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究竟是怎样的?日本的文学又是怎样的?恐怕要切身体会一番才能下结论。中日之间有很多纠缠不清的历史问题,当然也不能忘记近代日本侵华的恶迹。但同时,也不能忽略日本文学的成就以及影响。本书是“知日文丛”之一,本文丛可谓在中日之间架起了一座互知互信的桥梁,从而也让中国读者更为透彻地审视、了解日本文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樱雪鸿泥/东亚人文知日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石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日本究竟是怎样的?日本的文学又是怎样的?恐怕要切身体会一番才能下结论。中日之间有很多纠缠不清的历史问题,当然也不能忘记近代日本侵华的恶迹。但同时,也不能忽略日本文学的成就以及影响。本书是“知日文丛”之一,本文丛可谓在中日之间架起了一座互知互信的桥梁,从而也让中国读者更为透彻地审视、了解日本文学。 内容推荐 本书由几位留日或旅日的作者,从历史和文化、从政经和中日关系,也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细微处,以切身的体验,展现了他们眼听日本、真实的日本。在那里,有真情的实感,也有哲理的思考。 目录 灼灼桃花两样红——中日文化比较篇 恋父与弑父 卡拉OK的启示 日本文学中爱的承传性 握笔的不同方式与文化 “哀而不怨”的日本人 过程和结果 唐朝的“斯纳库” 日本集团中的渺小个人 北京故宫和京者御所 读欧阳修的《日本刀歌》 骂人中的文化 俳句与写生 悲秋与颂秋 “丙午女”的悲剧和日本文化的矛盾 中国的啬日本的墙 人是世界与集团的补充? 对未来的深切责任感和温柔祝福 名字中的文化 朋友及其他 常识与天才 “一叶知秋”与“风来知秋” 中国的鬼和日本的鬼 中国“霞”与日本“雾” 樱花与“绊” 听蝉 苔藓文化 莲荷意象 自然中的人和人中的自然 谭嗣同与月照 红白杜鹃 菖蒲文化 白马与青马 蟋蟀声声 拜庙不拜神的日本人 黑与白 中日“巨根潭” 发现唐朝 日本的杜甫 朱元璋与日本和尚 蛙跃古池内静潴传清响 ——谈芭蕉的俳句的禅趣 蝶与云 一簇樱花一缕魂——日本风物篇 通往无限的鱼趣 “聆听悲鸣”的心灵误区 谅解的魅力 相见不如相识 笠井先生 感动不只在人间 日本“型文化”的危机 电脑所永远无法取代的 新米 日本人的“怨灵恐惧” 百计不如一诚 现代政治需要情感 伸出我们亮丽的手 收钞机和日本文化 吾道一以贯之 不可忘初心 天城山 十重文化空间 ——日本的电车和地铁 不要叫“养父母” 人在异域心海深——哲思篇 不要为准备人生而失去人生 “清高”与“消费” 精神病世界中温馨的永恒 君子知易而不占 生命的核心中有一个仁慈的死 承认软弱允许失败 生命是如此的偶然 追求无惧的人生 火药的悲歌 万物的灵长宇宙的垃圾 红炉上一点雪 万物与我同根 虚己从人 人生是一个圆 敢于“不会”的哲学 主动文化和被动文化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羚羊挂角何处——谈艺篇 关于文学的性描写 影与文学 诗与愁 美存在于破碎与非碎之间 道不出天凉好个秋 心随朗月入北辰——抒怀篇 中年留学畅想曲 我是出挣钱的父亲 学会徒劳 转换一下我们对年龄的看法 不要向孩子撒娇 无限透明之蔚蓝的破碎 田鼠的回忆 师长的眼睛 笑卷愁夜疏星白——幽默篇 我家的老猫张五 鸡场风波 一堂生动的狗的道德教育课 一个公园两个猴 跋 试读章节 北京故宫和京都御所 刚来日本时,朋友告诉我有个中央大学,我觉得这一定是一个国家直属的一流大学,正像我们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一样。后来我才知道中央大学既不是国家直属,也不是一流,是个普通的私立大学。而在街上闲逛时,我发现到处都有冠以“中央大楼”的建筑,甚至破烂不堪的三、四层建筑,也胆敢赫然挂出招牌,写着“中央大楼”。