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打开现代中国的一种方式,是打开现代文学。 作为“钱理群现代文学课”系列,这一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实质上就是一部“钱理群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它以“现代文学三十年”发展脉络为基本框架,精选 45 位作家、60多篇作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回到文学阅读、文学教育与文学史研究的起点与原点,回归文学本身——无论“新编”还是“新讲”,“新”就新在“以作家、作品为中心”。 一个基本事实:文学史的大厦,主要是靠作家,特别是大作家、经典作家支撑的;而作家的主要价值体现,就是他的作品文本。离开了作家、作品这两个基本要素,就谈不上文学史。 从1910年代《新青年》杂志诞生,现代文学三十年,历经启蒙、建构、纵深发展,薪火不息,既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也有周作人、朱自清、沈从文、冯至、萧红、张爱玲、艾青、赵树理、丁玲、钱锺书、废名、穆旦、汪曾祺……整个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是现代作家作为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向作出内心反应和审美反应的历史。 研究问题,输入学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主要作者、“大文学史”理念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资深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这一本《新讲》是他的第100部著作,80多岁写于养老院,也是钱理群文学史著述系列的“收官之作”。他说,依然只具有“有缺憾的价值”。他还说,教育没有文学,人的生命中没有文学,就失了“魂”,会导致民族的精神危机。 目录 ◎ 钱理群原声朗读篇目(书内扫码即听) ◆ 第一部分 郭沫若《天狗》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周作人《苦雨》节选+《苍蝇》节选 冰心《山中杂记》节选 鲁迅《影的告别》节选+《颓败线的颤动》节选 朱自清《背影》节选 ◆ 第二部分 闻一多《发现》 鲁迅《无声的中国》节选 戴望舒《乐园鸟》 茅盾《子夜》节选 戴望舒《寻梦者》 鲁迅《推》+《现代史》 老舍《断魂枪》节选 曹禺《日出》 ◆ 第三部分 艾青《我爱这土地》 冯至《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 萧红《呼兰河传》节选 汪曾祺《异秉》节选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 ◎◆ 前言 ◆ 1917—1927第一编 思想启蒙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第一章 理论的倡导 第一节 胡适:开启文学语言的变革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将现代文学语言的创造与现代民族国家的语言构建相联结 第二节 周作人:倡导文学思想革命 《人的文学》——“人的文学”“个人本位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目标的确立 第三节 鲁迅:“文学革命”实绩的创造者与开拓者 《无声的中国》——历史性的要求:“说现代中国人的,自己的,真心的话” 第二章 开创期的文体、语言试验 第一节 现代小说 :形式的创造 鲁迅:起点即成熟,开创中国和东方现代小说的全新范式 《狂人日记》——“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以及鲁迅的自省 《孔乙己》——“看—被看”模式的复杂、深厚与表达的从容 《在酒楼上》——“zui富鲁迅气氛的小说”:从“小说”看鲁迅其“人”,体会鲁迅小说的“复调性” 郁达夫:“自叙体现代抒情小说”的独创,语言“西化”中的“古典味” 《春风沉醉的晚上》——“同是天涯沦落人”模式的现代版 叶圣陶:现代小说体式和文学语言的规范化 《晨》——西方“横截面”小说理论的借鉴 第二节 现代新诗:外来形式如何在中国扎根 郭沫若:“新的诗歌体制”的建立者 《天狗》——形式的解放,“自由诗体”的创造 《地球!我的母亲!》——新诗的“落地”:“天地合一,天人合一” 闻一多:新诗的规范化,“格律诗”的试验 《发现》——闻一多式的沉郁:将奔放的情感控制于严谨的形式中 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雪花的快乐》——“人—自然—时代—诗”的精灵融为一体 第三节 现代散文:在继承与突破传统中构建现代汉语新范式 周作人:在散文中找到自己,开创“爱智者的散文体” 《苦雨》——周作人散文的基本意象 《苍蝇》——“人情”与“物理”的融合,周作人那一代人的“童心” 朱自清: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提供现代汉语范本 《背影》——“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间的张力 冰心:“五四”zui有影响的女作家,20世纪80年代“爱的文学”“美的文学”的归来 