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沉默的代价(米兰达规则妨碍警察执法效果问题实证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作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美国法学界最为坚定的反米兰达规则者——犹他大学法学院教授保罗· G.卡塞尔于1997年至2017年期间在《斯坦福法律评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律评论》《西北大学法律评论》《波士顿法律评论》上发表的四篇关于米兰达规则对警察执法效果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实证研究长文,以及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约翰·多诺霍三世与卡塞尔教授就前述研究,特别是这些研究中对统计方法的应用进行商榷的一篇短文。本书同时收录了耶鲁·卡米萨教授于米兰达案终审判决四十周年之际(2007年)发表在《俄亥俄州刑事法杂志》的一篇关于米兰达规则的回顾性文章。实证研究是这几篇论文共同的特点,虽然在如何认识米兰达规则的价值与功能问题上可能因人而异,但实证研究的方法却能够跨越学术观点的差异,让彼此都能够得到同样的收获。 作者简介 刘方权,福建建宁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美国纽约大学亚美法研究所、美国伊利诺依州州立大学香槟分校访学。译有《犯罪侦查的计算机搜查扣押与电子证据的获取》、《警察审讯与美国刑事司法》。 目录 译序 第一章 90年代的警察审讯——米兰达规则影响的实证研究 概述 第一节 既有的警察审讯实证研究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方法 第三节 审讯的过程与结果 第四节 米兰达规则争议不断的意义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附录B 利奥教授的研究与卡塞尔/海曼研究的比较 附录C 自愿性陈述 第二章 米兰达规则的社会成本——一个经验性重估 概述 第一节 计算米兰达规则成本的方法论 第二节 米兰达规则和供述的经验性证据 第三节 米兰达规则成本的计算 第四节 普遍化问题 第五节 “成本”视角下的米兰达规则正当性 第六节 米兰达规则成本的评价 第三章 铐上警察——米兰达规则对执法活动的消极影响之三十年回顾 概述 第一节 我们对米兰达规则的认识局限 第二节 米兰达规则实施后破案率的下降 第三节 破案率下降的回92/分析 第四节 作为破案率下降原因的米兰达规则 第五节 作为社会成本的破案率下降 第六节 米兰达规则之外的行动 附录 回归分析的数据来源 第四章 “米兰达案”四十年——为何需要、如何达致,以及围绕着米兰达规则发生的一切 第一节 米兰达案之前的正当程序标准 第二节 米兰达规则是一个极端规则吗? 第三节 沃伦的作用 第四节 从“米兰达规则如何严重影响执法”到“米兰达规则影响甚微是不是证明其在消除警察审讯‘固有的强制性’上的失败”,或者“米兰达规则改善了什么” 第五节 威廉·伦奎斯特和米兰达规则 第六节 为什么伦奎斯特会投票赞成米兰达规则的宪法性地位 第七节 为什么虽然米兰达规则的宪法性得到了再次确认,最近却仍然遭受严厉的攻击 第五章 警察的手是不是还被铐着——米兰达规则妨碍警察执法效果的经验性证据之五十年回顾 引言 第一节 米兰达规则对警察执法效果的影响评估 第二节 以破案率作为衡量米兰达规则对供述率影响的间接方式 第三节 模型设定问题:对约翰·多诺霍模型设定的进一步分析 第四节 数据收集问题:对弗洛伊德·菲尼的回应 第五节 为什么说破案率必然低估米兰达规则的成本 第六节 因果关系问题:破案率下降应归咎于米兰达规则 第七节 改革中的米兰达规则 结论 第六章 米兰达规则削弱了警察的执法效果吗? 概述 第一节 米兰达案判决以及司法判决影响评估若干思考 第二节 数据 第三节 方法论 第四节 回归分析模型设定 结论 附录 后记 序言 在美国之外,“米兰达警 告(规则)”或许是美国刑 事诉讼程序规则中最广为人 知的一例,不仅宪法学、刑 事诉讼法学、侦查学等相关 学科的理论研究者,而且在 大众媒体的传播作用之下, 即使是只看过一些犯罪与刑 事司法相关题材的美剧的普 通民众对米兰达警告的内容 也都能张口就来,并在自觉 或者不自觉中将之作为中国 侦查讯问制度与实践的理想 参照。在20世纪90年代末 期和21世纪初期,面对中国 侦查讯问实践中的种种问题 ,借鉴米兰达规则曾被一些 理论研究者视为治愈或者遏 制刑讯逼供现象的最佳选择 之一。 然而,就如耶鲁·卡米萨 教授所说的那样,确立这一 规则的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 案判决也许既是美国联邦最 高法院历史上最受褒扬,也 是最受攻讦的一个。