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池坊花道(映照生命之美)
分类
作者 曾莉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讲述日本池坊插花艺术的书。池坊是日本最古老的花道流派,池坊一词后来成为日本传统花道各个流派的本源,从佛前供花发展到立花、生花、自由花等多种插花形式,体现了花道千年的传承与创新。
本书以丰富的图片和深入的文字讲解,展示了池坊花道的历史、理念、技法和作品,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插花艺术的诸多细节,感受池坊花道的静、雅、美、真、和,以及对生命之美的追求和领悟。
作者简介
曾莉,日本池坊花道正一级教授,中国国家高级插花花艺师,荷兰DFA专业花艺设计师,中国国家一级评茶师,中国国家一级茶艺技师,OSTA国际茶艺实训师,日本里千家茶道中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中国众多茶艺大赛/斗茶大赛专业评委,品毓教育、品院文化、品院茶馆创始人。
目录
第一章 映照生命之美
第一节 人心即花
第二节 东方插花与西方插花
第三节 池坊的品格
第四节 生命映照生命
延伸阅读 待客之心
第二章 池坊花道
第一节 池坊与六角堂
第二节 池坊道祖——小野妹子
第三节 池坊花道历史概述
第四节 花王以来的花传书
延伸阅读 池坊花道历史年表
延伸阅读 华道家元制度
第三章 立花
第一节 立花的历史
第二节 立花正风体
第三节 立花新风体
延伸阅读 水际
第四章 生花
第一节 生花的历史
第二节 生花正风体
第三节 生花新风体
延伸阅读 如花在野
延伸阅读 床之间
第五章 自由花
第一节 自由花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自由花的构成
第三节 自由花的美感
第四节 自由花注意事项
延伸阅读 游心
第六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一节 基本工具
第二节 处理花材的方法
延伸阅读 常用应季花材库
第七章 鉴赏插花
第一节 使用插花的场所
第二节 做个懂礼的赏花人
延伸阅读 旧七夕会池坊全国花道展
第八章 池坊插花进阶之道
第一节 欲习插花,先正其心
第二节 站在巨人的肩上
第三节 池坊插花如何晋级
第四节 学习池坊插花的地方越来越多219
第五节 “花之悦”云南首届池坊花道展
延伸阅读 茶、花、香,留白的美学思想
主要参考书籍
后记
序言
鲜花的价值在于被看
见。在这点上,没有人比
王阳明说得更好,王阳明
与友人论岩中花树,王阳
明说:“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
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
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
在你的心外。”
是的,是看见。在机
场,在讲台,我无数次与
鲜花相遇。确切地说,是
相遇了几分钟,很少有人
会一直抱着一束花,更少
有人会抱着一束花四处行
走。花送到我手里,我看
到了,它便完成了使命,
然后可能被放置到了我看
不到的地方,或者在心底
放下了它。
可是曾莉说,这只是
理解花的一种方式。
那一天下午,我顶着
热辣辣的太阳去参加曾莉
在昆明市博物馆举办的花
之悦池坊花道展,她教我
用不同姿态看花。同样是
看见,因为角度不同,有
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如
果再了解一点点花道的历
史,就更不一样了,于是
书写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本来就是这样啊。拈
花微笑的那位高僧,一定
是在极好的看花姿势下获
得了大智慧,造福人间。
我常关注叶子在世间的流
转,却忽略了花的呈现方
式。是曾莉在那些暖洋洋
的饮茶午后,在那些于机
场短暂交流的瞬间,在游
山玩水的途中,不断提醒
我花的奥义。
曾莉有设计花艺的本
领,也有传播花道的使命
。也是在对花的追忆中,
许多文艺的情景逐渐清晰
起来。
自然、协调之美才是
花之韵。不管是山野间绽
放的,还是瓶子里插着的
,抑或是手中拿着的,我
们往往不会拒绝花散发着
的对生活的期待。这既是
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
