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凉山彝家的巨变/百年中国社会学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林耀华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的代表作,曾于199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编是作者于20世纪40年代初对凉山彝族地区进行田野考察的成果《凉山彝家》,曾于194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二编至第四编分别是“凉山彝族今昔”“三上凉山”“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均是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后作者多次再访凉山后根据新情况所写,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后彝族地区发生的种种喜人变化。本书将林耀华先生有关凉山彝族研究的成果编排在一起,展现了林耀华先生从事民族研究的长期持续性、严谨性,是中国民族志研究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林耀华(1910~2000),福建古田人。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
目录
总序
第一编 凉山彝家

第一章 区域
第二章 氏族
第三章 亲属
第四章 家族
第五章 婚姻
第六章 经济
第七章 阶级
第八章 冤家
第九章 巫术
附录一 罗罗亲属名词
附录二 川边考察记行
第二编 凉山彝族今昔
第三编 三上凉山――探索凉山彝族现代化中的新课题及展望
第四编 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家的巨变
第一章 自治政权的建立和完善
第二章 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三章 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 等级观念的残存
第五章 家支活动的兴衰
附录1 鸟居龙藏有关《凉山彝家》的书评
附录2 大卫·麦倍里-路易斯对《凉山彝族今昔》一文的评价
附录3 林耀华有关凉山彝族主要书籍和论文
序言
我于1940年夏在美国哈
佛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
之后,翌年回国,到滇、川
两省大学执教,并于1943
年暑期间得有机会深入川、
康、滇三省交界的大小凉山
地区,进行彝族的社会调查
研究工作。事后,除了发表
几篇沿途记行和专题论文外
,在一年教学期间内撰毕《
凉山彝家》一书,由上海商
务印书馆出版。没有想到经
过半个世纪之久,这本书还
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是的,该书问世后,就
获得各方的注意和好评。例
如,1947年日本著名老民
族学家鸟居龙藏教授正在北
京复校的燕京大学执教,他
写出一篇热情洋溢的书评①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
博士胡先晋女士也在《美国
人类学家》1948年杂志上
发表了长篇对《凉山彝家》
的介绍和评价。1961年美
籍的两位学者潘如澍和柳无
忌(Ju-shu Pan 和Wu-chi
Liu)把该书译成英文,题
为The Lolo of Liang Shan
(Liang-shan I-chia), 由
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
, Inc.New Haven 出版。
出版社在前言中提到“林耀
华教授的书代表一位够资格
的人类学家对凉山罗罗第一
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就
这样,该书在英语世界通行
,许多大学人类学系还指定
它作为学生阅读的参考书。
1978年,台湾历史语言
研究所曾把《凉山彝家》全
部翻印,编入《亚洲民族丛
刊》第2辑(全10册),由
南天书局出版刊行。
1981年春间,我被聘为
日本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高级研究员,经现任馆长佐
佐木高明教授主持介绍,曾
在该馆作了题为“中国西南
部几个不同类型的民族”的
报告,其中凉山彝族奴隶制
占有较多篇幅,提出讨论的
问题不少(日文讲稿刊登在
《民博通信》1981,No.14
,2—13页)。直到80年代
后期,日本女学者松冈正子
来函告知我已把《凉山彝家
》全部译为日文,并请我写
日文版的序。我于1988年2
月20日撰毕序言,寄给松冈
正子女士并祝贺她在学术上
的成功。
我第二次上凉山进行实
地考察是在1975年,这已
是解放二十多年之后的年代
。凉山彝族由于进行了民主
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持续
二千多年来的奴隶制度已被
彻底推翻了,并向社会主义
过渡,凉山地区发生了天翻
地覆的变化。1982年,我
承美国民族学会会长、哈佛
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大卫·麦
倍里-路易斯(David May-
bury Lewis)的邀请,参加
4月8—10日在美国肯塔基州
莱克星顿市召开的美国民族
学会140周年年会。在全会
上,我做了“凉山彝族今昔”
的报告,解答了同行们提出
的问题。报告全文被编入《
展望多类型社会》(The
Prospects For Plural
Societies),美国民族学会
1982年会议论文集,华盛
顿首都版,1984年。麦倍
里-路易斯教授在该书导论
中,用三个段落称赞我的报
告文章与众不同之处,今已
译成汉文作为附录2收入本
书。
1984年,我又有机会率
领张海洋、龙平平等四位研
究生一起同行,第三次到凉
山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当时已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
三中全会之后的年代,凉山
彝区的面貌更是日新月异。
因有铁路通过凉山彝族自治
州首府西昌市,州内各县也
有汽车畅通,因而我们顺利
地走遍了五县一市。由于许
多彝族干部,其中包括中央
民族学院毕业生的热心帮助
,我们跑了许多市镇乡村,
顺利地进行了调查访问工作
。在这里,我应该特别提出
的是当时美姑县罗家修县长
,他本人就是一位学者,发
表过多篇有关彝族社会历史
的文章。罗县长不但为我们
组织彝族长老座谈会,还特
地带领我们前往我初上凉山
时的保头里区打吉在三河以
达的家。里区打吉虽已谢世
,但他的儿子打吉比俄夫妇
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邻居
亦来探视,大家畅谈,欢乐
无比,好像亲戚久别重聚一
般。这时凉山到处都知道我
是解放前《凉山彝家》的作
者,因此我们备受欢迎接待
,调查工作顺利进行。事后
我写了长篇报导,题为《三
上凉山——探索凉山彝族现
代化中的新课题及展望》,
初稿刊登在《社会科学战线
》杂志,1986—1987年版
;修订稿被收入中央民族学
院建校40周年《学术论文集
》第1—45页,中央民族学
院出版社,1991年。
回顾1986年9月1—7日,
我被邀请参加了在英国南安
普敦和伦敦召开的世界考古
大会。9月2日下午,在一次
二三百人参加的社会科学大
组会上,我做了“中国解放
时期的一些原始时代和奴隶
制时代的少数民族”的报告
,其中凉山彝族奴隶制占一
半篇幅。特别是我在发言时
配合着放映了幻灯片,听众
很感兴趣,提出了许多问题
。这篇报告文章刊登在世界
考古大会主编:《在复杂社
会发展中的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x Societies)第1卷
(共3卷)中。
由于我对凉山彝族调查
研究的成果已饮誉国内外,
最近商务印书馆邀约我把三
次调查成果修订,编在一起
成书发行。在编辑和修订过
程中,我对三次调查成果只
作个别文字上的修改,同时
发现缺少有关近期凉山彝族
的发展现状的材料。因我已
入耄耋之年,不能再爬山越
岭,就向我的博士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