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省)农村居民调查数据,首先以节能行为为例考察农村居民“公”领域亲环境行为的发生机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农村居民“公”“私”领域节能行为一致性的形成机制;二是探究心理因素对农村居民“公”领域节能行为的联动效应及驱动路径。其次,研究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的发生机理,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外部环境和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二是探究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引导政策的实现路径。最后,提出引导农村居民生活亲环境行为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滕玉华,女,湖北省武汉市人,1975年生,经济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技术扩散、能源效率、环境行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社科规划等省(厅)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7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国际贸易问题》等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目录 第一篇 农村居民生活亲环境行为基础理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居民亲环境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 居民“公”“私”领域亲环境行为的研究 三 居民内源(主动)亲环境行为和外源(被动)亲环境行为的研究 四 农村居民生活亲环境行为的研究 五 文献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 农村居民生活亲环境行为 二 农村居民“私”领域亲环境行为与“公”领域亲环境行为 三 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村居民生活亲环境行为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农村居民“公”领域亲环境行为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 计划行为理论 二 价值观-信念-规范理论 三 态度-情境-行为理论 四 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型 五 规范激活理论 六 人际行为理论 七 规范焦点理论 八 刺激-反应理论 第二节 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 社会学习理论 二 代际传承理论 三 印象管理理论 四 调节匹配理论 五 感知价值理论 六 社会支持理论 七 社会资本理论 八 社会交换理论 九 卢因行为模型 十 目标激活理论 十一 “前置一进行”模型 第二篇 农村居民“公”领域亲环境行为研究:以节能行为为例 第三章 政策工具对农村居民“公”“私”领域节能行为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三篇 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研究 第四篇 引导政策设计篇 附录一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