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按内容分为以下十二卷: 第一卷志舆图。共搜集全州及湘山寺相关舆图二十幅。观览舆图,人们对全州及湘山寺的历史地理形势的印象可更为直观。 第二卷志华封。“华封”即对皇帝福寿绵长的祝福。康熙五十二年(1713),全州湘山寺无量寿佛道场建万寿行宫,广西全省官员在此为圣祖祝寿,巡抚陈元龙又恳请皇帝为湘山寺御书“寿世慈荫”匾额。本卷搜集了相关原始文档。 第三卷志宝卷。是卷辑录两种文本的《寿佛经》各一卷,另有斋供科仪手抄文本《请经科》一卷。 第四卷志语录。曹洞宗云门法系的径庭德宗及其弟子别牧行纯在全州传禅,康熙四十四年,二人语录收入嘉兴大藏经中。这是全州历史上唯一一次僧人语录入藏。 第五卷志志乘。是卷辑出《广西通志》《全州志》等有关湘山寺的记载若干条。 第六卷志艺文。是卷辑出与湘山寺及寿佛有关的碑记、序言、榜记、引言、墓志铭等三十五篇。 第七卷志吟咏。是卷辑出与湘山寺及寿佛有关的诗词共一百三十一首。 第八卷志燕行。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越南燕行使节途径、停驻全州,游览湘山寺时留下的诗文,共三十八人六十三首(篇)。 第九卷志游记。是卷辑出与湘山寺相关游记共十一篇。 第十卷志稗官。是卷辑出有关湘山寺之杂闻轶事、笔记琐谈近二十则。 第十一卷志事迹。史籍中有若干发生在全州湘山寺或与寿佛有关的事迹,其中较为珍贵者,是清代云贵等地两湖会馆称为“寿佛寺”之事。 第十二卷志学术。是卷分七个专题,撷取论述湘山寺及寿佛的论文十几篇。 作者简介 张云江(1971-),男,山东聊城人。1993年获曲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四川大学宗教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宗教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哲学。已出版《法眼文益禅师》《禅史与禅思》《湘山事状全集校释》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序言 前言 湘山事状补辑卷之一 全州历代疆域变迁 志乘中的全州地图 湘山在湘桂走廊南北水系中的位置示意图 越南燕行使者笔下的湘山地理图 湘山事状补辑卷之二 陈元龙奏报捐资重修无量寿佛殿宇事折 陈元龙奏请恩赐御书匾额疏 康熙皇帝亲书“寿世慈荫”四字 陈元龙奏贺万寿并进土物折 陈元龙奏报诣湘山无量寿佛道场启建经坛事 赵廷栋奏报赴全州庆祝万寿无疆事 张朝午奏报赴全州庆祝万寿无疆事 陈元龙谨题为宸翰宠颁奎光远照恭谢天恩 永绥边土事 陈元龙奏报于湘山绝顶恭刻御书题字折 万寿宫碑记 慕公德泽碑 名山祝厘集 重修万寿宫碑记 广西巡抚熊学鹏恭祝太后万寿在省城寿佛寺诵经事 湘山事状补辑卷之三 光绪甲午重刊《寿佛志》附《寿佛经》 阮荣成记本《寿佛经》 瑜伽请经科 湘山事状补辑卷之四 迳庭宗禅师语录 迳庭宗禅师语录卷下 迳庭德宗禅师塔铭 嶷山握中符禅师塔铭 别牧纯禅师语录 湘山事状补辑卷之五 (一)《寿佛志》中的记载 (二)《广西通志》中的记载 (三)《全州志》中的记载 (四)其它志书中的记载 湘山事状补辑卷之六 (一)宋元有关湘山寺的艺文 (二)明代有关湘山寺的艺文 (三)清代有关湘山寺的艺文 湘山事状补辑卷之七 (一)宋元有关湘山寺的诗 (二)明代有关湘山寺的诗 (三)清代有关湘山寺的诗 (四)近代有关湘山寺的诗 湘山事状补辑卷之八 (一)陈朝燕行诗 (二)后黎朝燕行诗 (三)西山朝燕行诗 (四)阮朝燕行诗 湘山事状补辑卷之九 范成大《骖鸾录》所记之湘山寺 岳和声《后骖鸾录》中的光孝寺 徐霞客《粤西游记》中的湘山寺 瞿叙《粤述》中的湘山寺 乔莱《使粤日记》中的湘山 陆祚蕃《粤西偶记》中的湘山寺 