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宏观经济九讲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李奇霖//殷越//卢婉琪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实行了改革开放,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陷入了“迷失的20年”,而中国却在1979年到2019年间实现了平均9.4%的经济增长,且没有发生过系统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发展奇迹。2019年后,中国供应链经受冲击,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中国40年经济增长的动因何在?中国经济的韧性从哪里来?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强大韧性,核心因素就是我们常说的“改革”和“开放”。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特殊性在于,在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引入了为增长而竞争的激励机制。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地方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开始主动地不遗余力地发展当地经济,努力做大经济增量,并主动诱导出更多的市场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抓手,形成GDP的转化机制。其中的两个抓手,一是土地,二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全球化契机。
这种基于单纯追求GDP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政府、企业、居民杠杆率高企,土地财政推动房价走高带来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低端过剩、高端紧缺的矛盾比较突出,环保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劳动力人口红利的优势正在逐渐消退。
本书从制度、土地、全球化、杠杆、房地产、金融、货币政策、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九个方面为我们深度还原和再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并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启示。
目录
第1讲 制度
1.1 经济增长的现实
1.2 为增长而竞争
1.3 问题与改革
第2讲 土地
2.1 从包干制到分税制
2.2 可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2.3 从土地出让收入到土地抵押融资
2.4 土地财政的问题与改革
第3讲 全球化
3.1 全球化的背景与起源
3.2 全球化要素之一:人口红利
3.3 全球化要素之二:招商引资
3.4 全球化带来了哪些问题
3.5 如何应对与解决问题
第4讲 杠杆
4.1 政府杠杆
4.2 企业杠杆
4.3 居民杠杆
第5讲 房地产
5.1 土地财政的外部性
5.2 解决措施: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
5.3 不一样的房产周期
第6讲 金融
6.1 2012年以前:利率管制时代
6.2 2012—2018年:监管放松与纠偏
6.3 2019年以来:监管再次纠偏与金融体系重塑
第7讲 货币政策
7.1 外汇占款时期——以量为主的货币政策
7.2 土地信用时期——从数量型到价格型的转变
7.3 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的货币政策
第8讲 高质量发展
8.1 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8.2 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9讲 共同富裕
9.1 强调共同富裕的原因
9.2 共同富裕需要依赖高质量发展
9.3 解决措施:分配环节倾向劳动者,提升劳动获得感
附录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
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中国经济能够取得如此亮眼
的发展成绩,一定有其独特
的逻辑。这个问题引发了我
们的兴趣和思考。
解释好中国经济快速增
长的故事,我们需要厘清出
现这种结果的原因,理解支
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
因素。这就需要一个符合中
国国情的分析宏观经济增长
的大框架。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
国经济的运行规律,也为了
梳理、完善我们自身的知识
框架,形成切合中国国情的
宏观经济研究框架体系,丰
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我们
团队开始整理撰写“理解中
国宏观经济系列”文章,并
将其整理成书。
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
,成绩让全世界瞩目,核心
动能主要有两个,即我们常
说的“改革”和“开放”。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特
殊性就在于,在市场化改革
的基础上,引入了为增长而
竞争的激励机制。在这样的
激励机制下,地方的积极性
被充分调动起来,开始主动
地不遗余力地发展当地经济
,努力做大经济增量,并主
动诱导出更多的市场化改革
来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抓手
,形成GDP的转化机制。
其中一个重要的抓手就
是土地。在以GDP增速作为
考核的体制下,分税制带给
地方财政的压力使得公共部
门主动寻找自己可以自由支
配的收入,以满足当地经济
发展的需要,于是,对于土
地使用权的改革兴起。在农
村,土地的使用权给到了家
庭,家庭可以承包经营农村
集体土地,也可以用来居住
。在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
制度开始确立并推广,而且
土地出让的收入可以完全为
地方所有,为城市基础建设
筹集资金。同时,住房商品
化改革又拉高了土地对未来
现金流贴现的预期,带动了
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进
而带动了建筑建材、钢铁水
泥、玻璃、有色、煤炭、房
地产经纪、物业、家具、家
电等各个产业链,房地产成
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然而,随着市场化意识的觉
醒以及城市反哺农村的要求
,国有土地出让给地方贡献
的盈余开始减少,新的改革
应运而生。土地不仅在使用
权出让阶段给地方政府积累
了盈余,还作为抵押品帮助
政府融资。地方政府通过把
土地抵押给银行,向银行融
资,通过信贷撬动基础设施
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进而快
速拉升当地GDP,经济增长
开始依赖于信贷和债务扩张

另一个重要的抓手则是
改革开放时期的全球化契机
。20世纪90年代初期,处
于市场经济转型与对外开放
时期的中国,凭借着绝对的
人口红利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将海外转移的制造业承接
了过来。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迎来了三次“婴儿潮”,
在中国承接海外制造业转移
的这一阶段,人口结构呈现
年轻化,为国内制造业发展
注入了大量生力军。同时,
这些劳动力大多受过基础教
育,形成了有效的人口红利
,为承接海外制造业提供了
高质量、低成本的劳动力支
撑。另外,国家自身还要有
一定的工业基础,劳动者对
于工业有一定的了解,这些
都促成了中国顺利承接制造
业转移。政策对于招商引资
的优惠力度也大大提升,外
资企业获得了减税返税、低
价租用工业用地、财政补贴
、行政程序简化等一系列优
惠。正是这样亲商的优惠政
策叠加人口红利,共同促进
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
。尤其在加入WTO之后,
中国对于全球资本的集聚效
应愈加明显,对外开放的步
伐也有所加快,对经济的推
动作用也逐步体现。
这种基于单纯追求GDP
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无疑会
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当其冲
的就是宏观杠杆率的高企,
主要体现在政府、企业、居
民杠杆这三个方面。在以当
地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
的背景下,地方有通过增加
基建投资等带动经济增长的
动力,开始借道城投,通过
将土地划转给城投公司,再
由城投公司抵押,从而撬动
信贷发展基建,最终实现经
济增长。在这个模式之下,
土地价格和基建投资之间存
在正反馈关系,基础设施完
善之后会提升当地地价的上
涨空间,地价的提升使得政
府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来发
展基建,土地价格和基建投
资之间形成正向反馈,从而
推动了当地政府杠杆率的走
高。计算杠杆率的时候,城
投的债务也会被纳入国有企
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
国企杠杆率。除此之外,单
纯追求经济增速而忽视了经
济发展质量,导致盲目扩产
能和低端产能过剩,致使企
业负债规模的上升以及生产
效率的下滑,且推动了非金
融企业杠杆率的攀升。基建
的完善推动了地价的上涨,
再加上城市化的推进、中国
人对于买房安定生活的执念
等,共同推升了居民的购房
需求,于是房价也变得越来
越高。而购房支出是居民的
主要支出项目,房价的上涨
也就推高了居民部门的杠杆
率。
同时,土地财政推动房
价走高带来的挤出效应也越
来越明显。高房价使得居民
的购房压力加大,钱都用在
了住房上面,最终导致日常
消费被挤出,削弱了消费需
求。在需求减弱的同时,由
于高房价等因素的影响,企
业的生产成本也会上升,制
造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另外,高房价还会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2: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