《山中杂记》(节选)——童心与审美之心 《往事(一)》(节选)——“海化的诗人”,“母爱”的哲学 鲁迅:“为自己写的”散文里的个体生命与个人话语的存在 《无常》——鲁迅的生命和文学与死亡体验、民间记忆的联系 《影的告别》——“有—无—有”的生命转换,语言的决绝与缠绕 《颓败线的颤动》——鲁迅的生存、言说困境和他的“语言冒险”:现代文学、现代音乐、现代美术融为一体的创造的独一无二性 第四节 现代话剧:西方戏剧形式中国化的zui初实验 田汉:“诗人写剧”,语言追求中的唯美主义 《古潭的声音》——神秘的象征戏剧,启蒙主义语境下的女性:“五四”女性文学的独特样式 丁西林:喜剧、独幕剧艺术的实验 《酒后》——发掘日常生活里的喜剧因素,创造新颖的喜剧结构 ◆ 1928—1937.6第二编 社会大变动时代现代文学范式的建构 第三章 现代都市文学、现代乡土文学三大家 第一节 茅盾:现代中国都市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开拓者 《子夜》(节选)——“进入20世纪30年代上海都市生活” 第二节 老舍:“中国市民阶层zui重要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断魂枪》——老舍文学的“京味”,俗白中见精致美的语言特色 第三节 沈从文:一个乡下人和两个都市的相遇与相撞,由此产生的现代中国乡土小说 《边城》(节选)——乡土书写里的“沈从文的寂寞” 第四章 现代都市文学的文体新实验 第一节 穆时英等:新感觉派小说,西方现代主义的引入,新市民文学的先锋性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现代派小说里的“有意味的形式” 第二节 戴望舒:现代派诗歌,“显、隐适度”与“由重诗形到重意象”的美学转折 《寻梦者》——诗外之意与外在形式 《乐园鸟》——现代人的“天问”与“自问” 第三节 曹禺:现代剧场艺术的诞生,中国话剧史的顶峰及其超前性和内在的孤独 《日出》(节选)——欣赏其艺术,思考其命运 第四节 鲁迅:“杂文”,终于找到的属于革命时代和自我生命的文体 《推》——鲁迅杂文的思维与笔法 《现代史》——荒谬联想,鲁迅“毒笔”之妙与深 第五节 夏衍等:报告文学,左翼文学的文体 《包身工》(节选)——“中国现代都市文明病”的文学书写 ◆ 1937 序言 这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新”就新在“以作 家作品为中心”。这自然是有感而发。简单地说,就是 出于对当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与论述,阅读与教育 ,也包括我自己的研究的不满与忧虑。这些年学术界一 直盛行“大文学史”的研究,关注和强调现代文学与现 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学术、教育的密切联系, 这样的研究确实扩大了研究视野,自有重要的意义,我 也是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但走到极端,就会出问题。 我突然发现,我们越来越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文学史 的大厦,主要是靠作家,特别是大作家、经典作家支撑 的;而作家的主要价值体现,就是他的作品文本。离开 了作家、作品这两个基本要素,就谈不上文学史。这本 来是一个常识,但我们的研究却越来越远离常识,远离 文学,远离文学语言与形式,什么都有,就缺了“文学 味儿”。影响所及,文学史的阅读与教学,也越来越知 识化。听说现在的学生都忙着背诵文学史知识,以应付 考试,对作家作品的了解,也只是通过文学史教科书、 参考资料上的简介,而很少下功夫读原著。还有朋友告 诉我,现在读中文系的学生,许多人对文学根本没有兴 趣:他们是凭成绩分配来的,学中文就是出于就业的需 要。这样的“文学的缺失”,就使得我们的文学史研究 与教学面临“失根”的危机。 我们现在就是要“回归常识”,无论研究与教学, 都要“以作家作品为中心”。 我也因此向阅读与学习现代文学史的年轻朋友,郑 重建议:无论如何,要集中主要精力、下大功夫阅读作 家作品,特别是大作家、经典作家的作品。为此,我们 这本“现代文学新讲”就精心选择了45位作家的代表性 作品,作为大家学习的基础。 接着的问题是:如何进入这些现代作家作品?这就 需要对中国现代文学创造的两大基本目标与主要价值, 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把握。其一,是关注处于传统向现 代转型期的,中国人个体生命的具体的感性的存在,展 现人的现实生命存在本身的生存困境、精神困境,以及 心灵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相应的审美经验的丰富性 、复杂性。整个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现代中国人的心灵 史,是现代作家作为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 对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向作出内心反应和审美反应的历史 。其二,就是对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创造,和中国现代 文学形式的创造的高度自觉,并在创造过程中形成中国 现代文学的自身标准。