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9—20世纪之交,是一个旧学衰落,新学纷争的时代;在西学冲击下,出现“国粹”“国学”等概念。本书聚焦于“国学”,以此为“抓手”,剖析“国家与学术”的时代主题——什么是国学?国学是否妨碍中国“走向世界”?国学自身怎样“走向世界”?在一连串追问之下,作者把一系列充满歧异而使人困惑的、远远超出学术的范围,形成社会参与相对广泛的思想论争展开在我们面前。 本书大体涵盖清末保存国粹与民国整理国故两大运动。讨论了这个时代思想文化层面所面对的根本性问题,投射入也表达出20世纪前期,许多中国学人的共同期待,即中国的整体“复兴”。 目录 新版序 自序 第1章 国不威则教不循:中学走向无用 一 物质与文质的学术之“用” 二 “科学”与学术的虚实 第2章 国无学不立:重建国学的努力 一 区分君学与国学 二 古学与国学 三 “窃学”与“灭学” 四 “有是地然后有是华”的国学 第3章 温故知新:民间的古学复兴与官方的存古学堂 一 国粹不阻欧化 二 “复古”与“复兴” 三 存古学堂之立意 四 各方对存古取向的反应 五 余论:朝野取向的异同 第4章 种界与学理:抵制东瀛文体与万国新语之争 一 语言文字地位的上升 二 抵制东瀛文体 三 中西文字的优劣 四 文字改革的朝野观念异同 五 种界与学理 六 万国新语之余波 第5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 一 从清季到民初的观念传承 二 “国”与“故”的地位 三 国故之争折射出的新旧观念异同 四 余论:古今与中外 第6章 机关枪与线装书:关于“国学书目”的论争 一 “国学书目”的争论及其弦外之音 二 机关枪对打?科学的精神与物质 三 科学的国学 四 余论 第7章 从正名到打鬼:新派学者对于整理国故的态度转变 一 引言:杂志的兴起 二 正名的努力:整理国故与新文学运动 三 从治病到打鬼:整理国故运动的一条内在理路 第8章 “国学”的学科定位与认同危机 一 引言:国学与国故学 二 西方学术分类与国学的学科定位 三 区分新旧的努力:国学的排他性 引用书目 序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从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以 来,就与当代中国知识界同 感共生,全力参与当代学术 思想传统的重建和发展。三 十年来,我们一方面整理出 版了陈寅恪、钱锺书等重要 学者的代表性学术论著,强 调学术传统的积累与传承; 另一方面也积极出版当代中 青年学人的原创、新锐之作 ,力求推动中国学术思想的 创造发展。在知识界的大力 支持下,通过多年的努力, 我们已出版众多引领学术前 沿、对知识界影响广泛的论 著,形成了三联书店特有的 当代学术出版风貌。 为了较为系统地呈现中 国当代学术的发展和成果, 我们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刊行的学术成果为主,遴选 其中若干著作重予刊行,其 中以人文学科为主,兼及社 会科学;以国内学人的作品 为主,兼及海外学人的论著 。 我们相信,随着当代中 国社会的繁荣发展,中国学 术传统正逐渐走向成熟,从 而为百余年来中国学人共同 的目标——文化自主与学术 独立,奠定坚实的基础。三 联书店愿为此竭尽绵薄。谨 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