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学习比较抽象的化学工程学,应当有一幅学科的“地图”。本书从化学科学的起源和早期化学工业的发展开始,生动介绍了化学工程学的起源,以定性的方式叙述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脉络,即了解人们最初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构建出化学工程学科的框架,又如何影响了化学工业(特别是石化工业)的发展。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化学、化工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化学工程师和对科学史、工程史、管理工作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胡鸣,华东理工大学退休教师,多年承担化学工程专业教学工作,编写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为国内众多的化工类院校采用,长期居全国化工类教材发行量前列。后期主要从事化工项目的开发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大小规模的化工产品开发。工业实践的经历使作者对化学工程学理论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发了学习和研究化学工程学科史的兴趣。 目录 第1篇 工程改变世界 第一章 研制原子弹的故事 可行性?可行性! 曼哈顿项目的工程构架 20亿美元花到哪里去了? 化学工程师的贡献 第二章 青霉素传奇背后的故事 青霉素的杀菌原理和开发时间表 科学家团队的努力 青霉素的北美之行 青霉菌的“深罐发酵技术”与化学工程学 第三章 理解“科学”“技术”和“工程” 认识“科学”“技术”和“工程” 从成就感看“科学”“技术”和“工程” 工程不是乐观主义的事业 进入工程的时代 第四章 化学工程学的启示 化学产品与人类生活 科学和化学工业之间 难以定义的化学工程师 创新和化学工程师 化学工程学的启示 第2篇 溯源 第五章 拉开化学科学的帷幕 炼金术是化学的源头吗? 瓦特的朋友——化学教授布莱克 探索空气的奥秘——化学科学的起步 与众不同的拉瓦锡 道尔顿的原子论 原子论、电化学和元素大发现 拉开化学科学的序幕 第六章 化学科学的发展 从“自然哲学家”到“科学家” 有机化学——碳的世界 成就惊人的李比希学派 大学和科学的关系原来如此 为什么化学从欧洲发源? 第七章 早期化学工业 从玻璃瓶开始的硫酸生产 艰难的制碱工业 人类提前跨入染料和药物的开发 诺贝尔奖与化学工业的渊源 公司制度决定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早期的化工产品树 第八章 物理进入化学 热和能的认识过程 物理学提高了化学研究层次 热力学奇妙地应用于化学系统 探究变化速度的化学动力学 合成氨的开发 名师出高徒——学派 第3篇 化学工程学科的诞生和发展 第九章 化学工程学科的诞生 实用主义的土壤 美国的高等教育 MIT化学系发生的故事 化学工程学科的诞生 美国化工发展的三个阶段 杜邦公司与化学工程学科结缘 第十章 炼油和石油化工 石油加工为何倚重化学工程师 催化剂进入石油加工领域 率先进入石油化工领域的企业 大规模生产装置和“放大”(scale-up) 聚合物离不开石油化工 没有化工厂的化学工程公司 第十一章 化学工程学科基础与实践 学习流体力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为什么需要化学工程热力学 迟来的化学反应工程 绕不过去的中间实验阶段(pilot-plant) 化学工程设计工作与教学 几位杰出的化学工程师 第4篇 化学工程学思考 第十二章 从投资的角度看化学工程学 投资推动的化学工业 受过“教育”的钱 降低投资风险,打破技术垄断 第十三章 专利制度与化学工程学 申报专利还是保守秘密? 美国独特的专利制度 专利制度与化学工程学 第十四章 对化学工程学科的再认识 界面上创建和发展的学科 恰到好处的抽象与分工的效率 从见识到常识 结语:化学工程学的启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