正是这样的创造欲求,吸引了一 代又一代中国zui有文学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作家,并形 成了中国现代文学zui具魅力的独特价值与经验。 基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这两大基本追求,我们建议, 读者朋友在阅读、学习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时,要紧紧抓 住zui能体现现代文学本质的三大要素:“心灵”“语 言(形式)”,以及相应的“审美”感悟与经验。而且 文学的阅读,还应该有主观情感的投入。在某种意义上 ,阅读就是打破时空界限,与作者“对话”:首先要把 自己“烧进去”,取得精神的共鸣 ;又要“跳出来” ,做出独立的判断与思考,并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养 成对文学的兴趣甚至迷恋,提升自身对语言和形式的敏 感力、审美力、创造力,成为“文学中人”——文学的 阅读、学习与研究,zui终要落实为人(自身)的精神 境界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对于初学的诸位朋友,这些讨论或许有些抽象。那 么,我们还是赶快打开书,进入多少有些神秘的“中国 现代文学世界”吧。 导语 好的文学史,不仅洞见文学,而且也在回应社会问题。《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主要作者、“大文学史”理念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资深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这一本《新讲》是他的第100部著作,80多岁写于养老院,也是钱理群文学史著述系列的“收官之作”。 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曹禺、萧红、汪曾祺、丁玲……钱理群节选其中的经典篇目,倾情朗读,饱含对世界、对生命理解的声音穿透经典文学,让这本文学史成为“有情”“有人”的“有声文学史”。这是钱老仅此一家的系统化的有声演绎,扫码可听,还有钱老对文学与社会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这是一位耄耋老人与时代、与青年对话的热望。《新讲》以“陪伴式”的阅读,一篇一篇展开“文本细读”,图文并茂,配有原汁原味“摩登复古”的作品原典图、时间手迹本、文学家族树、现代作家照片墙,以及每位作家的文学大事记。一本《新讲》,深入浅出,大部头,小单元,有助于忙碌的文学爱好者,在时间夹缝里完成专业级别的阅读。文学经典永不落幕,唯有你的阅读,可以把经典“点燃”。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自述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的每一天的文学史书写,都是重新和鲁 迅、周作人、沈从文、老舍、巴金、冯至、张爱玲 、萧红……对话、讨论、争辩,而且是从未有过的 亲近、自然、迫切。 —— 我的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探讨与撰写,从 1987年到2021年(《中国现代文学新讲》竣稿), 整整持续34年之久;我也终于完成我的导师王瑶先 生生前交给我的“坚守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领域” 的任务,对于现代文学史研究学科,我能做的事都 做了,可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了。 ◎大家谈钱理群 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钱理群著 述涉及的领域有多方面。现代文学研究无疑是主要 的。80年代他牵头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至今仍有难以取代的生命力。沿着这条线索,在 21世纪之后关注点延伸到“当代”,并从文学史扩 展到当代史。 赵园(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老钱的 读者遍布不同阶层。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使他 的思想触角随时伸出。即使住进了养老机构,也绝 不封闭,仍有自己的信息渠道,与外界呼吸相通, 未失与年青一代的沟通能力。 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老钱富理 想激情,好品评时事,无论上课著述都极投入,曾 被学生评为“十佳教师”。不满足当书斋学者,以 启蒙思想者自居,追求“民间批判立场”,文章多 带使命,注重从文学中抽取思想资源。自80年代以 来,其著作在几代青年中有相当影响。 黄子平(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 老钱 的一个重要写法是把自己写进去(“我的精神自传 ”),这是要求理性、客观、中立的学术研究的大 忌,但又是“五四”传统之一,你只要想想胡适拼 命劝朋友们写自传就知道了。