戴鈜《粤西纪游》中的湘山寺 孙嘉淦《南游记》所记之湘山寺 孟超然《使粤日记》中的湘山寺 王士性《桂海志续》之栖霞洞中的湘山佛 田曙岚《广西旅行记》中的湘山寺 湘山事状补辑卷之十 郎瑛《七修续稿》之“佛睛” 刘元卿《贤弈编》之“无量寿佛” 魏溶《西事珥》之“周全真” 陈堦《日涉编》之无量寿佛 朱国祯《涌幢小品》之“无量寿佛遗蜕” 曹学俭《海内名胜志》之湘山寺 谈迁《枣林杂俎》之“佛蜕”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之僧人寿数 邝露《赤雅》之“无量寿佛” 袁枚《续子不语》之“凡肉身仙佛俱非真体” 曾国藩家书之“寿佛祖像” 俞樾谈无量寿佛三题 张祥河《粤西笔述》中的湘山寺 叶昌炽《语石》之湘山寺金刚经刻石 陈垣《释氏疑年录》之全真岁数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之“无量寿佛真身” 《广西指南》中的湘山寺 湘山寺长老之“驱风散”方 湘山寺之“千日莲” 湘山事状补辑卷之十一 胡寅与妻子避乱相见于湘山寺 湘山僧宗勉持太皇太后手诏谕马墍 赵贞吉在湘山寺养病读书 《三遂平妖传》之蛋子和尚拜寿佛真身 舒太史三生闻见 王同轨《耳谈》之“舒探花” 清代两湖会馆、湖南会馆又名“寿佛寺” 在全州湘山寺为戴安澜将军举行全国公祭 湘山事状补辑卷之十二 明清时期无量寿佛与玄帝信仰之混同 玄帝天下正神记 论寿佛肉身不坏之理 全州湘山寺在印中佛教艺术传播中的地位 有关全真禅师《牧牛歌》之研究 论寿佛与南岳之渊源 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广西全州湘山寺,号“ 楚南第一禅林”,创自唐 代,始名“净土院”,北宋 易名“景德寺”,南宋绍兴 年间更名为“光孝寺”,是 当时全州专用祭祀徽宗皇 帝的道场;不过,在历史 典籍中,其仍以“湘山寺” 著称于世,虽历代成毁迭 更,而不失故址、规模。 广西佛寺之中,湘山寺为 最古老者之一,既居湘江 南北水道之要冲,又扼桂 北湘南形胜之奥区,历代 名贤见于歌咏、记叙者, 在在多有。 湘山寺之有专志,则 自南宋清湘布衣蒋擢编撰 《湘山事状全集》始,明 正德年间曾重刊。康熙年 间,谢允复新撰《湘山志 》五卷,其后张澹烟因其 过于赘冗,辑略成《纂集 通览湘山志》一卷。据本 书考证,清代中后期湘山 寺主要流通的还是张澹烟 的辑略本,当然,书名改 成了《寿佛志》。咸丰二 年(1852)四月,因太 平军攻破全州,湘山寺被 焚。其后虽经修复,而沧 桑递变,不幸为风霜之所 剥落,兵火之所摧毁,尤 其1945年日寇纵火之后 ,欲求当年之宏丽,已邈 不可得;很多建筑,徒存 其名于寺志之中,仅供观 览者想象凭吊而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湘山寺开始恢复重建。近 十年来,在全州县委县政 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州县 湘山寺无量寿佛文化研究 会加紧了湘山寺的资料整 理工作,先后在中华书局 出版了《湘山事状全集校 释》《湘山志校释》等。 现在整理付梓的是第三本 著作《湘山事状补辑》。 近日廖汉星同志拿来了该 书的书稿,找我写篇序言 。我粗略翻看了一下,发 现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 首先,《湘山事状补 辑》扩大了湘山寺史料的 范围,让我们站在一个更 广阔的视角来审视湘山寺 在历史上的地位。从书后 的参考书目可以看出,这 本书征引的书籍有一百多 种,既有各类志书,也有 历代游宦广西的官员留下 的游记、文集,还有小说 、杂著等等,这样就扩大 了湘山寺史料的范围,同 时也让我们从各种全新视 角来看待湘山寺。