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光教授的专著《商会的性质、演进与制度安排》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而成的研究成果。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梓出版,是中介组织研究领域又一新的理论成果。
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积极发展商会等中介服务组织,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向。本书对商会的性质、演进与制度安排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本专著理论上有所创新、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方法上具有逻辑说服力,不失为研究中介组织的上乘之作。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商会在市场经济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及重要性
二 商会研究的回顾及不足
第二节 商会分析的基本框架及基本方法
一 商会分析的基本框架
二 商会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思路、理论创新和结构
一 基本思路
二 本书的创新要点
三 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商会的性质与功能:一般的理论
第一节 商会的界定
一 中介组织的内涵与外延
二 行业协会的内涵与外延
三 商会的内涵
第二节 商会的性质:法律以及国际惯例的角度
一 法人以及法人的本质
二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关于商会性质的有关规定
三 商会性质的界定
第三节 商会的功能:服务、约束与协调
一 为商会会员提供准公共产品
二 商会内部的约束与激励
三 商会的内、外部协调及其政策参与
第三章 商会的产生与演进:交易成本的视角
第一节 交易成本理论述评
一 交易成本的理论渊源
二 交易成本理论的创立及其发展
三 交易成本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商会产生的原因
一 厂商交易的囚徒困境——逻辑的起点
二 厂商的有限理性与行为整合:商会产生的基础
三 政府公共职能的约束与下放——公共选择理论的解释
第三节 商会演进的内在机制与路径依赖
一 制度安排的演进:理论综述
二 商会演进的内在机制与演进方式
三 商会演进的路径依赖:综合的视角
第四章 商会的制度安排:基于契约理论的分析
第一节 契约理论述评
一 古典契约理论
二 新古典契约理论
三 现代契约理论
第二节 商会的制度安排
一 委托一代理的一般理论
二 商会的“准公共权力”与契约条款
第三节 商会契约的履行与实施
一 商会契约的自我实施
二 商会契约的强制实施
第五章 英美模式、德法模式、韩日模式商会的比较和分析
第一节 英美模式、德法模式、韩日模式商会概述
一 英美模式商会概述
二 德法模式商会概述
三 韩日模式商会概述
第二节 英美模式、德法模式、韩日模式商会分析
一 商会生成前提的比较和分析:政治学的视角
二 三种模式商会的综合比较和分析
第三节 基本的经验与结论
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环境的特殊性是产生不同类型商会的决定因素
二 三类不同类型商会的共性构成了商会的一般特征
第六章 中国商会的缘起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1949年以前的中国商会
一 近代中国商会的产生
二 近代中国商会的组织与运行
三 近代中国商会的职能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商会
一 工商业联合会产生、发展以及中断的过程(1949—1966)
二 工商业联合会的恢复与发展(1979年至今)
三 目前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性质、组织体系和职能
第三节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分析——一个简要的总结
一 关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成立
二 关于工商业联合会成员
三 关于工商业联合会的自治性
第七章 中国商会的模式选择与建设
第一节 中国商会模式的选择
一 现阶段我国的国家类型及商会模式的选择
二 我国类韩日模式商会正常运行的条件
第二节 中国商会建设的设想及基本架构
一 工商业联合会的改进
二 关于我国工商业联合会法的基本构想
第三节 中国商会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 中国商会建设的法律制度环境
二 中国商会建设的整合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