生活态度。
在清雅的花趣中,我
们可以追求一份极致的享
受,将生活的烦琐化为花
道的简约,或许更是精神
世界的简约。周围的琐碎
、烦躁悄然而去,让我们
愿意花时间、精力专注于
花的色与香、形与神以及
心与语,以器相融,与景
相融。
倘若纯粹,便会乐此
不疲;倘若熟悉花、喜欢
花,便会在普通的岁月里
增添一分很难褪色的清幽
雅致,有四季里的次第花
开,有空间里的美学凝固
,更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的喜悦。在花与器、花与
技渐渐相融的过程中,花
与空间成为一体,是为景
色,而美随之绽放,心随
之芬芳,生命之美得到了
映照,得到了一种较为理
想的表达方式。美感无处
不在,存于嗅觉、视觉,
鲜活了时间的单调和枯燥
,也激活了悠长岁月的韵
味,飘散于我们生活的每
一天。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
陷入对别人、对稀有事物
羡慕的陷阱,反而忽略了
自己所能创造的可能。
如果熟悉曾莉的过往
,你会发现她今天所坚守
的花道之路并非速成,我
们今天看到的关于她与池
坊花道的美学空间与创意
,皆是她过往专注而执着
的结果。也许,现在你会
羡慕她,但不如尝试着去
行动、去学习,就算你感
兴趣的不是花道,那也无
妨。
审美是一种能力,需
要学习。曾莉是池坊花道
教授,几乎每个月都要去
日本池坊总部进修。她常
说,同学里还有70岁的老
太太啊,自己怎么能松懈
呢?
在我看来,她教授池
坊花道的十年,是与美共
舞的十年。那些曾经只有
佛可欣赏的花草,跌落世
间时有色,亦有声。有人
令千年种子重发芽,有人
在复活花器与花意。
对花的品类与器物的
追寻都不难,难的是对其
中所蕴含的古意的阐释啊

有一年年末,我邀请
昆明卓有成就的几位生活
家聊天。王迎新精于茶道
,卓玛精于香道,曾莉精
于花道,这几个人一坐,
昆明的美学家与生活家的
中坚力量便形成了。
启发王阳明的陆九渊
说:“棋所以长吾之精神
,琴所以养吾之德性。艺
即是道,道即是艺,岂惟
二物?”
王艮说:“百姓日用即
道。”
章学诚说:“道不离器
,犹影不离形。”
在我看来,有学养与
见识,只是专家的基本功
;有审美以及回应美的能
力,只是美学家;能把逝
去的美好重塑并再现,就
是卓越生活家的本领了。
我很庆幸我周围生活
着这样几位卓越的生活家

倘若没有他们,我们
要如何畅谈生活?
作家周重林
导语
池坊花道拥有长达近六个世纪的历史。这段历史积淀下来的,是每一个观照生命的插花人的心,也是在“生命映照生命”的对话下,发现和创造出的属于插花的多种形式的美。
本书旨在可以种下一颗池坊花道的种子,并成为通向池坊花道入口的指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池坊花道的学习中,了解花的生命,了解自己的生命,用生命映照生命。
后记
记得2017年4月,高溪
禧老师、加藤碧玻老师和
我,一同乘飞机从北京到
昆明,为昆明池坊花道讲
习会做准备,在路上,加
藤碧玻老师对我说:“莉
莉学习池坊花道真的是很
不容易啊,每年要花那么
多时间到京都和北京学习
,看来莉莉对池坊花道是
真爱呀。”高溪禧老师也
笑着说:“那肯定是啊。”
加藤碧玻老师又对我说:
“若你决定在池坊花道的
路上一直走,那便不能忘
记学习。”是的,直到现
在,我一直把这句话铭记
在心。
花是自然之花,花道
又不仅仅是赏花。花道更
要展现插花人对于美的理
解,有时是一截枯枝,有
时是在万紫千红中选择一
二,有时又是去呈现一种
瞬间的惊喜。因此,花道
不仅是一门技艺,还是一
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
活哲学。
自我接触池坊花道以
来,从最初的“小白”至如
今的正教授,表面看起来
,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一颗学习之心从未变
过。我不仅从老师、前辈
身上学习,也从学生们的
身上学习。上课期间,经
常有学生问我:“莉莉老
师,我什么时候可以进阶
,什么时候可以像你一样
插复杂的花?”我总是提
醒他们不要着急,慢慢来
。从他们的神情、语态中
,我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
己,我也像他们一样总想
快速成长。那时,我的老
师们也常常告诉我,不要
着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就是进步。后来,我才意
