禹媚,湖南女子。青年畅销书作者,韩寒“ONE·一个”人气作者,豆瓣红人,讲故事的人。
理想是写富于性情的文字,过自在洒脱的生活,交坦荡有趣的朋友。
著有《时光深处的优雅》等畅销作品。
目录
第一章 面对变故——修得一颗淡定心
风波恶:大宋第一文字狱
众生相:谁在迫害,谁在营救
“罪”与罚:乌台一百三十天
第二章 面对低谷——修得一颗平常心
躬耕东坡:在荒地上开垦出一片桃花源
作个闲人:人生需要松弛感
雨中绝唱:从《寒食帖》到《定风波》
三咏赤壁:赤壁下的涅槃
第三章 面对敌人——修得一颗宽容心
与王安石:从公已觉十年迟
与章悖: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
与吕惠卿、程颐:迂夫子和真小人一样可恶
第四章 面对漂泊——修得一颗安定心
眉州:我家江水初发源
杭州:故乡无此好湖山
惠州:不辞长作岭南人
海南:家在牛栏西复西
第五章 关于家人——修得一颗温暖心
与苏洵:知子莫若父
与苏辙:夜雨对床空负约
与苏过:多年父子成兄弟
第六章 关于爱情——修得一颗柔软心
与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
与王闰之:生同衾,死同穴
与王朝云:嫁得才人胜帝王
第七章 关于友谊——修得一颗慷慨心
与欧阳修:文坛盟主薪火相传
与苏门学士:大宋最耀眼的朋友圈
异代知己:只渊明,是前生
第八章 关于生活——修得一颗欢喜心
吃货东坡:人生有味是清欢
佳茗似佳人,薄酒可钓诗
护花使者:只恐夜深花睡去
第九章 关于归宿——修得一颗光明心
南渡北归,心如明月
最好的告别是坦然面对死亡
坡仙:可供模仿的理想人格
附录
苏轼生平大事记
阅读及参考书目
导语
情趣盎然的生活家、天赋异禀的大文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人人偏爱苏东坡,读懂苏东坡,就读懂了中国人的性情。
古往今来,每一个普通人喜爱的理想人格代表——苏东坡。
当你迷茫时,他提醒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你失败时,他宽慰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当你落寞时,他开导你:“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当你痛苦时,他相信你:“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精彩页
风波恶:大宋第一文字狱
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浙江湖州。
初至湖州的苏轼,尚沉浸在痛失好友的哀悼中不能自拔,他的好朋友文同已于这一年正月过世。文同以画竹名世,也曾在湖州为官,并开创了“湖州竹派”,世称文湖州。苏轼与他志同道合,两人都是竹痴,胸有成竹的成语就源自苏轼对文同的描述,他后来喜画竹,毫无疑问也是受文同的影响。两人同为巴蜀老乡,漂泊在凤翔时订下交情,相交十几年,感情格外深厚,苏轼曾说:与可于予亲厚无间,一日不见,使人思之。
骤闻文同去世的消息,苏轼痛哭了三日,一连几天都食不下咽。文同曾送了一卷手绘的《偃竹图》给他,七月二十八日这天,苏轼正在衙中庭前,展开好友的遗作细细赏鉴,文同之竹,妙绝天下,萧萧落落,疏朗中有挺拔之姿,数尺中有万丈之势,深得画竹之三昧。可惜如今墨迹如新,而故人已逝,苏轼睹画思人,不禁掩卷落泪。
正在此时,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的声音,有门子来报,说吵嚷的是一队差吏,来自汴京。
汴京两个字如同一声惊雷,惊醒了还在伤感的苏轼,尽管早已得知风声,他还是没想到逮捕他的人竟来得如此之快。
听门外那气势汹汹的阵仗,他的前半生,何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惊惶之下,他慌忙躲到了后衙,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恰好湖州通判祖无颇也在,便劝他事已至此,只能出去见台吏。苏轼此时已六神无主,又问该穿什么衣服,祖无颇安慰他说,既然还不知道是什么罪名,那就应当穿朝服相见。
苏轼换好朝服出来,见奉旨前来的皇甫僎身着靴袍,手拿笏板,一脸严肃,身后站着两位台卒,白衣青巾,面目狰狞,那种凶神恶煞的作派如同乌云压头、山雨欲来,让人喘不过气来。
吏卒们一言不发,更加让现场的气压低了几分,最后,还是苏轼开口请求:“我自知有很多地方都触怒了朝廷,想必今天肯定是死罪,还求降罪之前,能和家人诀别。”
皇甫僎面沉如水,只冷冷地说了四个字:“不致如此。”
在祖无颇的质疑下,皇甫僎才出示了一份追摄苏轼的公文,然后不容苏轼与家人从容告别,就催促他速行。两个吏卒闻令上来,用绳子将苏轼捆了起来,身为湖州最高长官①的苏轼,就像鸡犬一样被驱逐上路。这时距他知州湖州,才三月。
家人号泣着追了上来,苏轼虽在惊惶之中,却还竭力保持着一贯以来的幽默感。这种情境之下,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拿听朋友讲的一则笑话来宽慰夫人:
从前宋真宗召隐士杨朴为官,等到杨朴入朝,真宗问他:“你离家时,有人赠你诗吗?”
杨朴说:“只有臣妻一首:更休落魄贪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真宗大笑,于是放他还山。
家居闲话时,苏轼曾将这个故事说给王闰之夫人听过。
临行之际,他突然灵机一动,对夫人说:“你就不能学杨朴的妻子那样,作首诗送给我吗?”
断送头皮的生死大事,也能当成个段子讲出来,魏晋名士推崇的那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在苏轼身上听到了遗响。
惊慌之中的王夫人被他逗得破涕为笑,吏卒则恶狠狠地把苏轼拉出了门,顷刻间出城登船而去,沿途的百姓见他们敬爱的太守被五花大绑,狼狈不堪,都伤心得为之垂泪。
这大概是苏轼一生中少有的惶恐时刻,用狼狈两字都已经很难形容。其实,神宗的初衷只是将他押解回汴京询问,但皇甫僎等人完全将他当成犯了死罪的犯人来对待。
他们精心营造的恐怖气氛相当成功,苏轼的家人被吓了个半死,家中二十几口人连夜乘船去投奔苏辙,谁料官差竟紧跟不舍,将船上的物品翻了一个底朝天,素来温顺的王闰之惊怖之下,埋怨说这都是因为苏轼爱写诗,书成了一无所得,平白惹下了如此大祸,于是一把火将他的著作都烧了。
苏轼在被押解回京的船上,越想越怕,最怕的就是连累亲朋好友,在行经太湖时,他甚至想跳水自杀,一了百了,幸好被吏卒拉住了,有人劝他,如果未经审讯而自杀,必定会严惩亲友。想到这里,他才打消了投水的念头。此刻,他的心情就如起伏不定的湖面一样,生平头一次认识到了什么叫作江湖风波恶、人间行路难。
八月十八日,苏轼被押解至京,关进了御史台的监狱里,因御史台前种满了柏树,乌鸦喜欢聚集在柏树之上,因此又被称为乌台。苏轼的这段牢狱生涯,史称“乌台诗案”。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