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教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教学效果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目前国内出版的应用文写作方面的教材种类繁多,特点各异。从整体上来看,普遍存在着“重理论阐述、轻实作训练”,“重模仿写作、轻事务处理”,“重法定公文、轻事务文书”的倾向,这样造成教学远离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实际,远离将来从事的岗位工作,妨碍了他们对应用文重要性的积极认知,限制了他们对应用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几位多年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和研究的同仁,编写了应用文书处理
教程。杨怀勇、马福群主编的《新编应用文书处理教程》紧扣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建构教学内容”的理念,结合专业特点,以学生为本,加强针对性,注重实践性,强化操作性。
杨怀勇、马福群主编的《新编应用文书处理教程》紧扣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建构教学内容”的理念,结合专业特点,以学生为本,加强针对性,注重实践性,强化操作性。
一是创新体例,增强新颖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材建设理念。《新编应用文书处理教程》全书按事务文书处理、公务文书处理、专用(经济、法律、学业)文书处理五个情境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每一任务按学习目标、理论准备、例文示范、技能训练、讨论评析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这样以模块化方式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旨在打破以教师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建设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性和以处理事务为核心的工具性。
二是精选例文,增强亲切感。坚持职业性、开放性的教材建设理念。在例文的选择上,一是注重选择与学生群体或个体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例文,写作主体绝大多数就是学生本身,让他们感受到应用文就在自己的身边,每时每刻都可能遇到应用文书处理事务;二是注重选择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专业工作可能相关的例文,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体会到应用文写作就是处理相关事务,应用写作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强化训练,增强成就感。坚持实践性、实用性的教材建设理念。在理论知识够用、管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理论知识的阐述,加大实训内容比例。每一学习任务中都配有技能训练题,每一学习情境后还配有一套应用能力水平测试题。让学生在不断的写作训练实践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感知职场工作氛围,养成文书处理的良好习惯,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增强职业自信力。
本书作为各高职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或者作为日常工具书使用。教学方法建议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以练习、评析为主;学习方法建议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以协助、修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