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金融全球化推动各国竞相放松金融市场的管制,科技与金融的“联姻”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极佳的市场环境,这使数字影子银行得到快速发展。影子银行的发展源于金融权利的自由行使,但数字经济下的数字影子银行所具有的天然的涉众性,又必然需要强化监管。在保护金融权利和行使金融权力之间寻求平衡,是金融生态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本书立足数字影子银行的基本概念及其监管理论,从数字影子银行产生发展的内在金融权利出发,探究其监管中存在的不足和调整路径,基于金融权利和金融权力平衡的金融生态理念,进一步提出我国数字影子银行监管的原则和建议,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作者简介 邱润根 南昌大学三级教授、法学博上,德国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法学会荫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国家社科2项、新文科1项)及教育部规划项目、中国法学会一般项目、省社科重点规划等课题共10余项。在《China Legal Science》《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政治与法律》《当代法学》《法学论坛》《东方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荣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以及全国宝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监管的基础理论:数字影子银行的界定及监管理论 第一节 数字影子银行的概念厘定 一、概念厘定之必要性 二、影子银行的现有概念 三、数字影子银行概念的凝练 第二节 数字影子银行的类型 一、数字影子银行的经济学类型 二、数字影子银行的法律类型 第三节 数字影子银行的特征 一、数字影子银行的一般特征 二、中国数字影子银行的特殊性 第四节 数字影子银行的监管理论 一、金融创新理论 二、金融正义理论 第二章 监管的源头:数字影子银行生成中的金融权利 第一节 传统银行的生成 一、银行的来历 二、银行的发展历程 三、银行的分类 第二节 数字影子银行的生成演变 一、影子银行的发展与演变 二、数字影子银行的生成发展 三、数字影子银行生成的演变规律 第三节 数字影子银行生成中蕴含的法理:金融权利的自由 一、资金需求方:无处接纳的融资需求 二、资金供给方:无处安放的投资需求 三、金融中介方:信用中介功能的扩张需要 四、法理:金融抑制下的金融权利自然行使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监管的实施:数字影子银行监管中的金融权力 第一节 银行监管的传统做法 一、银行监管的历史演进考察 二、银行监管的现状考察 第二节 数字影子银行监管考察 一、数字影子银行的监管现状 二、数字影子银行监管的共性 三、数字影子银行监管的差异性 第三节 数字影子银行监管实施蕴含的法理:金融权力的行使 一、系统性风险为金融权力介入提供条件 二、金融市场纠偏是金融权力的应有之义 三、重新配置资源是金融权力的必然结果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监管的调整:数字影子银行监管的权力让渡与权利回位 第一节 数字影子银行国际监管的统一实体法 一、统一实体法的形成原因 二、统一实体法的发展历程 三、统一实体法的发展特点 第二节 国际监管统一实体法的具体规则 一、依托FSB的国际监管宏观框架 二、国际监管统一实体法的具体内容 三、国际监管统一实体法对成员的约束机制 四、国际监管统一实体法的启示 第三节 数字影子银行国际监管的法理:权力让渡与权利回位 一、权力让渡的成因分析 二、金融权利回位的法理 第四节 结论 第五章 监管的再实践:中国数字影子银行监管中的权力与权利平衡 第一节 中国数字影子银行监管的现实困境 一、监管法规带来的困境 二、数字影子银行自身的发展特点带来的困境 三、监管困境的成因 第二节 中国数字影子银行监管的理念选择 一、数字影子银行的监管理念 二、中国数字影子银行的监管理念选择:金融生态中的权利与权力平衡 三、中国数字影子银行金融权利与权力平衡监管理念选择的理据 第三节 中国数字影子银行的监管原则和规则安排 一、中国数字影子银行的监管原则 二、中国数字影子银行的监管规则安排 结语 附件一:中国银监会等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监管的规章汇总 附件二:2000~222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特征汇总 附件三:1993年至今我国金融科技发展阶段概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