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老钱的自 我定位,首先是“文学史家”,这就要求其在中国 现代文学史写作上形成独立的文学史观、方法论与 叙述方式,于是,在大获全胜的《中国现代文学三 十年》和《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 中心》之外,老钱正全力以赴独立撰写《钱理群新 编现代文学史》,以便形成“文学史三部曲”。 许子东(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老钱是理 想主义者,是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真的。所以 他期望人,自己是想这样,比如感时忧国啦,批判 社会啦,坚持原则啦,他期望他的学生也这样。这 是老钱这一辈的人。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钱理群先 生曾在不同场合总结他的贵州经验为“脚踏泥土, 仰望星空”。“脚踏泥土”指的当是贵州土地,但 站在土地上“仰望星空”同样意味深长,不禁令人 联想到康德的名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震撼人 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 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星空之所以灿烂, 因为超越一时一地的羁绊,体现无垠的真理,我们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现 代文学研究越来越象牙塔化,鲜活的当下意识不太 易见到了。这与研究对象的精神传统,形成了不小 反差。钱理群是zui早针对这一现状表示忧虑的人, 认为远离“五四”的精神,其实不会给研究带来活 力。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我看来 ,钱理群与鲁迅不同,与我们不同,当然与年轻人 所描述的更为不同。因为从那些表述看来,只有一 个词可以形容,就是“可爱”。 吴晓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所有可 能的称谓中,钱理群先生zui倾向于认同和接受的, 也许是“文学史家”的称呼。多年来,他私心里一 直把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看作自己的一块重要领地 ,对文学史的理论、观念、方法一直保持自觉的探 索激情,并始终执迷于文学史的叙述体例和叙述形 式。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当代研究鲁 迅的学者中,几乎没有人比钱理群更接近鲁迅,不 仅在思想上心灵上,而且在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生践 行中。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意义在哪里?鲁迅的作品 为什么称得上经典?历史的鲁迅是一个什么人?钱 理群的讲解可以在zui大限度上掀动当代的精神微澜 。 ◎媒体谈钱理群 《新京报》(《对话钱理群》)—— 在出版界,他与钱锺书并列为zui具有市场生 命力的当代中国学者。他的学术专著《心灵的探寻 》《周作人传》重版十次以上;《与鲁迅相遇》《 话说周氏兄弟》都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书;他和温儒 敏、吴福辉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发行量 zui大的学科教材,已达数十万册;他主编的《新语 文读本》总销量超过三百万册,是近年基础教育界 zui受欢迎的语文读物。 《读书》杂志(《大时代与思想者》)—— 《读书》召开了一次出版座谈会。与会学者围 绕“周氏兄弟与中国现代文学”“如何理解二十世 纪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等议题展开讨 论。其目的是以钱理群为个案,将视域尽可能打开 ,从而关照文学、历史、思想、方法、主体等一系 列问题。 《GQ》杂志(《钱理群:北大 精彩页 “钱理群现代文学课”丛书总序 感谢“理想国”在我83岁之年,编辑这套“钱理群现代文学课”丛书,给我回顾、总结自己的人生之路,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人到了老年,就要回到永恒的生命之问:“我是谁?”在年初的日记里,我这样写道:“从根本上说,我是一个‘思想者’。更准确地说,我是一个‘思想的漂泊者’”;而“我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实践性’”,“我的实践又有三个方面:学术研究,教育工作,以及一定的社会实践”;“说复杂、全面一点,‘我’是一个‘以思想为中心的,思想—学术—教学—社会实践四位一体者’”。 这里要进一步讨论的,是作为“学术研究者”的“我”。我也有这样的总结:“在我的研究重心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转向思想史、精神史、政治史研究之前,我始终把自己认定为‘文学史家’。”这也是我经常说的:“与许多学友着重于某一文体、某一作家的研究,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不同,我的研究很不专一,樊骏先生说我‘对什么课题都有兴趣,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差不多现代文学研究的各个门类,从思想、理论,到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以及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我都有所涉及,却不甚深入。