谢允复 本《湘山志》毕竟成书于 康熙年间,康熙之后的湘 山寺的历史资料,还没有 较大规模整理过,本书在 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 白。例如,《湘山志》加 详本大概重刊于康熙五十 年(1711),而康熙六 十大寿庆典是在五十二年 (1713)三月十八日举 行,在这一活动中,湘山 寺是十几处天下祝厘名山 之一,广西阖省官员齐聚 湘山寺,为皇帝祝寿,这 绝对是湘山寺在历史上最 为“高光”的时刻。再如罗 香林教授所提到的,湘山 寺在中印佛教艺术传播中 有很重要的价值,印度佛 教传入中国,一般认为有 四条路线,其中第三条是 “由印度恒河口,泛海至 安南或广州,循西江漓江 ,而达于桂林,经湘水而 汇于长江流域”,湘山寺 的佛教艺术是这一文化路 线的遗存或结晶。 其次,《湘山事状补 辑》因此补充了很多新的 、比较有价值的史料。我 们可以举本书中提到的南 宋三位文化名人为例。第 一位是王迈(1184— 1248),嘉定十年 (1217)进士,他写过 一首《挽邹帅母叶夫人》 ,邹帅即广西经略使邹应 龙,嘉定十四年(1221 ),他母亲去世,王迈写 了这首诗,里面说道“精 专十念湘山佛”;第二位 是姚勉(1216—1262) ,宝祜元年(1253)的 状元,他写过十五首《沁 园春》,其中一首说“庆 湘山峰顶,飞来古佛”; 第三位是成淳元年 (1265)进士黄公绍, 他写了一篇《中山龙华会 门榜》,里面说道“是兴 天老大明尊之堂,以广湘 山无量寿之福”。以上这 三位文化名人的诗文中都 提到了湘山或寿佛,可见 在南宋时湘山寺已成为一 个较为普遍流行的文化符 号。 第三,《湘山事状补 辑》一些史料更正了之前 的一些认识。有关湘山寺 的志书中,一般都说全真 是牛头宗道钦禅师的弟子 。本书根据有关资料,认 为全真应该是出身南岳, 我看了相关分析,认为是 有一定道理的。“寿佛”与 “寿岳”文化气质上一脉相 承,应当说,这一观点有 助于推动现在“湘漓文化 带”的建设。 以全州湘山寺为中心 的“寿佛”文化,体现了先 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具 有鲜明地域色彩的传统文 化之一。我们要让收藏在 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 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 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所以,搜集整理出版有 关湘山寺的历史资料,不 应只局限于文本,还应致 力于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 值,为全州县的经济、文 化发展提供助力。今年年 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提出,“十四五”期间,我 们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要以红色文化为引领, 以绿色、古色旅游为基础 ,以乡村生态旅游为补充 ,以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 服务设施为依托,构建形 成南融八桂、北通潇湘、 东达粤赣、西至黔渝全域 旅游发展大格局”。我相 信,《湘山事状补辑》的 出版,会为我们实现这一 目标提供一些助力。 面对湘山寺这样丰厚 的历史文化遗产,每一位 全州人都应本着对家乡、 后代负责任的态度,让这 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传承不 绝,让有关全州及湘山寺 的历史记忆历久弥新。 2021年暑月 (作者为中共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