甚至在 该案判决作出之前,一些法 庭、警察院系、法律评论、 大众杂志也许已经预测到了 联邦最高法院的立场并开始 了争论。在这份以5:4的多 数意见艰难通过的判决中, 首席大法官在亲自执笔的多 数意见中认为:“我们的判 决没有想要妨碍警察在侦查 犯罪中的传统职能。当一个 人因合理根据被羁押时,警 察当然可以寻找在法庭上用 作对其不利的证据。……为 了协助执法,提供其所掌握 的全部信息是公民的义务… …在处理供述问题上,我们 并不认为所有供述都是不可 采的。……自由、自愿作出 的供述当然是具有可采性的 证据。……当一个人走进警 察局表示他要供述犯罪时或 者当他打电话给警察局主动 供述犯罪或者作出其他陈述 时,并不要求警察制止他。 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不禁止 任何自愿的陈述,这些陈述 的可采性也不受我们今天判 决的影响。”而哈伦大法官 则在反对意见中警告说:“ (这一判决)将使我们的国 家蒙受巨大的危害,至于危 害的程度如何,也许只有时 间才能告诉我们。”怀特大 法官则在反对意见中附议道 :“这一判决所确立的规则 将把众多的杀手、强奸犯和 其他犯罪分子重新送回到大 街上和培育他们的犯罪环境 中去,然后他们在高兴的时 候将再次犯罪。”判决一出 ,一些批评者立即预言,这 一判决无异于“铐上了警察 的手”。在1968年的总统竞 选中,候选人之一的尼克松 在竞选演讲中指责米兰达规 则“严重妨碍了我们社会保 持和平秩序的能力,增强了 犯罪分子的力量”。 为了回应这些争议, 1966年夏天,当时《耶鲁 法律杂志》编辑部的几个学 生在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警 察局进行了为期11周的跟踪 调查,通过在此期间对纽黑 文警察局警察审讯的观察和 记录,以及对警察、检察官 、辩护律师、犯罪嫌疑人的 访谈,对米兰达规则实施之 后警察审讯过程究竟是如何 开展的、米兰达规则对犯罪 嫌疑人在审讯中的合作意愿 有何影响、审讯对犯罪案件 的侦破究竟有多重要,以及 审讯时律师在场有何影响等 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实证 研究。这也是米兰达案判决 之后美国研究者针对米兰达 规则进行的最早的一项实证 研究。⑧然而,此后多年尽 管与此相关的争议仍然不断 ,但更多的是基于价值立场 的判断,很少有基于经验根 据的论证,以致与米兰达规 则相关领域被称为是“实证 研究的沙漠”。 …… 不知道卡塞尔教授对美 国警察审讯实践的了解程度 如何,也不知道他是否真正 地认为,并始终相信米兰达 规则削弱了警察获取犯罪嫌 疑人供述的能力,从而妨碍 了警察的执法效果。但我们 有理由认为,他应该了解美 国警方对待审讯录音录像的 反对态度,也应该理解美国 警方为什么反对审讯录音录 像。但他只是简单地以英国 的实践作为论据,认为对审 讯录音录像并未降低英国警 察审讯的供述率,而没有对 美国警方为何反对审讯录音 录像进行探究——事实上, 审讯录音录像对警察审讯效 果的消极影响更甚。 七 比较研究对中国刑事诉 讼法学研究,乃至中国刑事 诉讼立法曾经发挥过重要的 作用,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比 较研究一方面更多地停留在 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制度 的法律文本,而不是制度的 实践,对米兰达规则的引介 即是如此;另一方面对于某 种制度之所以能够在某个国 家或者地区生成、运行,对 制度背后支撑其存在与运行 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 等深层背景,以及制度的流 变缺乏必要的理解与把握, 对米兰达规则的移植建议同 样如此。从这一角度而言, 本书收录的这几篇长文在一 定程度上向我们展示了米兰 达规则在美国警察审讯中的 实践面向(当然并不全面, 因为卡塞尔教授的研究更多 的是利用一些二手资料与数 据,即便是在盐湖城的观察 式研究,也只是一个点而已 ,其所观察到的情况也很难 说就一定具有普遍性、代表 性),以及米兰达规则在美 国实践与理论界的争议,因 而具有不一样的参考意义。 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 近二十年来实证研究方法在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界日益为 研究者们青睐,但不得不承 认的是,一方面实证研究缺 乏必要的权威、全面、客观 的官方数据(近年来这一情 形稍有改善。例如,各级人 民检察院从2020年开始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