正是这一种没有特色的‘特色’,把我逼上了进行‘文学史’的综合研究之路。”当然,更重要的,这是王瑶先生给我指定的路。他对我的师母说,凡是有关“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事,都找钱理群;在我的感觉里,这是老师对我的托付:一定要坚守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我也真的这么做了。我的坚守、关注、思考与努力,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其一,自然是文学史的写作实践,我作了四次尝试。我和吴福辉、温儒敏合作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属于“教科书”的模式;和吴晓东合作的《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新世纪的文学”部分,是将现代文学研究重新纳入中国文学史总体结构的自觉努力;和吴福辉、陈子善等合作的《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则开创了“大文学史”理念观照下文学史写作的新模式;现在,收入本丛书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则又回到了老师们(王瑶、林庚等)一辈的“个人文学史”的传统模式上来。 其二,我在进行文学史写作实践时,从一开始就有很高的理论创造的自觉。可以说我的现代文学研究(包括文学史的写作)主要著作,都有进行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体实验方面的设想,并及时作理论的提升。本丛书里的《大时代中的思想者》,就集中收入了这方面的探索、设想的文章,如《我的文学史研究情结、理论与方法》《略谈“典型现象”的理论与运用》等。 其三,是对现代文学史学科发展史的关注,而重心又集中在学人研究。我对我们学科各代学人,从共和国第一代王瑶、李何林、任访秋、田仲济、贾植芳、钱谷融,第二代乐黛云、严家炎、樊骏、王信、王得后、支克坚、孙玉石、刘增杰、洪子诚,第三代王富仁、吴福辉、赵园,都有过专门的研究与回忆。而年轻一代的研究也始终在我的关注之中,其中一部分文章收入了本丛书的《大时代中的思想者》。这背后则有我自己的历史定位:作为一个“历史的中间物”,我是有责任既为上一代“画句号”,又为下一代“作引导”的。 其四,不仅研究学科发展的历史,更关注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实践;不仅关注个人的研究,更关注整个学科的发展,不断思考和提出具有前沿性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倡导新的学术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学术引领与组织作用。收入本丛书的《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纲》,就提出了一系列开拓点和突破口,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大文学史”的写作——40年代文学史(多卷本)总体设计》,到了近几年又受到新一代研究者的关注。这背后有我的学术研究的“三承担”意识,即“对自我的承担,对社会和历史的承担,对学科发展的承担”。我曾经有意用夸张的语调这样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就是为这个学科而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不能没有我钱理群。”这样的“故作多情”,其实就是一种历史使命感。 其五,是对国际汉学有关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注。我曾经说过,我们的最大幸运,是进入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一开始就“接触到学术研究的高峰”:“不仅得到国内学术学科创建人王瑶、唐弢、李何林那一代前辈直接、间接的指导与培养,而且有机会和国际汉学界进行学术的交流,得到许多教益。”我特别提到日本鲁迅研究的“三巨头”:丸山升、伊藤虎丸、木山英雄先生,“读他们的著作,没有一般外国学者著作通常的‘隔’的感觉,就像读本国的前辈学者一样,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以及‘接着往下说’的研究冲动”。此次编《大时代中的思想者》,也提及《构建“能承担实际历史重负的强韧历史观”——我看丸山升先生的学术研究》一文,就是要显示中、日两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人学术理念与追求的相通。 其六,我的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另一大特点,是自己的研究与培养研究生的教学的有机结合。去年我在“晚年百感交集忆北大·中文系”的访谈里,就谈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