我觉得这简直可以说是“亵渎神明”。在中国,“中央”这个词,可不是随便用的,它往往是“至高无上”的象征,一提起“中央”这个词,中国人想到的首先是最高权力机构,而在日本语中,这个词远没有它在中国语中那样神圣。 在中国,处于“中央”这个位置的事物,也往往是至尊的,如果我们走进故宫,就会发现这一点。故宫里皇帝专用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都从南到北,在中央线上排列,而熙和门、协和门、弘义阁、体仁殿等建筑,都对称着排列在两侧,簇拥着这个象征无限权力的中心。但日本传统的皇宫——京都御所,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从朱雀门进去,是正面的八省院,绕过八省院,沿右侧通行,内侧有很大的空地,稍靠右的地方,是建礼门,穿过建礼门,是天皇的生活空间——紫辰殿,也就是内里。内里没有建在南北中央线的正中,只是西侧压在了中央线上,在紫辰殿的西侧,原有很大的空地,紫辰殿本可建在南北中央线的正中,却特意偏东而建,留下了“空虚的中心”。 为什么中日间的建筑会有这样的不同,我曾百思不解其意,后来似乎想通了一点,如不能算一家之言,就暂且算作“管中窥豹”吧! 中国式的以中央为至尊的建筑,是一种相对封闭、完成度很高的建筑,一旦至尊的中心确定,就很难改造、增建。试想:如果在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等建筑的两侧再增建什么,那皇帝专用的宫殿就偏了中心,作为儒家“中为至尊”理念的再现的故宫,就失去了其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在故宫中,除非整个建筑群解体,要不然增建是很难的。要是随便增建了什么,不就是让皇帝“靠边站”了吗?那不是大逆不道了吗? 而从历史上看,日本人不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把中心看成至尊。另外,没有“至尊的中心”的建筑,由于没有严格的对称性的格局,无论怎样增建也不会发生格局的崩溃,因为这种建筑本身就有极大的“未完成性”。与中国人喜欢“完成”与“解体”相对,日本人喜欢“变化”与“接续”;与故宫建筑已完成的文化主题相对,御所的文化主题的出场被延期,它始终存在着补充、缺席与空间,它是一个可接续的“意义链”,可以在固有的建筑所代表的文化符号的基础上,无限地演绎下去。 故宫是如此的完美,“布列有序,不爽尺寸。妙合化工,莫究窥测”,“三光临耀,五色璀璨。壮丽穹窿,莫磬名赞”,正像我们曾是那样完美的文化。然而,过度的完美,也会使我们在面临崭新的世界时,陷入一种痛苦的抉择:破坏旧世界?迎接新世界,还是维持旧世界,摒弃新世界? P25-27 序言 “东亚人文·知日文丛”缘起 与异国的风土、文化亲近是一件有趣的事。在一块土地上生活的时间长了,那里的风土、习惯、文化会从知识变出滋味,引你品尝它的丰富和浓郁。 说一件有关“咸菜”的小事。初到日本,正值樱花满开的四月,第二天我就随丈夫去富山长庆寺参加赏樱会。赏樱的雅致且束之高阁,却说那“美丽”的套餐最后,还上来了一碟儿咸菜。我大惑不解:中国人不会用咸菜招待客人啊。但是,黄瓜茄子白萝卜鲜润适量,碟儿又朴素别致,我愉快地接受了,那浅渍的甘爽成为我舌尖长久的记忆。那之后,我时常会收到咸菜礼物,一包一袋的,京都的千枚渍、奈良的桂瓜渍、福岛长久保的紫苏卷,甚至盛暑和年底还有外地的朋友寄一两盒来。我好奇怪:日本人干嘛这么迷恋咸菜?后来,我去了很多地方,走到哪里,都看得到大大小小的咸菜屋,我也学着日本人的样子,每去一个地方就买些咸菜送朋友,自称为入乡随俗。日子长了,去日本人家做客的次数多了,我发现日本人收到咸菜,晚餐桌上就会摆出一盘来。一家人围坐着,边吃饭边聊上一阵子咸菜的话题。一家人吃着咸菜聊着咸菜,对寄咸菜的人怀着感谢之情。那份儿安恬,如口中的咸菜淡而醇,让你品味到“送送咸菜”背后自然而深厚的东西。 “送送咸菜”毕竟是小事,但道理相同。