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关于权力概念,仍然存在理论上的混乱。这一现象如此不言而喻,概念本身却如此晦暗不明,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一些人来说,权力意味着压制。对另一些人来说,权力是一种建构性的交往要素。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权力概念不可调和地相互对立。权力有时关乎自由,有时与胁迫相连。有人认为,权力建立在集体行动之上。其他人则认为,它与斗争相结合。有人把权力和暴力截然分开。对其他人来说,暴力仅仅是一种强化的权力形式。权力有时与法律相关,有时与专断相结合。 鉴于这种理论上的混乱,应当寻找一个灵活的权力概念,能够把不同的权力观念统一起来。需要制定一种权力的基本形式,通过转变内部的结构要素,从而产生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预设。 在对卢曼、卡内蒂、福柯、海德格尔、施米特、阿伦特、哈贝马斯等人逐一进行检阅和辨析后,作者提请我们注意尼采权力意志的另一面向:“它不为自己谋求任何东西,却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作者简介 韩炳哲(Byung-Chul Han),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德国文学和天主教神学。他先后在弗莱堡和慕尼黑学习,并于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的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起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18—20世纪伦理学、社会哲学、现象学、文化哲学、美学、宗教、媒体理论等。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这都让韩炳哲对于数字媒体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分析批判,显得尤其重要而富于启发。 目录 前言 权力的逻辑学 权力的语义学 权力的形而上学 权力的政治学 权力的伦理学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序言 关于权力概念,仍然存 在理论上的混乱。这一现象 如此不言而喻,概念本身却 如此晦暗不明,二者形成了 鲜明对比。对一些人来说, 权力意味着压制。对另一些 人来说,权力是一种建构性 的交往要素。法学、政治学 和社会学的权力概念不可调 和地相互对立。权力有时关 乎自由,有时与胁迫相连。 有人认为,权力建立在集体 行动之上。其他人则认为, 它与斗争相结合。有人把权 力和暴力截然分开。对其他 人来说,暴力仅仅是一种强 化的权力形式。权力有时与 法律相关,有时与专断相结 合。 鉴于这种理论上的混乱 ,应当寻找一个灵活的权力 概念,能够把不同的权力观 念统一起来。需要制定一种 权力的基本形式,通过转变 内部的结构要素,从而产生 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本书正 是基于这一理论预设。通过 这种探究,权力至少不再是 那样一种植根于人们不清楚 它究竟为何物的权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