识到,这世间很多东西都
是时间的产物,伴随时间
的流逝,也就寂灭了,所
以,做好眼前的事,珍惜
眼前的事。同时,任何修
习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
的过程,做好了眼前事,
那一天终究会到来。诚然
,池坊花道的学习从来不
是一蹴而就的。
在课堂上,我经常跟
学生们说“我花表我心”,
这是提供一种理解花道的
途径和通道。但修习的过
程中,花是什么?心又是
什么?通过花来表现的心
又是什么样子?这些不是
靠言语就能说清楚的,需
要通过我们大量的观察、
理解、练习,才能透彻理
解。花与花的表情为什么
会不同?姿态为什么会有
差异?有时候是客观存在
,有时候又是一种主观感
觉,在主观和客观之间还
存在一些不容易说清楚,
或者不必说清楚的模糊地
带。
我常常教学生通过某
种方法插某种造型,有些
人完成得很好,有些人总
是达不到要求。刚开始,
我会产生怎么都教不会的
挫败感,后来慢慢才发现
,在插花的世界里,恰恰
是这样的“达不到”,代表
了某个学员某个时刻的“
心”和审美。同样,也会
有学生总在纠结,自己为
什么不能一次就做到最好
?这时,我会让大家想象
冬天里的残叶,虽说是残
叶,但它依然在寒冷中展
示着它的美。所以,学会
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也
是我们一生中一个重要的
课题。
修习花道的路很长,
总有一天,同学们会学会
很多方法和技巧。但同时
也要意识到,除了技艺外
,还要重视修心,还要不
断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
,尊重每个人的差异,也
要尊重传统与传承,就像
我们尊重自然与生命一般
,带着某种自我审视的崇
敬,“让花儿去映照生命”

池坊家元池坊专永说
过:“人类的文化分为两
大类,一类是头脑的文化
,另一类是心灵的文化。
头脑的文化就好比科学、
现在先进的技术;而心灵
的文化就是真善美,追求
真理、良善与美好。而池
坊花道,它也是心灵的文
化。”学习池坊花道就是
去感受心灵的文化,这个
过程没有止境,这是一个
不断进阶的过程。直到今
天,我每年还会花三分之
一的时间到池坊中央研修
院进修。我常常在思考,
如何将自己感悟到的插花
之美分享给更多的人,让
人们去认识池坊,了解池
坊的精神,爱上插花,爱
上自己那颗独特的“爱美
之心”。
书中内容可能还存在
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正
是这样的不完美才指引我
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池坊人没有所谓的学
习的终点,在学习的过程
中,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变
化,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可以说池坊的学习永远在
一个未完成的状态,而这
种未完成的状态恰恰能够
使插花本身容纳更多的元
素与情感寄托。艺术创作
是没有止境的,池坊亦是
如此,换一个角度来说,
池坊花道也是面向未来的
一门艺术,正是在这种永
远未完成的状态下,未来
渐渐变成了现在,在这个
过程中,修习也更上了一
层楼。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
得到了许多前辈、老师、
朋友的帮助,感谢池坊花
道的各位前辈,我在阅读
他们的书籍和观看他们作
品的过程中,激发了许多
灵感。感谢池坊总部以及
池坊北京支部的各位老师
的帮助,特别是高溪禧老
师和加藤碧玻老师,感谢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杨
静老师对这个选题的策划
与坚持,感谢著名学者、
作家周重林老师和我的好
朋友张磊先生在百忙之中
抽出时间撰写序言,感谢
党媛媛老师为本书绘制了
精美的插图,他们的付出
为本书增色不少。最后,
我要感谢陪伴我一路走来
的品院小伙伴们,以及池
坊花道的学员们。我常常
会想起我遇到的那些老师
、朋友和学生,想到他们
总是会让我感觉幸福,如
同一朵花的开放,他们的
笑脸就在
精彩页
第一节 人心即花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因为现代传媒的作用,这首名叫《苔》的小诗一下子火了起来,给予了很多读者力量,鼓励人们勇往直前。《诗经》有云:“山有嘉卉,侯栗侯梅。”中国人对花一向有着久远的关怀和感情。传世文学作品中,总有着对花儿的礼赞和寄托,人们热爱花、赞美花,并赋予花人的精神和品格。