了解日本社会、日本文化、日本人的心理,都不是从书上看两眼,到日本掠一眼就可以获得的,需要生活在那个环境中咂摸的过程,需要把书本中的和个人理解的日本与身边的日本联系、认证并深化的过程,否则,你眼中、笔下的日本就很可能是“咸菜的颜色和碟子的形状”等外观的东西,而外观会不断“改观”的。 从深入了解出发的研究必将是切实、深入的。研究的终极境界是文化的相互丰富、融合,但是,必须承认,我们尚行走在中途,研究的明确目的是为了本国的利益。众所周知,日本从古代开始就花大气力学习中国文化,从书本学习,派留学生现地学习。藤原佐世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存录的汉籍就有1 568部,17209卷之多,那还是公元9世纪。之后一千多年过去了,日本人一直关注中国,日积月累,日本的汉学成了全世界中国研究的重镇。一架架有关中国的研究图书,从政治制度到文化习俗到语言文学到物产甚至到游戏,为日本人了解中国铺就了条条路径。《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当一段时间,这个岛国,居然在和中国的交锋中占尽先机,这和日本人迅速而虚心地向西方学习有关,更和对中国的充分了解、研究分不开。 回过头来反观中国人对于日本的了解和研究,直到今天也只能说仍不尽如人意。很多重要的领域依旧留有大量的空白,误读与表面化解读、从自己方便的立场解释日本,或在误读之上一厢情愿地“深入分析”等问题仍然存在。虽然1 9。O年前后也曾经出现过留学日本的高潮,但我们留学日本,重点并不在于对近邻日本的重视和研究上,正如张之洞所说,是因为“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图的是多快好省曲线吸收西洋的知识,而把日本作为自己的关照对象加以认真研究的,不过数人而已。 这种情况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有了很大改观。很多青年学子乘着第二次中国人留学日本的浪潮,走出国门到日本留学。他们或学业有成,归国服务,或扎根扶桑,成为新侨。就是从这批留学生中间,涌现出了一代新学人。“东亚人文.知日文丛”的作者就属于这一代学人。他们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旅日时间长,多者近20年,少者也有数年以上,有丰富的现地生活经历;二是赴日前大都已经打下深厚的学术基础,学有专攻,看世界看问题各有视角;三是大都把自己研究的焦点对准日本本身。他们能够把“深入了解”的日本在重新阅读史料和思考中将细节的日本提升到深入的研究层面。日本有个说法叫“石上十年”,可以说如今他们都到了收获的季节。把他们的果实采摘到一起呈现给社会,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东亚人文”是“清华东亚文化讲座”着手编辑的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包括学术研究、典籍资料、文化译丛等,“知日文丛”是其中有关日本的文化随笔系列。“清华东亚文化讲座”从2。04年创立起,便着力从多种角度来讨论东亚问题。伴随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发展,伴随中国的文化复兴,在新的世界格局中重新思考东亚问题,是“清华东亚文化讲座”致力探索的方向。我们深知,如何对待历史,如何面对今天,如何面向未来,这些存在于中日之间的大问题,并不是这套“知日文丛”能够解决的,我们只是期望这套丛书的编辑和出版,能够给愿意思考这些问题的读者朋友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 秦岚 2007年5月15日 后记 《樱雪鸿泥》基本上是我来到日本以后写的随笔集,大致收录了我从1996年到2000年在《中文导报》上发表的作品。 我本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的一名研究者。