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社会分层与当代小说现代性/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
分类
作者 牛学智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作者从分析“现代性”在当代小说研究中的基本现状为起点,选取独特的社会分层视角来研究当代小说叙事的现代性。书中不仅有微观层面,对王蒙的革命分层叙事、张贤亮的自传式知识分子叙事、路遥的“现实主义”、王小波的个体叙事、王朔的文化现代性、莫言“民间立场”的农民叙事、阎连科的神实主义,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审视,也从宏观角度探讨了文学的“个人主义”与社会学的“个体化”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牛学智,1973年8月出生于宁夏西吉县,汉族,现任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及文化研究;出版《话语构建与现象批判》《当代批评的众神肖像》《当代批评的本土话语审视》《文化现代性批评视野》等10部文学批评理论著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部分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及《新华文摘》转载或摘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课题5项;入选宁夏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贴专家,荣获宁夏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宁夏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称号;曾获第二届“茅盾文学新人奖”、宁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目录
引论 社会分层视角对小说现代性研究的革新
第一章 革命分层叙事与回到日常的难题
第二章 自传式知识分子叙事与中国式个人主义
第三章 路遥的“现实主义”与农村青年文化人
第四章 现代性个体叙事与市民社会“常识”
第五章 被符号化的王朔小说与新时期青年思想状态
第六章 莫言:“民间立场”的农民与当下“无声”的农村
第七章 阎连科小说叙述的城镇化与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难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这个选题,最终形成一
本书,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在此之前,本人所出版
的一些文学理论批评著作,
文学及其理论批评的“现代
性”问题,本来就一直是关
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不同
只是,之前所论,似乎总有
更迫切的现实的、理论的热
点难点最先跳出来,牵引人
不得不去梳理、分析和审视
。如此,“现代性”便只作为
论评的一种价值支点而存在
,它自身并没有机会上升为
研究对象。尽管像拙著《文
化现代性批评视野》(黄河
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
2015年版)和《文化自觉
与西部现代性》(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
从书名看似乎是对“现代性”
的研究,然究其实质,前者
只是为着突出文学创作和批
评中普遍存在的文化传统主
义与现实社会的脱节现象,
而使用了“现代性”,“现代
性”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价
值镜鉴;后者的研究内容则
更杂,涉及多种学科,尤其
是涉及西部现实社会的观察
,为着彰显特色化,当人文
构造的西部人文、西部话语
、西部形象、西部符号与切
实西部现实存在诸多错位之
时,势必会用到解构主义方
法。基于如此审视,所谓“
西部现代性”,在文化自觉
的角度看,一定意义上“西
部”仅是一种学术话语形态
,其“现代性”只是削足适履
的后果。
如此等等,这样的“外围
”研究,直到2018年才得以
改变,这便是本书写作的缘
起。
立志于完成这样一本书
,动议于申报课题项目。本
书最初以《当代社会分层与
重要作家文学叙事思想研究
》为题目,先后获得2018
年宁夏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和宁夏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
目编号:19NXBZW02)的
立项资助,拟定的最终成果
只是一篇“调研报告”。调研
报告自然有它自己的文体限
制,一般不会允许个人深度
模式的阅读和微观化纵深分
析,因此也就没有太多考虑
把“现代性”置于前台。但随
着资料收集的不断增多和阅
读的逐渐加深,渐觉研究“
文学叙事思想”并不是一个
具有强烈针对性和指向性的
命题。弄不好,很容易走向
泛化。那样的话,便与当代
文学批评中的某些潮流没什
么两样了。这种潮流的实质
是,表面看好像谁都离不开
“现代性”,谁都愿意搬出“
现代性”来表明自己的“新”
,可仔细研读,“现代性”却
又好像与谁都没切身关系。
换句话说,在当代中国文学
批评中,几十年来,很多时
候,“现代性”只是一种价值
的调味品,表明批评所在的
时代和价值持见的不陈腐。
至于“现代性”是不是内化为
批评话语方式以及生成批评
意识形态本身,显然不在批
评的逻辑考虑范围,更遑论
把“现代性”作为日常之必需
、价值之必要、社会机制之
必然了。
出于对这等文学“现代性
”研究思维的警觉,也出于
对调研报告文体的不满,研
究范围和对象调整之后,也
就直接聚焦到当代小说叙事
的“现代性”上来了。这时候
,另一疑虑不得不有所解释
。那就是当代小说叙事的“
现代性”,是不是自觉的和
必然的?这既关涉作家文学
思想的倾向,又考验研究的
视角选择。就本书所选择的
七位作家的小说文本而言,
随着社会变迁、创作历史积
淀和经验积累,共同点是,
他们的小说叙事主题都在经
历慢慢聚焦的过程。这个过
程一边基于自身关注点的自
然调整,一边得益于整个社
会文化思潮的推动。即是说
,当语境不再支持自我作为
叙事对象时,叙事的社会化
便出现了。然而,社会化却
又必然会遭遇“熟悉”的自我
经验的消解,这是自我作为
叙事对象的又一次形式变异
,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判断,
完全不同于把自我作为叙事
素材的阶段,也正是研究该
进入的地方。
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来审
视这种集体无意识,不同作
家小说叙事从自我作为对象
到社会化,再到“自我化”,
恰好对应着“一体化”、“一
体化”解体和社会分层(包
括新的社会分层)的形成,
乃至阶层固化的日剧这样一
个历史阶段。目的无不指向
个人命运错位,而导致个人
命运错位的最重要方面,又
不能不是阶层固化及其背后
蛰伏着的一系列相关因素的
综合制约力量。值得强调的
是,在小说中,对不同层化
中个体价值诉求的叙事,作
家肯定首先是通过消化进自
我经验世界来实现的。但是
作为价值建构,在社会分层
与“现代性”之间,小说叙事
却正好释放了充分的阶层普
遍性和个体普遍性诉求,从
而形成了当代小说现代性的
最大公约数。这个峰值,分
散到作家个人,体现的是对
某个具体阶层及其个体的代
言;合起来置于社会分层的
大语境,则无疑共同指向无
论处于哪种低端阶层和低端
个体,都呼唤积极向上流动
的可能性。即是说,不同作
家潜意识里都是面向完善的
现代社会机制和完整的现代
文化体系的叙事。
内置于社会分层,来审
视当代小说叙事中的现代性
问题,比较理想地打破了长
期以来文学“现代性”批评一
直停留在对五四启蒙现代性
概念的挪用、化用和改造,
甚至寄托于特殊个体怪异体
验来实现目的的单面化和僵
局。如此研究,也就从实践
层面推动现代性向世俗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2: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