说梅花,“芬郁合将兰并茂,凝明应与雪相宜”,“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说梅花的风姿,说梅花的神韵,说梅花的情感。
说兰花,“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说兰花的雅致,说兰花的志趣,说兰花的高洁。
说海棠,“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烟脂画不成”,“似青如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说海棠的艳丽,说海棠的香气,说海棠的情态。
池坊花道人对花的态度又有所不同,常说“人心即花”。因为,将人的行为比喻为“像花儿一样”时,则意味着花就是优美和真实的,通过插花这一系列动作的完成,表达花与人心、花与生命、花与自然的协调与律动。花道,是对生命意义的延展,更是一种哲学。
池坊花道的美感源自草木的生命,故而花道注重的是承接花的生命。花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也不仅仅是把花插在花瓶里,而是在展现花的风姿和美的同时,也展现出插花人自己的审美和趣味。插花的时候,还原生命的真实,同时在花中寻求理想中的美,在花里寻找寄托并表现出来,这才叫花道。
在自然界,花儿自有风姿,与周围的环境是协调的。插花也讲究协调,即与季节、环境、观赏者、周围环境的调和。在与周边事物对照映衬的过程中,插花就会展现它的美,让周遭事物活过来的同时,花本身也活了。点亮自己,同时也美化他人,这种利人利己的精神,是池坊花道的特色和追求,用日本文化的精神来说,就是“和”的精神。人在面对自然草木时,观察其所呈现的状态,可以令人反观自己。那些美丽的姿态、微小的摆动、变化的色彩,只要你待之以诚心,它便会回报你意料之外的感动。
花开见喜,似乎是人类共通的愿望。花道带给我们一个不可思议的美丽世界,在插花的过程中,面对那些花叶的线条、姿态,你慢慢地见证了某种改变,这种改变是那样令人欣喜,也令人感动,这种见证、发现和感动,便是我们说的花道的精神。你亲自动手,亲自缔造,见证了花道意义的诞生与呈现,这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花道能带来美妙的充实感,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进入插花的状态时,就会暂时忘记日常的烦忧,带着别样的心情进入美丽的新世界。仅仅通过一枝一叶,就会对花儿产生敬重之感。一瓶花,能够让人欣赏草木之美;一盆花,能够让人获得深深的感动。在微小的缝隙和裂痕中,人能感受到花的倔强和积极向上。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自然界总在不断变化,花草树木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成长年轮,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生存位置,它们和身处的环境共同营造着各式各样的美,展现着自然的秩序,也展现着生命的壮阔与细腻。
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面貌,生长在不同环境里的花也风采各异。花的数量、花的颜色、花的姿态、花的精神,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它们展现了美的趣味,也给我们提供了发现自然秩序之美的途径。抓住草木的自然美,就能在插花上有不错的表现。仔细观察一树一花、一枝一叶,用心在自然中感悟,和草木对话,重视来自草木的灵感和与草木对话的心,这些都是走近优美插花的开端。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把心寄托在草木花叶中来插花,有时就像写一首诗那样美好。诚如池坊家元池坊专永先生在《在池畔:与花漫步七十年》一书中所说:“插花也同样重视生命,每一刻的变化代表活着,是生命存在的证据。插花也因为有生命才能感动观者的心。”人有姿态,花也有姿态,人有表情,花也有表情,通过花的生命来反观自己的生命,以生命映照生命,愿人心像花儿一样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