1992年来到日本留学,当时我的留学动机很明确,我一直在想,不直接来日本学习,不可能真正了解日本,于是我不顾自己当时已近中年的年龄,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工作,离别了妻儿,只身来日本自费留学。 但是到了日本之后,没容我翻开一页书,学费、生活费的压力就接踵而至,我在《中年留学畅想曲》中表达了我当时的心情: “中年,是果实初熟的秋天,像饱经风霜而又从容茁壮的树干。特别是知识人的中年,思索日益深沉而又未泯少年的壮志;感情愈发成熟而又充满热烈的幢憬。为国、为家,已为栋梁、骨干,乃希望之所托,感情之所存。 然而专有那么一些中年人,好做少年梦,喜立少年志,常发少年狂。当封闭已久的国门轰然打开,彼岸的那个世界绰约迷离,充满神奇。忽一日,解官丢职,离别妻儿,毅然走上东渡之路。机场上,还是离情凄凄,转眼间,冲入蓝天,又是壮怀激烈,潇潇雨歇,吟一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初居东瀛四叠斗室,刚欲整理思绪,失志探索,忽觉囊中羞涩,学费告急,房费告急,伙食费告急。于是走访亲朋好友,相知相识,似曾相识,请求解决打工之难题。没想到此处并非人情浓重之故里,见无衣无食无靠之人,避之唯恐不及,犹如昨日之沙林今日之0-157(一种肠道传染病)。只好叹人情之菲薄,留学之热梦骤然清冷。” 不知是由于屈服现实(当然,我所说的“现实”绝不仅仅是上面所说的经济问题),还是现实使我绝望,使我改变了初衷,我没有走一般的留学生所走过的那样的留学路,而今负笈东渡十年多,我在日本没有得到任何学位,但使我略感慰藉的是,除了我把在日本的各种书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翻译成中文,再加上在国内的研究成果集成《川端康成和东方古典》一书,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付梓外,还有就是我写下了这本《樱雪鸿泥》。它虽然算不上学术,但我觉得它比我在学术上认知的日本更真实、更鲜活、更深刻,这是因为学术研究是通过资料进行的,绝大部分研究可以说是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对象,而《樱雪鸿泥》中的作品,是我用自己的眼睛看日本,那里的每一声叹息都有现实的重量,每一次愤怒都撞击过生活,每一缕哀愁都饱蘸着泪水,每一次观察都一定身在其中,每一个结论都来自绞痛的思索,每一种痛苦必须身临其境。于是,我在活生生的体验中认证自己的思索,在苦苦的思索中认知渗透在自己生活中的文化,豁然于迷惘,参悟于绝境。《樱雪鸿泥》中的最主要内容,正是我在这个阶段,挣脱了干瘪的文字和抽象的符号在我的思想与学术中建成的古城堡一样日本意象,鼓动起生命之翼,在遍体鳞伤的拼搏中去体认的结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所说“第一境”是还没有进入研究对象之中,对于研究对象只是从远处眺望,只有皮毛的了解,身在愁外强说愁的阶段;而“第二境”则是渐进境界,但发现自己原来的认识对象与真正的精神发生了抵触、冲突,这是一个痛苦的自我调整、自我销解并重新认识对象的阶段。但必须坚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初衷,矢志不移。而“第三境”是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在精神上终于达到统一,主观和客观在激烈的冲突中达到“混沌”状态,而最后这“混沌”终于得以沉淀,激越的精神终于超越了主观与客观的束缚,脱颖而出,在澄明中获得升华,而被你所认知的对象,不仅从被你遥远地观察的彼方来到你的面前,而且也不再时而与你冲突,时而离你而去,让你“不识庐山真面目”,它以最自然的形态在“灯火阑珊处”的光明中在你的眼前最真实地展现。 我虽然绝不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但我觉得也可以借用这三种境界来表现我对日本的认知和研究。