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食材与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保健药膳、选购要点、贮藏方法等,并详细介绍不同群体常患疾病所对应的药膳,随查随用。编者充分考虑现代社会节奏快的生活特点,无论是对中医药理论的介绍,还是对药膳制作的讲解,都简单易懂,便于读者阅读和操作。所有这些,无须专业基础,都可以一学就会。本书将药材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味,食助药威,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达到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目录 第一章 药膳概述 药膳的渊源 远古·蒙昧时期 先秦·萌芽时期 秦、汉·奠基时期 魏晋南北朝、隋、唐·形成时期 宋、元、明、清·全面发展时期 当代·规模发展时期 药膳的特点 药膳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药膳是一种特殊的食疗食品 药膳以传统烹调方法和药物炮制技术相结合 药膳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为目标 药膳的分类 按食品性状分类 按烹调方法分类 按药膳作用分类 药膳的制作 药膳的选料 药膳的烹调技艺 药膳的应用原则 辨证施膳 因人用膳 因时施膳 因地施膳 饮食有节 第二章 药膳原料 食物 食物里的养生密码 膳食配置基本原则 饮食禁忌 谷物类 豆薯类 水果类 蔬菜类 干果类 肉禽蛋奶类 野菜野果菌类 水产类 调味品及其他类 中药 中药里的养生密码 中药材的保存方法 补气类 补血类 …… 第三章 四季养生药膳 第四章 五脏调养药膳 第五章 九种体质养生药膳 第六章 滋补保健药膳 第七章 适合不同人群的养生药膳 第八章 常见病调理药膳 序言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们对自身健康也越米 趑关注。比如,女人如何才 能既轻松减肥又能保证健康 ?老人如何让“三高”远离自 己?男人如何保肝养肾?幼 儿又如何健康活泼成长?这 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 频繁的被人们问起,有些医 生可以帮忙解答,而有些答 案其实就藏在身边不起眼的 食物中。故而,药膳渐渐走 人人们的视野,成为餐桌上 的一道独特风景。 我国古代就有“食药同源 ”一说,上古时代,炎帝神 农氏尝百草;商初的宫廷御 膳厨师伊尹也巧将药材与食 材搭配成餐,成为后世有名 的中医方药汤剂创始人;在 周代,已经出现了专门研究 饮食养生保健的专科医生— —食医……这些都说明药膳 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中 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 。 药膳包括了我国传统的 饮食文化和医药文化,简单 地说,它既是日常的饮食, 但又包含了治病的药物。生 活中,人们常食用的食材营 养价值也很高,但并不等于 药膳的价值,二者概念有所 不同。食物的营养组成包括 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 、矿物质、人类必需的微量 元素等。某些膳食虽然营养 价值很高,有些人食后身体 却并不适应,有时不仅无益 反而有害。所以,自制药膳 ,不仅需要了解食材营养成 分以作参考,更重要的是要 了解其功能作用,看是否适 宜于食用者的具体身体情况 。只有择善而食之,才能达 到食用药膳的目的。 很多人对食物和药材的 属性与功效并不了解,或者 略知一二,所以在制作药膳 时往往弄巧成拙,基于此, 本书整理了八章内容,第一 章讲述了药膳的常识,从渊 源到选料、分类、制作、加 工,科学的为读者解析药膳 。第二章介绍了药膳原料— —食物和中药,两者属性、 药理、功效、禁忌、性味归 经等,方便读者全面了解各 种食物药材。第三章和第四 章分别讲述四季五脏的调养 ,顺应天时养生功效更佳。 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七章分 别介绍不同体质、不同人群 的养生方法和对应药膳。第 八章则从常见的病症人手, 从头到脚,将近百种常见病 症各自对应的药膳配方一一 呈现,供读者对症制作,健 康科学的调理、养生。 药膳是手段,养生是目 的,治病是体现。取药物之 性,引食物之味,起养生之 功,达治病之效,且食之美 味,观之色形,益之功德, 一举三得。所以说,药膳的 制作和应用,不仅是一门科 学,也是一门艺术。本书通 过参阅古今大量药膳资料, 清晰、系统地阐述了药膳食 疗的各个方面,选择简单易 做、疗效明显、经济实惠的 处方,汇集成册,以方便读 者按书索方,按方做膳,以 膳养生治病,安康健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