我在中国时的日本研究,只是上面所说的第一层次的境界,在《樱雪鸿泥》中所表现的,则是第二,甚至是第三层次的境界。 在《樱雪鸿泥》文章中,也有对日本文化和社会痛烈批判的文章,但是我自认为,我的大部分文章,还是对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热烈的赞美,我赞美日本山紫水明的自然,它来自于日本人对其深挚的热爱与呵护;我赞美日本人的纤细与柔情,像雨滴下樱花微颤时梦般的呢喃;我赞美日本人“哀而不怨”的悲情,如潺潺流水永不凝滞于怨嗟与仇恨…… 的确,我在日本的留学之路是很不成功的,我在《中年留学畅想曲》中写道: “偶得休闲,爱上层搂,虽已双倍尝遍愁滋味,却道不出‘天凉好个秋’。眼底是,萧萧落木,霜天雪月,夕阳挂残枝,断桥咽流水。怅然回首,只见一行歪歪斜斜的留学脚印,比少年更幼稚,比青年更痛苦。中年留学,没做成一项事业,没完遂一个希望,只留下一段冗长的生命的空白,像无弦之琴,奏出这首中年留学畅想曲,回荡于茫茫异国,永无回声。” 然而这一切一切并不影响我去认知一个美丽的日本,我觉得,一个人可以去恨一个国家,可以去恨许多人,但是你绝不能去恨一个民族,因为一个民族不论有过怎么的迷狂和错误,它的最深的、最基本的底流一定是美的。我的这种认识,也同样不是来源于书本,最初它来源于我在日本的一次打工体验。我在本书中的《无限透明之蔚蓝的破碎》一文中曾记录了我在做留学生时的一次打工的经历:一个搬家公司,在我们工作前已说好了工作一天的工资,但在工作结束之后,仅因为我是一个留学生,他们就要将我的工资减少至H本学生的2/3以下,当我不能接受这种歧视时,他们尽情地侮辱了我,最后我在极度愤怒之下,不仅拒绝了拿他们的工资,而且反过来给他们买了六罐饮料,我告诉他们:你们是给不起工资的无赖,今天我来请客,来请一请你们这些乞丐!然后我掉头跑了。两个一起打工的日本学生拿着这六罐饮料和我的工资,拼命追上了我,他们其中的一个对我说:“你不要这样做!他们不会理解你。他们……他们是H本的耻辱!”当我坚决不接受这些饮料和工资时,我突然看见在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另一名日本学生慢慢地蹲到地上,失声痛哭了起来。他的痛哭当时是那样强烈地震撼了我,使我每次想起这件事都会热泪盈眶,我在《无限透明之蔚蓝的破碎》中写道: “我惊愕了,突然觉得天地间好静,尽管我头上的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汽车震耳欲聋。我听不到任何声音,只听到铃木的泪水在汩汩流淌。我颤抖的嘴唇似乎要说出什么,然而语言冻结在夏日的夜幕中,我一动不动地伫立着。我记下的,是那时我丢失的语言。 铃木君,不要哭。我不会去恨,我不会把这看成日本的耻辱。由于我承担了你如此清澄的泪水,我将不会去恨,我将永远会用理解的目光去看这混沌的世界,直到看出它的真正清纯。 铃木君,不要哭,由于我承担了你如此沉重的泪水,我会像爱我的家乡一样爱日本。爱她每个善良的微笑,爱她每个无奈的叹息。 铃木君,不要哭,我丢失了我的语言,不能握着你的手,道一声‘再见’,但我将永远记住这个夜晚,记住你,记住中山(另一位日本学生),记住正在升上中天的今晚的月亮。 几年后,我回到了中国,我五岁的女儿突然有一天问我:“爸爸,听说你在日本留学时打工是很苦的,是吗?” 我迟疑了好久,对她说:‘日本是个很美的地方,春天来了,满山遍野开满樱花。清晨,露珠从花瓣上颤动着坠落,像是去向大地讲述樱花淡红色的梦。樱花看起来很柔弱,而满山遍野的樱花连成一片,那可是个结实的春天啊!’ 女儿像是不太懂我的话,又像是被我的话迷住了,她久久地遥望着遥远的东方,目光迷离而又憧憬。 女儿,你看到美丽的日本了吗? 我没有讲我那个梦。我发誓我永远不会向她讲那个梦,一个近乎无限透明之蔚蓝的器皿破碎了,它在阳光的雨中凄然洒落,像我蔚蓝的希望。” 这,也许就是我写《樱雪鸿泥》的主要动机所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